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芙琳》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著名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四篇,成功塑造了一个男权社会中的弱势女性伊芙琳的形象。本文从经济不独立、性格软弱和选择妥协三个方面分析了伊芙琳作为弱势女性的形象特征,并指出小说中描写的伊芙琳短暂的女性意识觉醒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女性角色和殖民化之间是一种有着天然联系的两个主题。一方面,由于她们的性别和身体特性影响,促使女性文学更倾向于生育能力、纯真、创造与自然的生活方向。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女性逐步成为原罪、阴险、邪恶与诱惑的始作俑者。在西方所创造的殖民地中,女性这种双重角色发生符合当地人的设想。本文主要从女性他者角色、角色复杂性及希望的象征三个角度对《黑暗之心》中女性角色的象征意义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伊芙琳》的独特语篇结构是乔伊斯的有意安排,依据系统功能学派中哈桑和马丁的语类研究理论,运用静态和动态两种模式分析《伊芙琳》的语篇结构和语篇中间部分的语域、语类,可知乔伊斯在布局谋篇时选择遵循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并通过展现伊芙琳辛酸的心路历程,突显都柏林死气沉沉的社会环境对于爱尔兰年轻女性灵魂的无情摧残,揭示爱尔兰人消沉死寂的精神状态和麻木瘫痪的病态心理。  相似文献   

4.
《奥瑟罗》里的苔丝狄蒙娜与《窦娥冤》中的窦娥是不同时代和国度的女性,有着不同的经历,但在男权社会的控制下,她们面临着同样悲惨的命运。这两住女性符合男权文化所规定的女性性别特征,是理想女性的范本。苔丝狄蒙娜由依附父权转向依附夫权,而身为寡妇的窦娥始终依附整个男权,二人都自觉地扮演着“他者”的角色。她们缺乏独立意识,没有自我意愿、自我决策权或自我行为,直到悲剧来临时,她们也只能做无力的反抗,挣扎于男性世界的边缘,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性别政治是女性主义抨击的主要对象,劳伦斯的小说《恋爱中的女人》则体现了女性作为知识分子形象对家务活的摆脱和他者地位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分析《林中之死》一文中的老妪形象已经她在文中所的四种角色,最终本文得出结论女性应该为自己的权益奋起抗争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乔伊斯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开拓者,不但其经典之作《尤利西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而且其早期作品《都柏林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伊芙琳》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第四篇。小说直接,生动地表现了都柏林青年人瘫痪的精神状态。试图从存在主义角度分析这篇小说的结尾,并探讨伊芙琳放弃追求自己幸福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乔伊斯的《伊芙琳》通过对伊芙琳努力挣脱父权制度控制、经历内心挣扎却失败的故事描写,表现出他对20世纪初爱尔兰女性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希望女性能够不断争取独立和自由,勇敢追求幸福。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通过社会背景、家庭生活、感情世界方面对《伊芙琳》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詹姆斯·乔伊斯是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伊芙琳》是他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其中一篇。在《伊芙琳》中,乔伊斯通过使用圣经戏仿以及反讽的手法,展示了现代西方人扭曲空虚的心态。本文主要以原型批评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小说《伊芙琳》中的场景、人物进行探究分析,解读其中的圣经原型。  相似文献   

10.
谭恩美凭借《喜福会》获得了"全美图书奖"等一系列文学大奖,并以此奠定了她在文学界的声誉.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谭恩美的经典著作《喜福会》,从种族和阶级的角度切入,分析女性角色在不同时代所受的来自男权主义的压迫以及她们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反抗,探究作品中女性自身从边缘化的"他者"形象逐步转变为"自我"的动态过程,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品花宝鉴》中女性人物是缺席的,但女性修辞却处处在场。历代文学中,男性一厢情愿地更新和定义娼优的意义,使其自相矛盾。每一次的性别意义,不过是同"男性"相对照时获得的临时定义。表面意义不断变化,不变的是背后的深层逻辑——男权文化对"他者"的建构与想像。  相似文献   

12.
安吉拉·卡特从后女性主义者的视角审视女性的现实地位,并在《新夏娃的激情》中成功地刻画出以新夏娃为代表的一群具有"双性同体"特征的人物形象。这些融合了两性特质的角色展现了卡特强烈的后女性主义意识。本文从特里斯特萨、母亲、伊芙琳三个角色出发,对安吉拉·卡特的后女性主义"双性同体"观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周慧明 《家教世界》2013,(2):192-193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画皮》在故事情节和角色设置有很大的变化,这其中必然有深层次的原因.本文通过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他者"概念,发现影片中三位为爱而纠缠不休的女性只不过是男性欲望和恐惧的投影罢了。  相似文献   

14.
《单人纸牌游戏》是作者艾米·刘的代表作。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深受男权社会,主流社会以及西方社会压迫的女性形象。本文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分析小说中的艾米这一形象。在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融合了民族和性别于一体,更好的阐释了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相似文献   

15.
阿毛年轻生命的陨灭显然是又一出“沉默的他者”的悲剧,她是个普通农妇,偶然间觉醒了自我,于是挣扎、抗争……但最终还是被铁屋子般的封建男权社会吞噬了。《阿毛姑娘》是作家丁玲为“梦醒了无路可走”的女性们写就的一首悲歌、一篇祭文。  相似文献   

16.
阿毛年轻生命的陨灭显然是又一出"沉默的他者"的悲剧,她是个普通农妇,偶然间觉醒了自我,于是挣扎、抗争……但最终还是被铁屋子般的封建男权社会吞噬了。《阿毛姑娘》是作家丁玲为"梦醒了无路可走"的女性们写就的一首悲歌、一篇祭文。  相似文献   

17.
自中国第一部正式公映的动画电影《铁扇公主》开始,女性角色几乎是我国每一部动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亦是由彼时开始,中国动画中女性角色呈现出明显"弱势"形态。不仅在角色数量上少于男性角色,而且在叙事中的重要性也往往弱于男性的主要角色。动画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直接影响到少年儿童对于性别的认识和对女性的理解,其表达的真实性、合理性是对信息有效传播的重要保证。追根溯源,这一弱势形态源自我国传统儒家女性观主导的集体无意识现象对创作产生的影响。从中国动画中女性形象被弱化的现象入手查看其对应的儒家传统女性观,以得到中国动画中女性形象的现代表达策略。这样研究的意义正是在于以策略指引正确创作观,为中国动画健康发展探寻一个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18.
《伊芙琳》是乔伊斯的作品《都柏林人》中描写青年时期人物的首篇,它描写了主人公伊芙琳在家乡受到压迫的状态,对离开家乡后新生活的想象以及选择将来要过哪一种生活时两难的心态。但是伊芙琳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思想状况,决定了她的这两种选择都难以逃脱她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女性的命运悲剧性。留在家乡,她要继续承受来自其他民族、社会伦理与道德、父权制社会和家中活着的父亲和过世的母亲的压迫;离开故乡,她所相信的弗兰克无法给于她所期待的幸福和自由。只要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她自己作为一个女性独立自由的意识没有觉醒,那么她的人生就注定是一场悲剧。  相似文献   

19.
“私奔”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为表达女性对于自由和爱情的追求以及对家庭礼教的冲破所偏爱的素材.然而这一做法是否真的能够使女性摆脱社会传统的束缚从而获得幸福生活呢?私奔究竟是不是解除女性不幸命运的“万灵丹”呢?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早期作品《伊芙琳》深刻地揭示了这些问题.倘若从女性意识产生与发展的角度分析《伊芙琳》中女主人公的行为,即会得出“私奔”仅是外在的形式,真正的幸福还要靠女子自身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文学评论家们分析的热点。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有不同的形象,但是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女性都处在男权社会的控制下。通过对《伊芙琳》和《痛苦的事件》中的两位女性形象的分析,结合菲勒斯中心主义和女权主义作家波伏娃的“第二性”观点,揭示女主人公伊芙琳和爱米丽·西尼考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及附属地位,并探讨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