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类图书关系到出版社的长远利益和声誉,是发行工作的重点。以学术类图书自身特殊性为出发点,从图书、渠道、读者、地域性、季节性等多方面探讨学术类图书发行应注意的要点,并结合实例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曲高和寡",一直以来都是学术出版的一个代名词.而对于出版者而言,如何将阳春白雪般的学术类图书有效地推广并销售出去,始终是一个问题.之所以会有如此的困惑,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术类图书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一般而言,学术类图书有非常强的专业性,无论是历史,还是政治,抑或物理等方面,都隶属于一定的学科,门类清晰,专业术语较多,读者多为学术研究人士或高校师生,学术的定位决定了此类图书非常难如畅销书一般为大多数读者接受和购买阅读.其实,纵观全球出版业,学术类图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某一层面上来讲,学术类图书的品质如何,是体察一个国家学术底蕴和文化层次的标杆.@@然而,任何一种商业行为,都要以赢利为目的,当学术遭遇市场,在一个讲求发行量和销售回款的市场化环境当中,学术类图书就显得尤为被动.就此问题的本质而言,是学术类图书的受众群体较小与市场化大市场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使然.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学术类图书的受众的确不如通俗类图书的读者群体广大,但是,小众并非没有受众,如果能合理、卓有成效地开发依靠这些受众,学术类图书依然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相似文献   

3.
徐丹丽 《出版广角》2016,(22):18-19
文学学术类图书因其专业研究壁垒和受众面小,多在象牙塔里流转.将文学学术类图书变成大众可以接受的出版物是出版者的文化使命,需要出版人在出版过程中发挥转换器的作用.本文以《小词大雅》为例,初步探讨编辑人员在进行文学学术类图书策划时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杨毅 《中国图书评论》2013,(12):115-117
提到图书采编,普通读者很容易想到这样一些问题:传统的纸媒出版物(包括图书)与电子出版物占采购总量的比例,一般休闲性读物与学术类图书的采购比例等。与普通的大众型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流通量或借阅量都是比较高的,学术类图书的借阅量显得更为抢眼。这也就决定了在我们的图书采购计划中,学术类图书必须占有足够的分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5.
图书情报学电子期刊及其学术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上免费图书情报学学术类电子期刊是印刷型期刊的有力补充,被众多文献数据库收录。其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不容忽视。影响较大的有D—Lib Magazine等。表3。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6.
业界对于特价库存图书的关注,似乎都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却没有注意到,在这些图书中,除了大量的生活类、消遣类图书之外,还包括相当数量的学术类图书,这一类图书也最能吸引消费者(这一点从各地的特价书店纷纷打出"特价学术书店"的招牌就可窥得一斑).而以笔者浅见,随着读者的消费理念越来越成熟,真正影响读者消费心理乃至图书市场总体销售的恰恰也正是学术类的特价图书.  相似文献   

7.
张前进 《出版广角》2016,(17):41-42
大象出版社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出版实际,将大型文献图书作为学术类图书开发的重点,坚持大投入、大制作、大产出的出版理念,实现项目全流程精细化、市场化运作,探索一条良性出版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综合类大型出版社具有优质的学术内容资源、丰富的作者资源、广泛的目标读者群和较强的营销能力,对于新出版技术的变化有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些综合实力的优势决定了他们在数字出版环境下,针对学术图书出版的特点,通过制定学术类图书数字出版方面的战略和规划,在"五个建立"方面下足功夫,就  相似文献   

9.
学术类图书销售周期长,读者面较为狭窄,较之大众化读物,素有"出版难、发行难"之说,要解开这个"结",为学术产品找到市场突破口,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图书出版和发行理念,找到一条真正适合我们的具有现代出版营销理念的出版营销策略.笔者所在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产品结构中,学术类图书占到了80%.在"阳春白雪"中取得双效益,坚定不移地弘扬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特别是高端学术成果,成为全社经营过程中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微博:学术类图书精确制导式营销的导航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利用微博的特点将其运用于学术类图书零售营销的应用价值,提出了学术图书精确制导式宣传和通过微博实现读者、作者、编辑间的互相导航的理念,并对未来出版数字化时代微博的巨大应用价值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学术类图书编辑的职业使命感是学术出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目标的主要决定因素。文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我国学术类图书编辑职业使命感的现状及工作场所社会支持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学术类图书编辑的职业使命感均值为5.11分(满分7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场所社会支持均值4.68分(满分7分),处于中等水平;工作场所社会支持对学术类图书编辑的职业使命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文章通过对6位学术类图书编辑进行深度访谈,分析了上述研究结果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为学术出版单位和管理部门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胡晓燕 《今传媒》2023,(5):64-6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在追求“短平快”的当下,纸质图书仍是学术类著作的主要呈现方式。比起普通图书,学术图书的出版更应求质、求专、求精,在此过程中,青年编辑的主体作用十分重要。本文探讨了大学出版社学术图书青年编辑的责任与担当,提出应从保证学术图书的出版导向、抓好稿源质量、提高编校质量、做好图书出版的统筹与协调工作等方面着手,夯实基本功,拓宽眼界,增加专业积累,为学术图书高质量出版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学术图书营销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图书是指满足于以从事学术研究为主的特定的目标群体的一类图书.学术类图书的目标群体较为有限,同质化程度较高,针对学术图书的消费群体,而非大众群体,所以是一个"小众"的市场.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学术类图书阅读与购买的主要群体之一,本文从抓住最佳切入时机,建立恰当分销渠道,图书商品信息宣传,合作出版优化选题等方面,探讨了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学术类图书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15.
学术类图书的发展不但影响专业学术水平,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会对整个社会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学术类图书却因其自身的属性而面临销售困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逐步兴起,网上购物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网上书店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结合网上书店的特性对学术类图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网上书店对学术类图书的销售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学术类图书的未来走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让学术图书“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学术图书难,卖学术图书亦难,出版学术图书更难”,这是中国书界的一大怪现象。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学术图书往往受专业读者群的限制,市场容量小,流通渠道窄,因此要出版显得特别困难;即使能够出版,其印数也多不超过3 000册,有时甚至连 1000册都不到。一家书店,若没有一些特别有效的营销方法或措施,学术图书的销售量最终都逃脱不了“曲高和寡”的效果。 一、原因初探 学术图书出版困难,流通不畅,有主观因素,亦有客观条件。 1.国内许多学术书在内容新颖性和体系完整性方面把不了关,达不到高质量的要求。这是一个最…  相似文献   

17.
英国学术图书营销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是居美、德、日之后世界第四出版强国,2002年出版新书125390种,学术类图书为66761种,约占新书品种的53%。出版业2002年销售额为35亿英镑,学术出版物销售额约占25%。2002年依然连续第二年保持了其世界最大的图书出口商的地位,出口创收12亿英镑,比上一年增长1.9%。不计版权收入,英国图书出口占出版商营业收入的30%。  相似文献   

18.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对学术类图书的需求更加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整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并逐步朝着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的大学是开展教学、科研的舞台,是学术思想传播的阵地,大学出版社往往承载着大学学术传播的责任,因此大学出版社对于学术图书的出版有着天然的使命。下面就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我国大学出版社中学术出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杨威  李茜 《出版科学》2010,18(2):45-48
以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为例,对该系列20年(1988—2008年)来出版的图书进行价格与定价分析,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揭示影响我国学术类图书定价的主要因素,对学术类图书定价方式及应注意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第九届北方15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评奖会议于1994年7月25日在西宁举行。经过评委无记名投票,评选出优秀图书267种,占参评图书82.66%。 这次各社推荐的参评图书品位、档次及作者的知名度都是较高的,有不少图书是各省上报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项目;所参评的学术类专著,文化内涵丰富,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不少图书填补了该学科的空白;这些图书在编校、装帧、印刷等方面,质量上乘,达到了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