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要件",是教师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对象"。教学活动效能的高低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效形象直观地展示。初中生学习个体在学习实践进程中,既展现出主动探知、能动探索、质疑好奇的积极一面,但也表现出畏惧、退缩、被动参与的消极一面。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学双边效能提升的重要"保障"。如何将初中生内在能动学习特性进行充分"调动",扬长避短,深入开展学习实  相似文献   

2.
为发挥语文学习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价值,教师需要深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投入就是反映学习质量的重要参照。基于学习投入量表对1243名初中生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并访谈6名语文教师,进一步分析初中生语文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发现,初中生语文学习投入整体偏向良好,呈现“低认知、高情感”的特点。根据语文学习投入水平和学业成就差异,初中生可分为5种类型:“积极投入的领袖型学生”在学习投入的各个方面均表现优异;“思维活跃的听众型学生”一般较内向,课堂互动程度不高;“浮于表面的表演型学生”学习倾向于表面化,未能深入思考;“缺乏兴趣的游离型学生”难以从学习中找到兴趣与成就感,学习专注度较低;“消极被动的逃避型学生”学习投入各方面表现较差,面对学习内心较为封闭。建议教师积极利用学习投入与学业成就测评工具,准确把握学生核心素养水平;厘清学生差异化表现,实现因材施教;开展深度教学,促进学生整全发展。  相似文献   

3.
庄严勤 《考试周刊》2013,(76):79-80
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参与,学生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个体.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提高对教学效能的有效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初中生在阶段性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但在学习活动中也表现出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者根据新课改的目标要求,对初中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活动背景】初中生的情绪还不够稳定,表现出“两极化”的特点,而且容易陷入消极心境中。因此,情绪干预对初中生而言非常必要。由于初中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发展不够成熟,思维需要依靠具象化的东西,因此教师的干预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和方法的层面,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受以往被动接受为主方式的影响,对自主学习方式表现出了不适应,由此有些学生产生了新学习问题,这些学生在参与自主学习活动有如下的消极表现。有的学生表现对问题探索没有主动性.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是在外力的约束下“要我学”而非内在的“我要学”。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学活动组成的三要素之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价值取向,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都是结合和紧扣学生主体学习实际和特性来开展和实施的。初中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体,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特殊性。一方面,由于初中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与其他阶段的学习群体相比,在学习的积极性、思考的方法性以及情感的发展性等方面,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初中生在阶段性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步积淀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经验和技能,并对未知事物或现象的求知探索情感更为强烈,这对于初中生主体特性的有效展现,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本人现根据教学实践,对初中生自主探知、能动探究、创新求异等主体特性的培养,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赵有彦 《考试周刊》2012,(45):37-38
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初中,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如何让初中生摆脱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作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初中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做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卢之林 《成才之路》2013,(36):17-17
学习情感是初中生数学学习活动进程深入推进的“助推剂”,是初中生数学学习活动效能有效提升的“思想保障”。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在良好学习情感的作用下,学习效能是一般情态下的3~4倍。教师要根据新课改要求以及初中生学习情感实际,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方法和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自编的学习倦怠量表,对1207名广州市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初中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群体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被调查初中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初中生的学习倦怠感突出表现在“心理耗竭”和“低成就感”两个维度上;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其学习倦怠感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个体的人格特质对其学习倦怠有一定预测作用。针对调查发现,文章提出了疏导和预防学生学习倦怠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实施者,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既表现出个体之间学习效能的差距特性,又表现出个体之间思考分析问题方面的差异特性.这些显性特点,为学生个体之间的更好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如何将初中生学习个体的思维差异性进行有效"放大",让学生能够在思考分析活动中标新立异,解答探寻活动中求特创新,已成为新课标下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众所周知,学生  相似文献   

11.
以151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习投入问卷为测量工具,考察初中生消极完美主义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结果显示:(1)初中生总体具有消极完美主义倾向,在害怕失败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初中女生在专注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初二学生的活力明显高于初一和初三的学生。(3)初中生的学习投入与消极完美主义显著正相关;消极完美主义倾向越高,学习投入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2.
姚文琴 《考试周刊》2013,(81):83-83
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双边互动活动。合作性和互助性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特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者结合近年来对初中生互助合作学习现状的探析研究.根据新课改目标要求.对如何改进和提升初中生互助合作学习现状和效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学习不良初中生应对方式、教养方式与情绪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学习不良初中生的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与情绪状况的关系.方法:在某中学507名初中生中筛选出48名学习不良学生,同时在剩余学生中随机选取48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简易应时方式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量表,对96名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学习不良初中生的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积极/消极情感状况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消极应对方式、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保护、过分干涉是学习不良初中生情绪状况的有效预测因子(F=57.96,R2=0.48,p<0.01);积极应对方式、父母温暖与理解有利于形成健康的情绪.结论:应对方式和父母教养方式是学习不良初中生情绪状况的重要预测源.  相似文献   

14.
“厌学”即“厌烦学习”、“不愿意学习”,在当前的大中小学学生中普遍存在这种厌学现象。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在农村小学厌学的情况已处于比较严重的状态,据调查,某小学三年级一个班55个学生,有67%的学生有轻度厌学的现象,有19%的学生有中度厌学的现象,有2%的学生有重度厌学现象。  相似文献   

15.
英语是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英语的重要性也体现在学业水平测验上,因此英语老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责无旁贷。然而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由于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的衔接性不强,初中生对学习英语表现出兴致缺缺的状态,这十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因此初中英语老师要改变学生对英语的消极状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与英语课堂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曹艳 《考试周刊》2013,(82):65-65
学生是具有复杂内心活动和丰富学习情感的客观存在体。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离不开学生个体内在情感的有效支持。初中生在数学学科学习活动中,需要较长的有意注意时间和能动的积极学习情感进行有效“驱使”。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即要求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更不是书本的奴隶,教师的“应声虫”,而是要体现出“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其主要任务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当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正>厌学情绪是一种复杂的情绪,表现为对学习失去兴趣、讨厌学习,在学习时容易感到痛苦、烦躁。这类情绪在初中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初中生的学习有许多不利影响。本课将厌学情绪具体化为“厌学怪”,根据“情绪反映需要的满足程度”这一理念,通过“抓捕厌学怪”“解读厌学怪”“打败厌学怪”这3个活动,旨在让学生觉察厌学情绪,找出情绪背后的需要,并寻找资源满足需要,以此来调控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受以往被动接受为主方式的影响,对自主学习方式表现出了不适应,由此有些学生产生了新学习问题。这些学生在参与自主学习活动有如下的消极表现。有的学生表现对问题探索没有主动性,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是在外力的约束下要我学而非内在的我要学。  相似文献   

20.
黄志雄  尹承豹 《考试周刊》2009,(14):154-155
研究性学习泛指贯穿于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的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它的本质是让学生在“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鲜明地体现出“创新”和“创新学习”的特征。因此.中学物理无论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还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都需要体现研究性学习方式,它既可表现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专题研究学习”,也可表现为在物理学科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来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