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中国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策略,是英语国际化和本土化中的创新并客观存在。标准英语的含义已经随着时代变迁,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不能等同但没有截然界限,交由跨文化交际语用效果自然评判去留。采用报刊、词典和网络中跨文化交际的语料为研究样本,实证中国英语是独立国别变体,有效地保留中国语言和文化身份,能形象传达中国特色语言文化,具有展示跨文化交际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浅论中国英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从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中国英语的热烈讨论入手,对中国英语的历史和现状做一简要的介绍,进面阐发作者自己对中国英语现行地位所持的态度,即:中国英语作为使用变体已是客观存在,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将来,中国英语只能作为使用变体进行交际,而无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国别变体。  相似文献   

3.
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英语作为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一种变体,正在不断地得到世界各地有识之士的接受和认可。中国英语的出现有其客观性和合理性,而且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视,它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应当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为了达到理想交际效果而采用的一种策略,具有重要的交际功能。本文试从委婉语的交际功能——"避讳"、"礼貌"、"掩饰"谈英语委婉语的用法,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变体多元化的义乌市场,由于对不同英语变体语言和文化层面的知识欠缺,不同英语变体使用者间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存在着交际障碍,应该通过树立一个开放的语言态度,在跨文化商务教学中融入各种英语变体的文化知识,并付诸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语言驾驭能力强的、高素质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义乌这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环境中,各种英语变体使用者问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越来越频繁。通过了解义鸟市场上主要的英语变体,即印度、非洲、中东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特征。能够实现不同英语变体使用者更好的理解和沟通,从而成功地实现跨文化商务交际。  相似文献   

7.
现今的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或国际通用语言,除了本族语者外,被众多非本族语者使用于国际国内环境。在语言变体的研究中,其功能的研究必不可少。文章试图从功能角度出发,对国内外对于变体功能的研究情况作介绍,并以Kachru与Kirkpatric对语言变体的功能研究为理论基础,对中国英语在应用、发展中产生的功能,尤其是交际、认同与文化功能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英语变体,它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主要方式。随着英语的全球化和本土化趋势的发展,中国英语的教学,提高国人的对外交际能力急需提高和加强。加速推进高等院校"中国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就要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方面加强研究,同时要积极面临教学中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英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构成了当今复杂的世界英语语境,形成了各具文化特色的多种英语变体,中国英语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文章以世界英语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考察英语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功能、语言形态以及认同度,探究中国英语由使用型变体到制度化变体的可转换性,在充分说明中国英语在世界英语语境下所具备的交际功能、文化功能和认同功能的立论基础上,论证了中国英语的本体论地位。  相似文献   

10.
英语已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对于英语变体的语言、社会、文化以及认知等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国际语言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国英语是中国人在其特定环境下进行语言交际所使用的一种英语变体。中国英语在语言各个层面均表现出其独有的特征。本文试就语音、词汇、句式及语篇层面上对中国英语所表现出的特征进行分析与描述。  相似文献   

11.
论交际法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探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特点入手,从教学法理论上分析其特殊性,在教法上提出来自实践的具体建议。针对书面语交际是本课程的核心这一事实,提出应用交际法教学时在指导思想上要明确两点要求:1、要把交际技能的训练重点放在商业活动的专业层面上;2、实际技能要与商业活动的目的、策略和技巧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政治语篇中缓和型FTAs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语篇中,为了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缓和型FTAs是政治家们常用的语用策略,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交际语境的四个构成因素——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物理世界对政治语篇中选择缓和型FTAs的语用策略的动机和机制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观分析,指出该选择是政治家极有意识地对各种交际语境因素不断进行动态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要素,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也因此成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结分析交际策略的定义、分类,剖析澄清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关于交际策略培养所存在的三种误区,对提高学生的交际策略使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交际策略的使用是培养留学生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由于受到语言能力的限制,留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常常会使用一些交际策略来表达意图,完成交际。基于此,从交际策略的概念、分类入手,讨论交际策略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元认知学习策略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学习的学习策略,它既关乎学习者学习的成败,又直接影响到其他认知策略的发展。因此,提出把元认知策略的训练与交互式教学方法相结合的设想,通过教学实验来研究分析在交互式口语教学环境下元认知策略动l练对学生口语学习的策略意识和学习能力产生的影响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交际策略-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一剂良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际策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是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交际策略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分析了学生使用交际策略的情况以及影响交际策略实施的因素,并对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交际教学法作为语言教学流派之一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概述了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发展以及交际教学法指导下的语言测试所覆盖的内容,指出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发展与测试实践应当平衡发展,以便更好地推动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18.
英语插入语的交际语境顺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存在于各种语体中的插入语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尝试采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Theory of Adaptation)分析在言语交际插入语的使用和交际语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分析,指出插入语的使用是人们顺应交际语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rid of sensibility, a strategy that engages Foucaultian analysis and narrative research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search on subjugated knowledge. This strategy was devised in response to the specific needs of a study that sought to consider the experiences of subjugated and disqualified young people who had been told they were mentally disordered. The grid of sensibility functioned as a communicative meta-tool that provided a flexible, responsive and connected way to access the ideas and considerations that informed the research process. The grid of sensibility is discussed with reference to this study. The paper outlines the grid of sensibility, how it was applied, and suggests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other studies seeking to consider the perspectives of subjugated disqualified knowledges.  相似文献   

20.
在Bachman的CLA模式指导下,从语言能力和交际策略两个方面构建了一个较为宏观的教学新模式。此模式主要涉及到分级标准与方式、层级式教学策略、层级式考核评估等三个环节。在教学策略部分则包括教学组织形式的层级化、教学资源分配的层级化、教师角色的多样化三个方面。此模式为当前分级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