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法上都有很多的不同,很多学生进入中学后不适应这种变化,有许多困惑与苦恼。从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两方面阐述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教育,有助于教师做好数学的衔接教学,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而实现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学习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很重要,学习难度也比较大,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任何一种能力的缺失都无法学好小学数学,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大家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蕴含着很多数学知识,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生活教育也是学好小学数学的有效方式。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注重生活教育,把生活带进小学数学课堂,这样才能把小学数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背景目前,中学、小学、幼儿园之间的教育教学衔接问题比较突出,幼儿园、小学、中学教育独立性较强,均在自身教育价值的导向下获得进展,忽视了中学、小学、幼儿园之间相互衔接,导致中学、小学、幼儿园之间的教育教学衔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一谈到衔接和入学准备就认为只是前一学段教育机构的事,许多少年儿童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立即感受到了从未经历过的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他们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  相似文献   

4.
何媚秀 《教育》2013,(7):54-55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久而久之不但语文学不好,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升入中学后能迅速适应中学学习。语文教学存在的四个差异从小学进入中学,是学生们学习生活的一次飞跃,是人生历程中的一次转折。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经过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由于中学和小学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中小学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尤其在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不适应,学习兴趣有所减退,学习质量有一定的幅度下降,久而久之不但语文学不好,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教师,深感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探究中小学教育的差异,以及教育中出现断层的症结,才能有效关注、寻找出中小学教育的衔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中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家长和幼儿园都过分关注孩子所学知识的多少,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学习习惯、个人爱好、独立生活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幼儿心理、生理不成熟,无法适应小学生活。针对当前幼小衔接(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对于促进我国幼小教育的衔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既全面发展又学习很好,但是进了中学以后却成了学习差生,表现出多种学习问题或行为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小学升入初中的教育衔接不当是重要原因之一。作为班主任,如果做好小学和初中的衔接工作,不仅能够尽快缩短学生的“过渡阶段”,促进学生早日步人中学生活的正常轨道,而且还会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笔者作了如下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从小学升人初中后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如何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而对于我们中学教育工作而言,面临的是如何做好小学、初中学习的衔接问题,令学生尽快进入中学学习的角色。本人就这个问题,从教与学两方面如何做好小学、初中英语学习的衔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路德 《宁夏教育》2013,(1):50-51
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转刊期,是学生学习生活厅面的一次毡跃。刚踏进中学大门的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学习内容,往往会感到不适心,出现一些问题,以至影响学业,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丛,要清楚地认识到小学和初中是实施几年义务教育的一个整体,小学的教育质量哭乎中学的教育质量,中学的教育质量关乎学生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王伟 《考试周刊》2014,(9):161-161
中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很多初中和高中是分离的,大部分学生存在初中升高中时不适应高中学习的情况,甚至有少数学生因为不适应而荒废学业,对学生的终生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在初中学习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新环境的适应教育。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高中生活的能力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阶段,自主学习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获得勤奋感和自卑感的关键期,学生刚开始上学都是爱学习的,经过几年的学习,学生是否能高效地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将决定学生以后对学习的态度,也将决定学生的自我意识以及以后能否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家庭是应用巩固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学习习  相似文献   

12.
看到孩子迈入初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相信每一位父母心中都会感到一丝欣慰。然而,随着初中学习进程的加快,很多孩子似乎还没有进入状态,学习成绩逐渐落下了不说,还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产生了厌学情绪。父母们找不出原因,单纯地怀疑孩子是不是不聪明,或是不努力,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心理压力。其实,很多孩子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主要是在小学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进入中学,其教学内容和对学生的要求比小学高很多,表现在:课堂容量比过去大了,科目多了,也深了,老师不可能总是重复同一内容来提醒走神的学生;作业比较重,要复习、理解、记背…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学和大学思想教育衔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茜 《上海教育》2001,(15):47-49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从七月到九月的短短两个月时间,是一个时代的跨越,即从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时代。学生面临着包括学习方法、生活态度、人生观念、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转变与成熟。然而,当代大学生面对全新的环境应对得并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表现为学分制下学习的不适应、对大学住校生  相似文献   

14.
浅谈高校新生适应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是指大学对新生进行的适应大学环境系列教育活动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学习适应教育、生活适应教育和心理适应教育。新生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刚由中学跨人大学,正处于人生的一个大转折,由于其自身尚不成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与真正的大学生有很大不同。大学对其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既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向往,又感到陌生与迷惘。新生适应教育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  相似文献   

15.
<正>从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每一个过程都相应的改变着学生的生活环境。在每次适应过程中,学生都会因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的改变而引起各种"综合症"。为了让学生缩短"综合症"的时间,尽快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心理需要的变化。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诞生起,就对很多学科产生了深刻影响。它对  相似文献   

16.
付翠云 《小学生》2011,(1):23-23
教育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而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社会中的人学会生活,适应社会,从而变更社会,使人与社会达到协调统一。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多弊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个性压抑,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重智轻能,  相似文献   

17.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学好语文对于他们今后的生活学习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可是现如今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能提起语文学习的兴致,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改变教育方式,实施快乐教育,基于此,对快乐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做简要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张春颖 《考试周刊》2014,(86):110-111
<正>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还很薄弱,限于经济发展条件及师资水平等多种因素,很多农村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有的虽开设了英语课,效果也不甚理想。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农村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跟随父母进城,到县城里比较好的中学读书,导致农村中学的生源急剧下降,很多中学因此被撤销或合并,给农村中学教育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由小学升入镇级中学,面临很多的不适应,需要各位教师做好衔接及改善工作。下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现阶段大学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不适应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归纳,阐述了不适应的具体表现,分析了学生不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原因,建议促进中学及大学办学理念以及育人观念的有效衔接,并实现中学和大学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衔接,同时,从人际关系以及理想信念教育方面促进两者间的完美衔接,解决大学新生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不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小学到中学是人生的一次转折。初一刚入学的新生即将告别小学那种稚气、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学习生活,那么如何才能使新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生活,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历。要解决以上课题,我认为首先学校要在教师人选上下功夫,选一些有耐心、事业心强、容易使学生接近的教师和班主任;其次,教师和班主任在开学初,要引导新生完成以下“五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