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形,不断对自身进行适时地调整,通过将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拓展了高等教育的职能,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本文通过深入探讨近代中国教会大学进行社会服务的原因,分析其社会服务的形式、特点及成效,以期能为现代大学的社会服务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中国,教会大学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形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通过社会服务逐步融入中国社会,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大学群体。探讨了近代中国教会大学走向社会服务的原因,以利于深化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认识,为当今大学的社会服务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教会大学实行单独考试,就近招生;生源主要来自上层社会、教会中学和基督徒的子女;本科与研究生招生相衔接;招生形式多样,重视短期培训。这些招生特点既与同期国人自办的公、私立大学存在某些共性,也反映了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教会办学的特殊要求与独立性。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教会大学在中国存在、发展了近60年。对教会大学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作用应作全面评价。一方面,它自始至终都在充当着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另一方面,为适应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教会大学又作出历史性的转变。它在传播自然科学,开展职业教育和社会服务,兴办女子教育等方面在近代中因高等教育界都是领风气之先的。教会大学客观上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有用之才,对中西文化交流起了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早期的教会大学把西方传统的以培养贵族绅士为目标的自由教育移植过来,实施所谓的完整教育,即从内容到形式,均以宗教为核心,而诸如声光化电、政史艺地等世俗课程则鲜有教授。然而,从20世纪20年代起,为适应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教会大学自觉抑或非自觉地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渐将自身融入到中国近现代专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外国教育资源的中国转化,并由此对我国专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与近代中国教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行知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近代中国新型学人群体的杰出人物,青少年时代曾长期地接受着教会学校教育的熏陶,且一度“成为一个基督徒”。在探讨教会学校及教育产品究竟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应,以及教会教育的“中华归主”的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无疑他是一位极富代表性和颇有说服力的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大学在社会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近代中国大学社会服务思想的生成、职能的确立、实践的发展及对大学社会服务的反思,对知识经济时代更好地实现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功能演变及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会大学在其存在的一个多世纪里,其功能逐渐由带有政治目的的传教工具演变成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椎进器。中国教会大学功能的演变固然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但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使其功能的演变有着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乡村危机,受世界范围内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的影响,经过农学专家的反思与批判,在华差会对其传教策略进行了调整,社会服务的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乡村社会服务作为这一时期教会大学社会服务的优先领域,亦成为教会大学社会服务工作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把教育学科作为最早设置的学科之一,主要原因是教育学科不仅有利于传教士推进基督教传播、满足教会学校对师资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教会大学毕业生就业。教育学科设置后迅速崛起,形成了若干基本特征:一是学科弥漫着宗教色彩;二是学科关注中国教育现实问题;三是学科率先导入并推行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1.
适应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基督教大学开始了本土化的积极探索,社会服务是其重要方面之一。以医疗卫生、农业推广、社会教育为载体,基督教大学的本土化进程不断推进。虽然在开展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基督教大学不可避免地存在困惑与矛盾,但它毕竟借此与中国社会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为其他大学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大学的定位是其社会服务功能研究的逻辑起点。社会"三元结构理论"为大学定位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社会服务职能是大学对社会需求作出反应的一种外适功能,具有学术性、公益性、公共性、层次性等特性。学术独立以满足社会的根本需求,协调发展以保证大学的多层职能,规范产业行为、建立合作机构与制度是我们对社会服务职能实现的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现代信息技术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变革,提出在现代信息技术下应如何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手段,为高校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浅析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嬗变的成因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进入,中国的社会习俗随之发生了嬗变。研究其成因及特点之所在,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改革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我们当今社会新风尚的建设亦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5.
内涵与策略:论大学生现代意识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是人的现代化。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现代意识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大学生现代意识对于中国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着力于探讨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的现代意识以及现代化背景下大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确理解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是大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前提.基于人们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不同认识以及学界的各种界定与解释,对大学组织的社会服务职能概念进行了诠释与框定.大学组织的社会服务职能有其独特性而与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相区别,即学术性、条件性、不均衡性和有限性.大学组织社会服务职能有其合法性,象牙塔精神的守望与超越是其内在合法性前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其内在合法性基础,大学对外界的适应性和能动性是其外在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在全 《教育学报》2005,1(6):87-94
本文通过对福建协和大学的乡村建设意识理路的转变、组织机构的沿革以及诸多实验个案的考察,来探讨教会大学的乡村建设运动及其与近现代中国乡村社会的关系,并在分析其乡村建设运动特色和评价其绩效和不足的基础上,对目前学术界的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研究定论进行了初步省思。  相似文献   

18.
略论大学为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为社会服务职能是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这一职能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理解.本文在对大学为社会服务职能定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服务的直接性、服务的层次性和服务的独立性构成了大学为社会服务职能的完整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性教育”思想是清末民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反思和质疑传统性道德过程中提出的。至20世纪20年代。性教育成为当时教育界舆论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当时先进分子围绕性教育的迫切性、目的、内容及其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性教育思想。近代中国性教育思想不仅有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而且在近代教育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抹杀的地位,对当前中国性教育实践的开展也不失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