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证明,在中小学生过重的负担中最大的当属心理负担,而学生的心理负担通常表现为:心理紧张、精神不振、心绪不宁、失眠多梦、思维紊乱、反应迟钝、记忆衰退、注意力下降、头昏脑涨,轻则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厌学、弃学;重则危及学生身心健康、精神分裂,更有甚者会引起恶性事件发生。 造成学生心理负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遗传因素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负担,有环境和机遇造成的学生心理上的负担,有教育人为因素造成的学生心理上的负担。笔者仅就教育人为因素,分析造成学生心理负担的原因,尝试提出正确疏导学生心理负担的措施。 一、学…  相似文献   

2.
学生心理档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生心理档案泛指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一切文字、数据、图表、声像等资料汇成的档案;狭义的学生心理档案是指根据研究者事先设定的研究目标,有选择地设定研究项目而建立的档案。我们常说的学生心理档案,均指狭义的心理档案。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一)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就必须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个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要适当引导。调整学生的焦虑心理;要改变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要把握知识和能力落差,维持学生的探究心理;要设计教学空白,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动态的学习心理。  相似文献   

4.
试论现代教学中的心理归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代教学领域,心理归因训练具有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独特功能,现代教学迫切需要心理归因训练这一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归因训练,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归因倾向,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现代教学中影响学生进行心理归因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师生之间的心理归因偏差等。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心理归因训练。  相似文献   

5.
魏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包括自信教育、挫折教育、心理反思教育、心理相容教育和心理平衡教育。反躬自省,重视心理学知识学习,认真研究学生心理需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魏书生心理教育成功的关键。魏书生心理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心理发展以积极的支持,心理教育与德育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五大教育一、通过自主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品质,克服依赖心理。二、通过志向教育,培养学生进取性心理品质,克服心理上的惰性,预防心理颓废。三、通过乐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心理品质,防止心理封闭。四、通过合作教育,培养学生的和谐性心理...  相似文献   

7.
孔繁升 《河北教育》2005,(18):21-22
学生的学习心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内容。学生的心理状态将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心、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心理向积极有利的方向发展,这是学科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学科教学成功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8.
独立院校转设后,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中存在着队伍专业性水平较低、排查缺乏连续性、对学生心理状况了解较少等问题。应创设心理危机排查工作新模式,采取大学生心理普测常态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大学生自查机制制度化等措施,增强独立院校转设后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时效性,开创独立院校转设后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嫉妒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嫉妒心理是一种有碍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发展的危险情感,部分学生时常会产生这种心理。本文通过分析嫉妒心理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提出学校、学生工作者及学生应各自采取相应对策,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克服嫉妒心理。  相似文献   

10.
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为学校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教师教育决策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从而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南,切实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按如下方面实施。学生心理档案一般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具体说来,学生心理档案内容如下:1.学生基本情况。主要提供一些背景资料,以帮助教师深入分析学生心理,正确诊断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个人简介。主要包括姓…  相似文献   

11.
杨霞 《家长》2023,(12):4-6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学生现在已经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干预,通过科学的方法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结合心理防控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教育活动,其作用在于消除学生的负面心理、压抑情绪,使其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成长中的得失,能够自觉进行心理调适。对此,城乡结合部小学学校应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切实优化学生的心理感受与素质。本文将从五个角度,即通过良好的人文环境优化学生的心理感受、通过精准的心理诊断设计具体的辅导计划、通过有效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家校双方的合作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通过人文关怀的感染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阐述城乡结合部的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高一学生常见心理挫折及对策□郇晓光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面对新环境,心理上会产生生疏感、紧张感。加之高中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容易产生种种心理挫折。作为教育者,掌握高一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挫折是十分重要的。一、教育学...  相似文献   

13.
翻开学生的习作,假话、空话、套话连篇。有些学生作文刻意拼凑名言警句,套用范文格式,追求形式上的“时髦”、“亮点”,其实际却是“败絮其中”。这些现象是学生写作情绪低落惰性心理的表现。一、必须正确认识学生作文中惰性的心理倾向反思学生作文中的惰性心理倾向,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  相似文献   

14.
数学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心理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心理调控,要做到以下几点:必须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合理疏导,调整学生的世虑心理,打破常规,拓展学生的期待心理,把握知识落差,满足学生的探求心理,设计教学空白,激光学生的创造心理。  相似文献   

15.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加强教育心理学研究,要注意观察、分析学生的心理感受、心理状态,注意给学生施以积极的、良性的心理影响,促进教育过程中的良性心理互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过程中的良性心理互动,首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良性心理促动,因此,教师首先要善于  相似文献   

16.
论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主体通过各种方式,满足自己的心理性需要,促进心理发展,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其价值在于,可以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学生的心理性需要,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有:自助式心理探究、自助式心理训练、自助式心理辅导、自助式心理暗示、自助式心理激励、成立自助式心理社团等。学校要在校风、环境、场地、时间、经费、资料、设备等方面,为学生开展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成因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大致有8种表现形态,即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惧怕心理、唯我独尊心理、贪图享乐心理、厌学心理。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影响,更有学生自身的因素。消除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障碍,应采取的对策是:提高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班集体关系的和谐、融洽;建立约束机制,加速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王琳娜 《成才之路》2023,(14):61-64
“手机依赖症”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层面、心理层面、生活层面与学习层面,对学生自身发展与学校管理均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症”心理成因主要为心理诉求的需要、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成瘾心理的驱使。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快速融入群体,提升学生自控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营造减少手机依赖的外部环境、转移学生注意力,以此多维度有效干预“手机依赖症”,帮助学生尽快回归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19.
体育学习心理状态是指学生在一定的体育学习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体育学习的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状态具有两极性:即良好的心理状态与不良的心理状态。学习活跃,情绪良好,动作练习较规范,学习效率高。反之,在不良心理状态下,学习表现出心情压抑。肌肉运动差别感受性降低,运动表象模糊、思维迟钝、注意力涣散,动作不规范,学习效率差。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既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而且会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则是阻滞体育学习的消极成份,可见,学生的心理状态好坏,对体育学习的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体育学习心理状态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网络心理分析与健康引导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引起当前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从众模仿心理、补偿心理、求助心理、逃避心理、畏难心理、自卑心理。解决学生网络心理问题要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网络思想教育和网络明教育,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化氛围,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