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平 《湖北档案》2016,(10):44-46
在红二方面军长征途中,有2位特殊人物一直格外引人瞩目.一位是身穿长衫的贵州士绅周素园,另一位是骑着淡红色大骡子的国民党中将师长张振汉.与贫苦工农出身的广大指战员完全不同,他们来自于旧社会的上层,却能含辛茹苦,跟随红军走完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全程,的确是一个惊人的奇迹.从两人长征返回国统区后为民族解放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来看,再次证明了统一战线这一法宝的巨大威力.  相似文献   

2.
彭鹏  刘冰 《军事记者》2006,(9):22-23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一颗“红星”在征途中闪闪发光。它指示前进方向,激励斗争勇气,传播胜利捷报,颂扬英雄壮举;它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这就是长征途中坚持出版的红军机关报《红星》报。《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它在中央苏区时期发行量曾达117万份,是发行量仅次于《红色中华报》的中央级报刊之一。1933年8月,邓小平开始担任《红星》报主编,但随着革命形势的转变,1934年10月10日黄昏,邓小平口袋里装着《红星》报“编辑部”,跟随突围…  相似文献   

3.
孔辉 《兰台世界》2020,(1):136-139
《红星》报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也是唯一公开文字记录红军长征的原始资料,其内容是研究长征历史的重要史料。文章简要介绍了《红星》报的情况,探讨了《红星》报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红星》报整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戎 《新闻世界》2006,(10):53-5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人类战胜艰难困苦的英雄史诗,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不朽丰碑。当时对中国普通百姓和西方世界来说,这件大事无疑是一个急需破解之谜。年仅26岁的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通讯员身份,勇敢奔赴战火纷飞的战场进行实地采访,发表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报道。由此,他成为在国内报纸上公开如实报道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人,被誉连30年代我国新闻战线上一颗红星。[编按]  相似文献   

5.
厚朴 《湖北档案》2005,(8):43-44
勃沙特是20世纪20年代英国基督教会派到我国贵州一带传教的牧师。193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勃沙特闯进了红军长征的队伍中,他在这支队伍里呆了18个月。随着他对这支特殊军队的了解,一本首次向西方世界介绍红军长征内幕的著作——《神灵之手》诞生了,在外部世界对红军长征充满误解的时候,这本书打开了西方世界了解红军长征的窗口。1、红军长征中扣押外国传教士事件勃沙特,又名薄已,薄复礼,1897年生于瑞士。他早年随父母移居英国,后供职于英基督教会。1922年10月1日,25岁的勃沙特来到中国后,被派往贵州一带传教。1934年l0月2日,当时任贵州镇远教…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是第一个向世界介绍红军长征的西方人,殊不知早在1936年底,一部名叫《神灵之手》的书就已经在伦敦出版发行,比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早了整整一年。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该书的作者勃沙特是被红军作为"西方间谍"扣留并押上长征路的英国传教士之一,而勃沙特不但没有怨恨,反倒饱含热情地以自己的亲历赞扬红军,甚至还大  相似文献   

7.
《人民前线》报在创新中落实“三贴近”要求.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策划推出的《老兵说事》专栏,靠“金点子”成功打造品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并荣获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