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震云的小说勾勒出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精神滑坡、人格退化的发展趋势,表现了当代知识分子面对世俗压力从抗拒、挣扎到屈从、沉沦的姿态变化,从而揭示出他们身上传统人格理想的消隐与消解,对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精神人格重建发出深切的呼唤.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曾经建立在集体记忆基座上的知识分子人格雕像,经过这些年市场经济的风雨剥蚀,面目模糊.新世纪小说的知识分子形象从相似性的角度,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在世俗欲望中沉浮的知识分子,二是身陷象牙之塔的知识分子,三是沉溺于个人世界的知识分子,四是历史世界中的苦难知识分子.通过知识分子形象谱系的梳理,不难发现,新世纪以来的知识分子书写,有一种由平视到俯视、从同情到批判的自我矮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王朔是中国当代文坛中比较"另类"的一个作家,他的小说中存在着一群生活在焦虑状态中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已经丧失了传统文人的道德和信念,成为世俗化的产物。王朔在描写这些知识分子时,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嘲弄和调侃,而这种充满贬义的人物塑造的背后,又有着作者对知识分子这个群体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分子的地位以及形象也在悄然改变。相继出现的学院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有一个明显的共同之处,即对大学的神圣与崇高进行解构,状写出大学在俗世洪流冲击之下的异化,描画出学院知识分子在欲望追逐中的心理黑暗与人格缺陷。  相似文献   

5.
池莉汉味小说主要刻画普通市民形象,知识分子形象主要用于对比或陪衬,而且他们远没有市民形象那么光彩照人。两种形象的强烈反差也表明了他们所代表的市民文化和知识分子文化的冲突,不切实际的知识分子文化在精明强悍的市民文化面前往往败落。这表明了池莉自己独特的创作背景、创作思路和价值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作家深切的民间生存体验为实际基础,王朔在其小说中对知识分子形象进行了别样的塑造。小说中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在焦虑的生活状态中普遍呈现出一种世俗化的精神面貌或形象外观,委琐、庸俗与虚伪等成为渗入他们骨子里的一些性格弱点。王朔小说对知识分子所进行的调侃与嘲弄,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文学对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历程中的审美观念嬗变,另一方面也透射出王朔本人对知识分子问题在多维视野中更为深入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知识分子,以四铭、高尔础等为代表;一是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一是具有新潮思想的知识分子,以方玄绰、吕纬甫、子君等为代表.  相似文献   

8.
丁玲到解放区后,作品对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减少,仅在小说《入伍》、《在医院中》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几部作品中出现少量知识分子形象为主要人物。虽然人物少,但这些人物塑造的视角却是较为复杂的,其中有文化先驱者与懵昧大众的冲突而生出的慷慨悲歌,也有从大众视角对知识分子精英意识的批判,而最终主宰作家视角的是政治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集《彷徨》的分析,将鲁迅刻画的知识分子形象归结为三个系列,即孤独、决绝的叛逆者形象,封建复古派或卫道者形象.“梦醒了无路可以走”的悲剧形象.着力剖析了三个系列知识分子的性格特征及灵魂特质.深刻地揭示出这三类知识分子形象所蕴涵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剖析鲁迅小说中启蒙知识分子(包括作者自己)形象,揭示了"五四"前后初具启蒙意识的知识者从反抗、挣扎到沉沦以致死亡的悲惨命运;同时结合鲁迅精神发展所经历的悖论情境,力图把握附着在主人公身上的作者的心路历程;挖掘出鲁迅反抗绝望终至虚妄的痛苦的深层原因;分析该类小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处在清末至"五.四"的历史大潮中,鲁迅清醒地看到了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他用小说,用人物形象反映当下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迷失。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多是彷徨于新旧、明暗之间,游离于两个社会、两种文化之间的多余人。在鲁迅眼中,知识分子只有构建独立自强的理想人格,启蒙并引领大众,中国才能全面立人然后自立,知识分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12.
吴迪青 《语文知识》2010,(4):100-101
陈映真是台湾著名的作家,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知识分子的形象,有早期塑造的沉溺于自我情绪的年轻知识分子,也有具有反思意识的知识分子,还有闪耀理想之光的革命知识分子。从不同时期、不同形象的塑造上我们可以看出,陈映真寻找台湾社会文化认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分析鲁迅小说中三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形象,即封建社会末期旧知识分子泯灭本我的悲剧形象;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分裂自我的悲剧形象;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理想的幻灭。以此洞见悲剧形象的根源所在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鲁迅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中,孤独形象群未曾引起学研究的广泛关注,这无疑是一大缺失。孤独形象值得挖掘,因为他们有其化价值。从孤独类型及其化价值两个层面进行关注,可以充分揭示孤独的形象世界。  相似文献   

15.
以往对于汪曾祺小说的研究,都是强调其表现生活平淡恬静、和谐温馨的特征。这也确实符合作者对其小说的自述。由此出发,评论界多是注意其创作中正面表现上述内容的作品。但实际上。他有许多小说恰恰是从相反的方面着手的,即通过对生活中许多不如人意的残缺现象的描绘,激起读者对人生美好、温馨一面的期待和渴望,这些作品成为作者完整表达其人生观念与审美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学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那么小说中那些具有显明特征的知识分子便是这座丰碑上最鲜亮的碑,他通过这些带有痼疾的典型人物,概括了那个代当中知识分子的特征,自身弱点及不幸曹遇,使这些形象具有了启迪,警戒后人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五四”思潮对封建传统的反叛唤醒了沉睡的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高昂的理想主义和乐观情绪鼓舞着人们的斗争精神,但狂飙过后,无边的黑暗窒息着苏醒的灵魂,广大群众仍处在愚昧麻木之中,人生的出路在哪里?“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159,鲁迅对中国知识分子的评判,并没有停留在愤恨和不平上,  相似文献   

18.
柔石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像鲁迅那样,柔石也十分关注知识分子的命运,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知识分子形象。综观柔石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大致可分为守旧型、流氓型、愤世型和有为型四类。守旧型属于封建的旧知识分子,其他三类都属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9.
社会生存状态是知识分子生存发展及其自身价值实现的前提,新写实小说作家-方方摒弃强烈政治色彩的创作原则,改变传统现实主义为政治服务的特征,以生活现象为写作对象,关注人的生存处理和生存方式,真实再现了知识分子群落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0.
在“祖父”、“父亲”、“我们”三代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中,方方小说以其敏锐的文学眼光和细腻的情感体验方式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命运指向做了历史性的建构。方方内心的道德拯救理想及其文化精英立场,使其在对知识分子的弱点、劣根性进行剖析的同时,书写了对知识分子的尊严、终极理想的守护和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