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集邮,集邮为什么的问题,这是每个集邮者必须回答的问题。什么是集邮,比较容易回答:集邮就是收集与邮政有关的票、封、片、戳的活动。集邮为什么?回答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人而异:有人集邮求知,有人集邮求美,有人集邮怡情,有人集邮延寿,有人集邮求财;我集邮求快乐。最近,龙岩市刻制一枚宣传戳“一人集邮,全家快乐”,把集邮宣传到点子上了,引起许多集邮爱好者  相似文献   

2.
快乐集邮     
我的集邮爱好起源于1947年。当时,我就读的北京四中有不少活动小组,我和同班好友王庆康参加了集邮小组。当时的集邮就是攒邮票。那时,西单的青年会(位置在现今灵境胡同西口中组部门口)和八面槽大街的教堂(现今的金帆音乐厅),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那里有几个邮商,我们在那儿买邮票,并和邮友交换邮票。作为那个年代的中学生,只能从午餐和零用钱上节  相似文献   

3.
罗伟 《集邮博览》2013,(2):54-54
这两枚国版明信片背面图案的一点瑕疵(图1、图2圈中所示),本没有什么特殊性可提,可是,稍稍转换一下视角,使用轻松愉悦的话题去表达图片素材含义,或许能带给大家轻松一刻。主题画面1:这颗不能吃——枣子生虫了(图1)。主题画面2:严阵以待——"三点一线",看得更准(图2)。  相似文献   

4.
我爱好专题集邮,从中获得了不少快乐。当把“港口”作为自己的选题后,我就千方百计地去寻觅有关邮品,每当收集到一件难得的素材时,一种无法抑制的激动和兴奋会在心中油然而升。有人说,集邮的乐趣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  相似文献   

5.
有的人喜欢张扬,有的人更愿意低调处世,网上流传着一句很雷人的低调宣言"我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很低调"。夏明鉴是一个连调儿都没有的人。本刊请他做客《九问》栏目,他推了半年才答应,再次打电话约请采访他,  相似文献   

6.
受家父影响,我12岁开始集邮,至今已50年了。漫漫人生路,有邮相伴其乐无穷。收集信销票之乐。开始集邮的30年是以收集信销票为主,通过来往信件、向亲友索要、与邮友交换等途径,按邮票志号一枚枚地收集。每增加一枚新的品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配齐一套邮票更会兴奋不已。经过数十年的努力,集齐了绝大部分老纪特邮票、“文”字邮票、编号邮票及早期JT邮票的信销票。现在虽然没有专门去收集信销票,但对信销票仍有一份特别的爱,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温浸泡、清洗、吸去水分、压平、分类插册信销票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上海集邮》2012,(4):5-6,30,31
2012年上海集邮节分会场活动自3月1日至3月27日,历时27天,共有17个分会场举办了各具特色的集邮活动。现先报道的9个分会场活动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富有创新内容的集邮研讨活动,如化工的网络集邮研讨会,黄浦和华东师大的纪念上海邮票会成立一百周年讨论会和医药的中药与茶文化研讨会。此外,杨浦和铁路的大手牵小手,集邮更快乐活动也是别开生面、朝气蓬勃,展现了青少年集邮的美好未来和可喜成果,相信未参与者看了下面的报道也会有同感。  相似文献   

8.
田中牛 《上海集邮》2003,(11):31-31
开宗明义地说,本人不才,舍集邮数十年,迄前尚未闻什么"快乐集邮",以及由此相对而言还必有什么"烦恼集邮"(案:此词为本人杜撰,乞勿引发,免致谬种流传);想必是随着中国集邮活动的发展而分野派生的吧?且由它去。但既有"快乐集邮",拍脑门想了一忽,自我归队:我是"快乐集邮"派!  相似文献   

9.
我是湖南湘潭大学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20世纪60年代涉足邮海。2009年,学校聘请我担任学生集邮协会辅导员,我高兴地接受了这项工作。我深知,带领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养、享受愉悦,是一项高雅的课外活动。同时,我也能在关爱和培养学生中尽享快乐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快乐,是欲望的满足,幸福的感受。由于人的思想观念、兴趣爱好的差异,快乐的内容与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人追求的是功名成就,有的人向往的是发家致富,有的人期盼的是家庭美满,有的人满足的是舒适安逸,有的人梦想的是花天酒地,有的人热衷的是琴棋书画……无论什么人,只要目的达到,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快乐的人,幸福的人。而我,爱好的是集邮事业,迷恋的是方寸世界。在这个世界,我觉得--收集欣赏,自得其乐;笔耕不辍,虽苦亦乐;以邮会友,同欢同乐。  相似文献   

11.
荣玮  孙高 《上海集邮》2011,(5):3-6,30,31
2011年上海集邮节分会场活动自3月3日至4月8日,历时57天,为历届之最,共有20个分会场举办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集邮活动。除华夏专题邮会于5月5日在主会场举行“赏析获奖邮集回顾展”和浦东新区邮协于3月27日在进才实验学校举行“第五届‘联洋新社区·进才实验杯’个性化邮票、明信片、手绘封创意设计和主题演讲、征文邀请赛”两个分会场活动外,对其余各分会场精彩纷呈的活动进行全扫描。  相似文献   

12.
2017,我在快乐集邮中又度过了一年,在此盘点一下我收获的种种集邮快乐。收集集邮文献之乐。通过订阅、邮友惠赠、交换等方式,我已收集到近百种2017年出版的集邮报刊。承蒙厚爱,2017年黄锡受老师惠赠大作《草根集邮文选》、洪忠基老师惠赠大作《此物最相思—邮海心迹》。有这么多集邮书刊为伴,学到了方方面面的知识,我因生活充实而快乐。学写邮文之乐。2017年发出邮文188篇,  相似文献   

13.
自打米卢在中国国家足球队提出“快乐足球”的理念之后,在集邮界又产生出“快乐集邮”的口号,这一口号提的好,提的非常及时。其实,“快乐集邮”这一概念,并不是什么新发明,它是伴随着集邮的诞生,一直存在于其中的“无形的魂”,只不过是“快乐集邮”作为集邮的灵魂,在大多数集邮者的心目中早已“出窍”罢了。因此,找回失去的“集邮之魂”实在是好,太有必要了。凡是有较长邮龄的人,大都有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以前集邮者都是以自我欣赏、自娱自乐为目的的,人们全然没有担心邮票暴涨的烦忧,集邮就是从中求知、求乐,真可谓是“清心寡欲”的高雅活动,玩起邮来浑然忘我,好不快乐。及至现在,也仍有那么一批铁杆邮迷,任凭邮票翻来覆去的暴炒,我自跳出圈外,不为所动,  相似文献   

14.
《上海集邮》2012,(5):2-4
本期继续报道的8个分会场中,集邮学术研讨活动仍唱主角,其中青浦的上海邮资机宣传戳研讨会更有上海邮政的参与,这是不多见的,显见"官方"对这项业务的重视。虹口的2011年上海集邮文献的展示与研讨活动,呈现了上海近年来热衷于编著集邮著作的这种趋势。此外,另一个主角是集邮展览。这种群众乐于参与的、带有自娱色彩的基层邮展,既达到了组织者所企盼的效果,也深为集邮者所喜爱,相信读者从报道中也会感受到集邮活动已出现大众化、娱乐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从1984年《集邮博览》(当时刊名为《北京集邮》) 公开发行之后,我就开始订阅,至今已过了20年了,她 还将是我终生相伴的良师益友。收到新出版《集邮博 览》的日子,就是我的快乐的节日。除了从中获得学习 邮识、畅游邮海的乐趣之外,《集邮博览》还带给我很多 快乐,在此向同好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6.
担任集邮校本课程老师、上好集邮课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也正因为行之不易、苦中有乐,这份收获更值得珍惜。2004年9月,我在厦门市青少年集邮协会曾金国老师指导下,开始接触集邮这门全新的课程。在认识邮票、欣赏邮品的过程中,我被它博大的内容和精美的形式深深吸引了,这也使得我从一个对集邮知之不多的"门外汉"渐渐地变成  相似文献   

17.
2002年-2004年,作为一名大学在校生,笔者在福建省红十字会组织的预防艾滋病青年同伴教育系列活动中,参加了由高源博士主持的“青年同伴教育主持人培训班”, 又先后在几所院校组织、主持了多期“同伴教育培训班”。在3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实践,对“同伴教育”这  相似文献   

18.
《集邮博览》2014,(11):10-12
正吕维邦1942年生于安徽界首,1958年青海邮校结业后进入当地邮政部门工作,先后担任营业、发行、汇检、投递、转运等生产工作,1972年起从事综合业务管理。1980年调安徽蚌埠市邮电局任业务科负责人。1983年至1996年任市集邮公司经理兼邮协秘书长,之后任邮政视察主任。2002年退休后任邮协顾问至今。期间1994年至2006年任省邮协学委会副主任。1989年至今任市邮协学委会副主任。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还记得买的第一套邮票吗?要说我集邮的起因,应该算作"三步曲":第一,小时候因家境不济,  相似文献   

19.
曾力 《集邮博览》2010,(2):38-39
2007年,郑南初、任立忠、刘七星三位邮友,借"全国获奖邮集精品展"之机,相约欢聚洛阳。他们谈邮乐、谈绘画、谈创作、谈成败得失…但谈得最多的当然是集邮漫画。他们认为集邮漫画就是一种最能体现集邮快乐的方式。应该广泛宣传,让广大的集邮爱好者了解并喜爱这种新的集邮方式。就这样,他们统一了思想,提出"建立一个集邮漫画组织"。  相似文献   

20.
我在高校讲授集邮学课时,第一节课就要问学生:什么是集邮?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都是"收集邮票"。我讲道:"集邮是收集、鉴赏、研究邮票以及与邮政有关的邮品的一项文化活动",但这一讲法是狭义的、初浅的,不是集邮的定义。作为一个数学教师,习惯性地要对所讲概念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对于"集邮",办不到。这是因为:科学界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