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彪 《考试周刊》2013,(37):143-143
<正>物理课程的生活化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让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有效地融合起来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真正联系起来,将知识放在生活背景中学习,使物理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对社会,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发展的关心,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认识,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题内容与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受<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于敏 《沧州师专学报》2008,24(4):126-127
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是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政治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向生活开放,让生活走进政治课堂,使政治教学与生活相连,让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丰富情感,提高能力,更加热爱生活善于品味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阐述中开宗明义地说:"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让课程回归生活,摈弃过去"学科化"背景下,"思品"课与学生现实社会生活基本无关、就教育而教育的落伍课程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课程和教材毕竟是由成人设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门教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它来源于生活、学生情感、社会现实,但高于生活、情感、实际,又回归于生活、情感、实际。教学中必须注意和学生的生活、情感、实际相结合,让思想品德教学走进生活,走进情感,走进现实,让生活、情感、现实处处是思想品德教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情感、现实中接受教育,才能防止机械地为学习而学习和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教学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化学课程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具有很强的生活性与开放性.化学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契合,既体现了化学课程的学科性质,又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还强调: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针对这些要求.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精心设计.将教育活动置身于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感悟。  相似文献   

8.
朱延冰 《考试周刊》2014,(96):129-130
<正>中专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要立足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用现实中的各种社会现象,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情境教学的界定情境教学引起广泛关注,但到底什么是情境教学,大家在  相似文献   

9.
开设艺术设计理论教育课程,其目的不仅仅为了让学生了解文化、艺术、设计方面的常识,而是要让学生在了解艺术设计历史的基础上,把握人类艺术设计的本质以及艺术设计风格演变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为将来的艺术设计学习和工作搭建坚实而雄厚的人文平台和学术平台。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设置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开设,同时要进行基础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和专业设计理论课程以及艺术理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划分。  相似文献   

10.
当下的音乐课堂常常出现主体缺场的情况,而主体在场的音乐课堂是“儿童本位”的理性回归。教师应当探寻音乐课程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享受音乐,体验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通过链接学生生活、引领学生实践、促进学生感悟等策略,使学生以生命特有的姿态富有个性地成长,让学生唱出自己的旋律。  相似文献   

11.
朱金付 《小学生》2012,(9):56-5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中新增加的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课程。通过几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发现它密切了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点燃学生成长过程中自信的火焰。一、活动激发自信心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社会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直接或间接地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江泽民总书记曾经说过:"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多少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忽视了少年儿童同大人一样"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存在于他人之间、社会之间"。他们生活和存在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张巍华 《辽宁教育》2008,(12):44-4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是当代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那么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  相似文献   

13.
生活化教育就是要根据弱智儿童的心身发展特点,尽量做到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让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实现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使弱智儿童更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运用知识.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4.
汤浩 《广东教育》2006,(7):89-90
在八年级上册第八章第二节《中位数与众数》这一课程的设计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教材,努力挖掘数学与学生生活、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让课堂活了起来,让学生活了起来,使其更真切地感受到源于生活的数学价值与魅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注重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思想政治课具有其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实践性,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世界里去亲身体验、感受政治理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打开学生的求知欲,真正把思想政治课作为一条理解社会现象,了解政治经济社会规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普通课程的生涯化与生涯发展课程的普通化促使基础课程呈现出生涯发展的特性。基础教育课程的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的价值和心智的训练,而是要兼顾学生的生活和终身的发展与成长,因此它要求以学术与生涯发展的相互融合,消解当前学习生活与为未来成人生活做准备的二元对立,进而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幸福与完满生活奠定基础。基础教育课程生涯发展在强化学术以训练学生的心智与行为规范的同时,聚焦于与个人终身职业、休闲、社会与人际关系密切关联的个人适应、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它通过静态的构成要素和动态的操作历程显示出自己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下的品德·生活(社会)学科是原有的思想品德、生活、自然、劳动等课程的综合课,是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的古老而又时髦的基础学科。它强调的是: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以学生真实的生活事件为内容,以主题活动为形式实施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获取必须具备的道德知识和生活技能,最终实现"会做人、会做事,会生存"的育人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陈军 《教学随笔》2007,(4):22-23
《新课程(试行版)》在“加强课程的综合性”论述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学科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让数学与其它学科“联姻”是新课程的要求,它意味着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可以吸收其它学科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师则可以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加强数学的有效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其它学科知识充实数学课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为了使教学更接近现实的社会生活,课程资源应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使学生能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中获得生动、多样的直接经验。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的知识边界是课程知识与情境知识和经验知识之间的界限。封锁与过度开放是当前对待课堂教学知识边界的两种错误倾向。要改变这两种倾向,实现课堂教学知识边界的适度开放。课程知识就要在加强与现实社会生活和学生个体生活经验联系的同时,对现实社会生活与学生个体生活经验进行批判重构。具体而言,应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对互动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