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先秦始,中国与印度已有经济文化交流。中印之间最古老的交通线即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线路之一——"蜀身毒道",其主要路线区域就是《史记》所载之西南夷地区。秦汉时期,随着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经营,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由民间商道逐渐发展为官方通道,进一步促进了中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汉武帝前后二次发兵西南夷、开通南方丝绸之路的历史进行研究,提出汉武帝开发西南夷是以成都为中心,南方丝绸之路在汉王朝版图内,//地段一度成为官营、官管的国家交通线路。考古发现表明这条道路贩运的货物主要为高级奢侈品,《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的骠越、身毒之民为缅甸、印度移民,他们多为工商业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学术史为视角,介绍学术界关于先秦南方丝绸之路线路、性质以及巴蜀地区与滇文化区和东南亚、南亚、近东等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研究状况、研究成果及争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北方古族南迁和秦灭巴蜀南下的路线,论述了四川同汉中以及中原地区联系沟通的北方通道;由蜀人南迁和汉代开发西南夷,论述了成都(蜀)至云南南方丝绸之路的形成。第二部分借用成都至云南腾冲古"蜀——身毒道"沿线各地秦汉文物考古资料,以证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历史存在。第三部分简要介绍南方丝绸之路水陆主要路线。第四部分论述了南北朝隋唐,"邛窑"青瓷烧造的兴起,以及沿南丝路的传播。其中着重论述了邛窑与越窑、耀州窑、长沙窑以及会理绿厂窑等的相互关系与影响。文章最后对唐宋时期邛窑外销瓷产品以及外销路线等问题提出了大胆推论,以期引起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概述了古丝路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曾经在东南亚、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商贸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以客观反映古丝路现今沿线旅游资源实体的手法,研究表明了古道沿线具有景观资源种类最多、民族风情最丰、高原风光最美、组合优势最强、开发潜力最大、旅游行程最短等几大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发展优势,分析表明具有发展观光、度假、生态、科考等复合功能的区域旅游资源经济纽带的巨大潜力;以整体开发旅游线路为先导,带动相关产业或行业的发展,重建南方丝绸之路商贸旅游产业集群,因而提出推动西南山区经济发展,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建设区域经济纽带和民族经济大走廊的战略构想。结论提出四川与云南应加强合作,以整体开发南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为导火线,引起古道沿线其他产业的共鸣,建立中国西南内陆直通沿海的国际经济互动纽带,进而促使我国西南山区或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中国西南地区的"西南夷"对于"南方丝绸之路"的开凿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不仅为汉代中原王朝对西南疆土的开拓与治理奠定了基础,而且由于西南夷中具有游牧性质的部族众多,它们往往纵横千里,活动范围极为广阔,成为西南边地商贸活动的主体,在文献和考古材料方面都留下了丰富的证据。西南夷的活动与汉王朝对西南交通路线的开通恰好形成互为补充的两条线索,体现出中央政治体制与西南民间族群在两汉时期围绕"交通西域"所形成的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7.
在先秦时期,古蜀和古印度之间就已经存在着较为频繁的贸易往来关系,两地间贸易关系的建立正是得益于南方丝绸之路这样一条重要的国际交通路线的存在。古蜀对外关系的建立,不仅仅有利于自身经贸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对外域各地区的经贸文化繁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试以对古蜀与古印度之间的贸易手段、方式及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去探寻古蜀对外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自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以来 ,“文明对话”为国际学术界所广泛关注 ,通过对话 ,人们似乎找到了克服人类文化危机的灵丹妙药 ,但本文认为 ,对话作为增进了解的手段固然重要 ,然而学会相处作为目的比练习对话更重要。在全球化的今天 ,不同文明实体甚至敌对的文明实体 ,如果不想同归于尽的话 ,首先要学习相处的艺术、相处的智慧和相处的态度。儒家己立立人的忠恕之道、和而不同的处世方式、道并行不相悖的宽容态度、仁民爱物的情怀、天下一家意识等等 ,都是相处之道、相处的智慧。开发并张显这种智慧对于化解全球性部族对抗、文化危机、宗教冲突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南方丝绸之路是现今已知最早连接中外的古老通道,历史上沿线连绵不断的人流、物流以至文化信息流动,为中外文明的发生、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沿线山河壮丽,景观和生物资源之多样化、生态环境之优美、历来世居民族之多、人文资源之丰富多彩,可谓国内独有,举世少见,构成了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目的地的优质资源。随着当今社会旅游业的兴起,并已经成为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理应重新焕发活力,成为旅游业中的黄金线路,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纳入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视野之中,不仅具有学术整合的价值,还有促进各民族文化自觉和构建西南地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姚静 《大理文化》2008,(3):40-41
提起丝绸之路,人们首先想到的会是大漠风沙,戈壁荒滩.西北丝绸之路举世闻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中国境内还有一条西南丝绸之路,它的开辟甚至要早于西北丝绸之路,在汉代这条"丝路"被称为"蜀身毒道",它从四川出发,经云南的大理、保山、腾冲出缅甸直至印度.它曾穿越大理的漾濞县境,留下了许多的遗迹散落在漾濞的崇山峻岭中,或是古村旧寨旁,仿佛一个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只要拾起它们,就能让其中一段往昔鲜活地复原…………  相似文献   

12.
道举制度与唐代士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举制度是出现于唐代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即修习《老》、《庄》、《文》、《列》等道家经典并以此开科取士。本文首先考察道举制度的设置、举送、开科状况及其具体实施过程,之后具体分析了道举制度的设置对唐代士人的影响,认为道举科设置不仅为唐代士人增加一条入仕道路,推动唐代士人研习道学经书的热潮,也使士人结构发生改变,还为唐代士人文学创作增加新的题材和内容。  相似文献   

13.
“尊德性”与“道问学”语出《礼记·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集中体现先秦儒家的两种价值追求;至宋代以后成为宋明道学的两个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4.
漾濞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许多古道从漾濞穿境而过,留下了无数的历史印迹,也为漾濞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近年来,漾濞提出了"注重历史文化,发掘旅游人文资源"的思路,并对漾濞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我就漾濞的古道文化谈点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道"是中国文化、中国本土思想中的一个根本性、普遍性的概念,它的蕴意与佛教概念中的"真如"、"法性"、"菩提"等有本质的不同.但在早期佛教输入中国的过程中,佛教却大量地采用了"道"这个语词,它的使用有三种情况:一、译经中的使用;二、佛教徒称号中的使用;三、佛教名物中的使用.这种对"道"字的普遍采用,加快了佛教的华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江从延 《大理文化》2012,(4):103-111
大理作为滇西的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又是云南西部承东启西、连北接南、沟通内外的交通咽喉要道,经大理南可到临沧、普洱、西双版纳,北通丽江、迪庆可入西藏,西到保山、德宏可通缅甸,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和交汇点。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全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城就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续派常頞继李冰在僰道所修公路向前延伸,至今曲靖,直通滇池."五尺道"的凿成为西南夷各部和滇池地区的道路交通,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试论文化建设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文化建设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为视角,从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分析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西部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建设对西部大开发的特殊意义,认为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现代化进程的西部大开发,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论证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众多。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民族自治地方占去了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四。各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文明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民族地方文献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料的开发与利用,是全社会日益得到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促进各民族地区的发展,开发和利用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发掘民族地方文献中所包含的广泛的知识内容,将其加以整理,加工、及时准确的提供给读者,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文明建设服务。加强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对于推动各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增进民族地区团结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文化共享工程区(县)支中心业务培训为推进上海地区文化共享工程区(县)支中心建设,提高支中心的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保证支中心的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9月5日,上海市分中心在杨浦支中心举办了上海市文化共享工程区(县)支中心业务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