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越 《湖北档案》2007,(1):45-47
纵观世界档案学理论界的发展历史,以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根基的理论发展体系经历了漫长的由诞生到发展,由发展到成熟的演进历程。这种理论发展体系是在对传统历史档案的整理和早期档案实践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其具有广泛的历史性和适用性。但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先期档案管理经验的中国却未在这种理论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我国大部分档案学理论也是以借鉴学习西方档案学理论为主的。这种理论与理论来源背景不相符的窘境一直成为鞭策我国档案人在探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基础理论过程中不断进取和努力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任越 《湖北档案》2007,(5):20-22
纵观世界档案学理论界的发展历史,以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根基的理论发展体系经历了漫长的由诞生到发展,由发展到成熟的演进历程。这种理论发展体系是在对传统历史档案的整理和早期档案实践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其具有广泛的历史性和适用性。但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先期档案管理经验的中国却未在这种理论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档案学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只有大力推进档案理论创新,才能保持档案学向更深层面发展。档案学理论创新不仅是档案学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研究》系统论述了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的形成背景、演进历程、内容体系、理论贡献与实践影响,将后现代档案学理论置于当代中国语境之下进行了深刻反思与批判,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应对之策。根据对全书的阅览和归纳,重点评析其在对后现代档案学理论产生背景考察、内容体系阐述、发展定位审视等方面的亮点。总体来看,是档案学界一部难得的学术佳作。  相似文献   

5.
档案学术评论对于档案学理论度整个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档案界对于档案学术评论的实践也比较重视,至今已经涉及到了多种类型的档案学术评论实践。但是,对于档案学术评论的理论研究则相对起步较晚.基本上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才有学者对档案学术评论理论引起注意。如今.随着档案学术评论实践的不断深化.对档案学术评论理论研究的必要性也越发凸现了出来。我们要想使档案学术评论能健康、持续地发展.在档案学理论及档案事业发展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就势必要加强对档案学术评论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纵观世界档案学理论界的发展历史,以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根基的理论发展体系经历了漫长的由诞生到发展,由发展到成熟的演进历程.这种理论发展体系是在对传统历史档案的整理和早期档案实践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其具有广泛的历史性和适用性.其中美国档案学家谢伦博格提出的双重价值论堪称是承接历史、展望未来的理论,该理论的提出被国际档案界认定为现代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日益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档案学的发展,尤其我国档案学理论的发展同其它学科、专业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发展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强档案学在新技术条件下的理论研究,完善档案学理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档案学概念的出现意味着档案学术研究开始进入到科学发展的阶段。但该词并非是滕固最先在中国使用。实际上,档案学一词在中国的早期应用有着深刻的背景,并带有国外影响的影子。在文书档案改革运动、明清档案整理和档案教育开展中,都存在着国外学术思想和理论的借鉴与融合现象。基于这种与生俱来的国外影响现象,档案界不仅要重视国内外学术的交流和互动,而且更需加强国际档案学的建设,才能更好的发展档案学。  相似文献   

9.
纵观世界档案学理论界的发展历史,以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根基的理论发展体系经历了漫长的由诞生到发展,由发展到成熟的演进历程。这种理论发展体系是在对传统历史档案的整理和早期档案实践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其具有广泛的历史性和适  相似文献   

10.
《北京档案》2005,(2):45-45
2004年第6期《档案学研究》卫奕的章,分析了当前的档案利用研究越来越多地借鉴传播学理论,档案利用亦经常与档案传播并提。然而,从档案利用到档案传播实际上发生了诸多具有深刻意义的变化,影响到档案利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乃至整个档案工作在信息时代的定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档案学研究的务实与务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着重探讨了档案学研究中的务实与务虚问题,说明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务实际之虚”和“务实际之实”应当成为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取向等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2.
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如何认识档案学基础理论建设和发展中的研究成果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问题,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中有无至善理论的问题,档案学基础理论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走向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宗培岭在《档案学通讯》2006年第2期发表的《档案学理论与理论研究批评》中对我国档案学理论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评析。作认为:我国档案学理论虽不够成熟,但在借鉴与自身研究的基础上有了一套档案学理论体系,为发展我国档案事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对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较档案学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更为重视,但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理论热点多,但研究深度不够.甚至热而无果.至今尚未形成一枝独放的、为国际档案界广泛认可的中国档案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任越 《湖北档案》2007,(2):45-47
纵观世界档案学理论界的发展历史,以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根基的理论发展体系经历了漫长的由诞生到发展,由发展到成熟的演进历程.这种理论发展体系是在对传统历史档案的整理和早期档案实践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其具有广泛的历史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发展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安莲 《浙江档案》2004,(12):5-6,13
初创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档案学理论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漫长历程.从民国时期的初具雏形到建国后的步入正规,从六、七十年代的独立、反思到八十年代的恢复发展,从八十年代中期的不断成熟到九十年代的深入发展,直至今日,站在21世纪的阶梯上回望,我们可以说: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已经驶上了繁荣发展的快车道.在这条路上,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将以更为求实的精神、更为广阔的视野、更为科学的态度、更为深入的内容和更为多样的方法完善体系、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16.
档案理论研究必须以档案工作实践为基础,以指导档案工作的发展。可以说任何理论都不可能脱离它的现实基础而独立存在。同样,档案理论也必定符合这一客观规律。一方面,档案理论的各种原理、概念都是来自档案工作的实践。在实践中,档案工作者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和其他形式的资料,通过概括、推理的总结,孕育产生了档案学理论;另一方面,工作实践使档案学理论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档案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国外档案学理论的传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欧美档案学理论的影响尤为广泛和深刻。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档案学理论对欧美档案学理论的借鉴与自身发展为研究对象展开论述,就此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评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上海档案》2006,(6):31-31
宗培岭在《浙江档案》2006年第3期上撰文,对我国档案学理论建设中的若干关系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我国存在着档案学理论研究与档案实践联系被弱化的倾向。其主要表现是理论研究没能很好地把握住档案实践.其中相当多的问题研究不是来自档案实践需求,或是“跟风”,或是“自作多情”。翻开档案学理论刊物,不少理论文章不是反映档案实践的变迁.而是社会风貌的“缩影”。当社会上大谈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档案学“三位一体”的知识结构体系,对这个知识结构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并简要分析了这种知识结构体系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黄霄羽博士认为,国外档案学的两大理论“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魂系历史主义”的;“国外较为成熟的档案学理论如来源原则、全宗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也都明显地含有历史主义要素”;骈且“由事由原则到来源原则,由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到文件连续体理论,其理论的演变一直是在强化档案管理中的历史主义”。可以说,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都带有浓厚的历史主义色彩,并且文件连续体理论较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更甚,是历史主义在档案学理论中走向胜利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