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法、英大学课程管理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课程国际化的进程迫切要求我国大学的课程管理与国际接轨。课程管理体制、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是大学课程管理的核心部分,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美、法、英三国的大学课程管理的发展改革,对我国大学课程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以专业设置改革为契机,促进课程管理改革;课程设置强调基础性、实践性、交叉性和国际性;课程实施以学生为本,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在全国统一的课程管理政策影响下。学校的任务是完成上级教育行政当局的条例规定和工作指示,“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学校和教师的“金科玉律”,学校管理的核心实质是教学过程(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成绩考核与评定)的规范、督查和运作效率的提高。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学校较大的课程自主权,实现教学管理(仅  相似文献   

3.
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新近一轮的课程改革,业已初步确立起国家、地方①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反之,其他方面的课程改革从新的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也获益良多。本文试图通过检视这种课程管理体制的性质,及其所际遇的主要问题,以回答这种体制怎样才能更为有效的问题。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是一种怎样的体制?较之原先的中央集权体制,现在实行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是一种分权的体制,但分权在不同语境具有不同的含义,对一种体制需要具体考察它在集权与分权构成的连续体上处于何种位置,即集权或分权的程度如何。准确把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性质,对于更…  相似文献   

4.
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建国以来经历了七次大大小小的课程改革,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对前一次的深入和提高,每次课程改革都有新的亮点,给课改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即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无疑是1999年开始进行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一、钟摆现象———课程管理体制走不出的怪圈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课程管理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及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领导管理制度。我国建国以来,在课程管理权限划分方面,一直走不出…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呈共同繁荣之势,这为地方参与课程管理提供了平台,也对地方管理课程的能力提出了挑战。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地方课程管理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走入了一些误区。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策略进行分析论证,以避免盲目性。  相似文献   

6.
地方课程管理: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是我国课程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它不仅体现了课程管理民主化的趋势,而且也为地方课程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契机,为特色学校的创建以及学生优良个性的培养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实施使地方各级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概括总结了传统模式下高职院校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了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管理改革的创新策略:要构建多元主体机制,在课程实施与管理中设立灵活、刚柔相济的机制,充分发挥课程评价导向功能并不断探索创新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括总结了传统模式下高职院校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了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管理改革的创新策略:要构建多元主体机制,在课程实施与管理中设立灵活、刚柔相济的机制,充分发挥课程评价导向功能并不断探索创新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学校课程管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课程改革的基层单位和实践场域,学校课程管理是课程管理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环节.虽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赋予学校管理课程的主体权责,但由于长期"外控管理"造成的学校课程管理主体意识和能力的缺失,以及课程管理研究形成的课程理论视阈的先天局限,致使新课程的理念设计和制度安排遭遇到学校管理实践的阻碍,学校课程管理成为制约新课程实施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和亮点。在课程管理体制变革之后,更为内隐、更为深层的是课程文化的重建。文化是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深刻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而难以直接把握的深层东西,无论什么内容、何种形式的改革,我们都可以在文化变迁中寻找到它的踪迹,并就此人手,分析其彰显于外的各种特征,以拓展我们的研究视界,形成更高层次的理性认识。课程管理的变革与发展根植于课程文化之中,是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进行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本文针对初中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谈一些改革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管理体制赋予了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权责,但由于“外控管理”的课程文化与行为惯习的规约,以及自身课程主体意识与能力的缺失,学校课程管理正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学校应转变课程管理的观念,从校本实际出发,运用在新课程体制中的主体权责,努力在“应为”与“难为”间能“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课程管理涵义、内容、目标、过程等的研究领域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领域,尤其是对幼儿园课程管理过程的具体研究,将对贯彻“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倡导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实现“让课程追随幼儿”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校课程管理是一个由内部核心层的课程规划、中间执行层的课程实施和外部庇护层的反馈调控的三者有机结合的三重结构。理念、目标、内容是整合性课程规划的三大要素,课题推动、拓宽融合、异质集成是整合性课程实施的三种途径,课程、教师、学生是整合性课程评价的三个对象。  相似文献   

17.
瑞典长期以来实行的课程管理模式属于中央集权制。国家议会决定课程的基础方向,教育委员会进一步研究课程政策(包括确定课程目标、设置、内容、教学方法等)教育委员会之下的各教育机构(包括郡教育委员会、地方学校董事会等)皆为执行机构。而1991年时,国家议会颁布新的教育法,确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课程管理体制,并成立国家教育司取代原国家教育委员会。这便意味着课程管理权的逐渐下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地方、学校也确实具有更多自主权。  相似文献   

18.
学校课程管理专业性的欠缺是导致课程实施低效性的主要原因。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选取国内有代表性的中小学150所,对720位学校课程管理者包括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研组长以及普通教师进行了课程管理的现实调查,结果表明,学校课程管理者对学校课程观念的认同度较高、态度较积极,但学校课程管理者的课程与教学知识素养偏低、课程管理能力不足等已成为影响课程科学运作的重要因素。基此指出,提高中小学校长的学历水平与专业素养、培育一批拥有专业素质的学校课程团队以及打造学校特色课程应是近期提高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育情报参考》2004,(1):42-42
德国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国家,有其独特的教育模式,特别是中学的课程管理、政策及设置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的复杂范式理论目前已在世界上引起了普遍关注,其理论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理念,包括整体小于部分之和原则,理性的开放性原则以及基于"此时此地"的主体观对于解决我国课程管理领域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比如,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协调好课程开发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课程管理的过程中,要弱化传统技术理性的支配,从而恢复课程管理系统本身一定程度的"无序"化环境;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课程实施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