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铂 《海外英语》2012,(21):196-197
德里达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解构主义思潮出现于20世纪,根源于当时科学、哲学以及社会等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动。其代表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一书集中探究了解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此书是德里达对正统的形而上学的认知过程中所形成观点的一种解构,目的是为了现在和将来尽力地"拯救"马克思主义。该文通过对德里达这部著作的分析,对解构主义的一些重要观点做出阐释,并试着将其与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分析,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幽灵》是20世纪90年代德里达发表的一部重要作,其中“弘扬”了某种马克思精神,并对资本主义终结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但《马克思的幽灵》并不标志着德里达真正地走向了马克思,也不标志着后现代主义已走向现代之后,它是解构主义在政治学维度上的进一步展开和充实。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的幽灵》中德里达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作为其最有价值的部分,使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理论层面上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是其批判思想存在的根源,这种批判精神有别于其他以往哲学大多局限在理论和抽象的概念之中,它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密切关联,其本身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从现实层面上看,它是正确认识当代资本...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理论依然对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具有不可取代的参考价值。这是因为后现代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且马克思主义也必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进一步强大而不断彰显其生命力,再加上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成功,日益见证着马克思的幽灵存在的合理性。这一切都使得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的幽灵必将长期指导着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且人类越发展,越能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幽灵》写作是德里达借以当代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反思的历史契机,进行一次解构学推销的教化活动。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德里达的涉猎之物,不过是解构学戏台的道具罢了。  相似文献   

6.
    
  相似文献   

7.
从身体视角来审视早期马克思的历史观可以发现,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的目标,不是对物的占有,而是感觉的解放;人的解放的过程,不是一种抽象的意识活动,而是一种具体的“有身”的历史活动;历史发展的最初动力,不是事件的堆积,而是由身体引发的“物质资料—精神—生命—社会关系”四位一体的生产;历史之谜的解答,不是对历史与自然的割裂,而恰恰是以身体活动为载体的、历史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解.在这个“我消费故我在”的时代,马克思的这种思想,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当西方世界沉浸于一片反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中时,德里达挺身而出,发表了《马克思的幽灵》,极力为马克思辩护。在对他的非凡勇气和胆略赞叹之余,我们仔细阅读解析他的文章就会发现,德里达为马克思辩护的真正意图并非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而是借之来阐释和宣扬他的解构主义政治观——幽灵学。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幽灵》是德里达对马克思遗产当代解读的重要文本体现。德里达对马克思遗产的当代解读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马克思遗产作为"幽灵学"的对象,作为已经过去的遗产,是一种文本性的资源,它是一种"不在场的幽灵的在场";二是德里达注重揭示马克思主义文本中所存在的异质性因素,以此来论证马克思幽灵的复数形式,反对对马克思的幽灵做一元化的解读,主张多元化地解读;三是德里达还反对先验、大一统的马克思主义,反对元叙事和宏大叙事,主张无底板的差异化主体间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观,浓缩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社会发展领域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马克思的实践历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实践历史观的实践视角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它的实践的社会时空结构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的发展理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想,均具有深刻的内在统一性,由之构成对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实践历史观的解读。深入理解马克思实践历史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性,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文化研究中存在着人化和微观化两种认识趋向。这种文化研究中的泛化现象,并没有完整反映出马克思文化理念的本意。从马克思历史观的角度看,马克思的文化概念只能从精神文化方面来理解。而只有整体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观,改变以前对唯物史观的片面理解,即把马克思的历史观理解为关于历史的源起、本质、结构、发展动力、过程、必然趋势等问题为内容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整体历史观,才能改变文化研究中的泛化现象,回归马克思历史观唯物主义意义上的文化本意,也才能够确立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2.
张大道 《海外英语》2010,(2X):147-148
《姐妹们》作为《都柏林人》的开篇之作,活灵活现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惟妙惟肖的都柏林图景,是乔伊斯奉献给我们的一篇意味非常深长的短篇小说。近百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解析过它,得出了各种各样的结论,这正是这篇小说的魅力之所在。该文尝试在解构主义言语观的观照下解读《姐妹们》,希望有助于对文本意旨的产生作出有益地探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的研究具有着不同视角: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劳动实践出发,强调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一种辨证的历史观;恩格斯则从自然发展的历史考察自然,利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强调自然是由近现代自然科学得以说明的统一的和发展的物质世界,是一种辨证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的研究具有着不同视角: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劳动实践出发,强调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一种辨证的历史观;恩格斯则从自然发展的历史考察自然,利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强调自然是由近现代自然科学得以说明的统一的和发展的物质世界,是一种辨证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5.
试析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解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阿尔都塞主张用“征兆阅读法”研究马克思的著作,从中发现“文本”深处的理论框架。阿尔都塞认为:在马克思的早晚期著作之间存在着一个“认识论断裂”;马克思用多元决定论的辩证法和历史观取代了黑格尔的一元决定论的辩证法和历史观。阿尔都塞的理论虽然并非没有合理之处,但在总体上他对马克思的理论作了许多误读、曲解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解构主义分析文本的主要方法 ,对《瑞普·凡·温克尔》中传统与革新、家庭与社会、泼妇与贤妻这三对主要的二元对立进行了颠覆和消解。对之前作品中存在的怀旧倾向、家庭责任和社会关系以及温克先生的同情和对温克夫人的指责的评论提出了质疑,从而证明解构主义关于文本意义不确定性的结论,并为作品提出了一种新的解读方法。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运用解构主义的理论全面解读《野草在歌唱》,通过对作品中"二元对立"的传统哲学的解构,分析出作品表达了消除一切种族、性别和社会等级,对立双方和平共处,最终走向所有文化和谐共处、全人类平等的自由民主社会的理想。  相似文献   

18.
《了不起的盖茨比》自发表之初就引起了普通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关注.本文从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相结合的视角,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挖掘黛西被男性视角所忽视的痛苦经历,还原一个真实的,既非天使又绝非恶魔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9.
乔平 《英语辅导》2008,(1):112-116
本文从解构主义翻译观的角度对《关雎》的五个翻译版本的语内和语际词语翻译进行分析,探讨了译本的开放性和翻译的创造性,指出用解构主义解读译本也是文本解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由解构主义解读《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60年代起,西方文论界崛起的解构主义思潮,不光对西方文论界,同时也对当代国际译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运用解构主义理论解读《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分析译本中对待特定文化的不同翻译,以及译者采取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