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很好她表达思想,不仅要注意句子的具体、生动、形象,而且还要注意句式,注意对话的直接引用和转达。一、从句式来说,“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式、兼语式皆为小学语文句式教学的内容。“把”字句。用“把”的句子叫“把”字句。“把”是介词,表示对象,用于前置  相似文献   

2.
引证法是引用经典性言论、科学上的公理和定理、生活中的常理等作为理论根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运用引证法,既要注意选用恰切的理论根据,又要注意对理论根据分析论证,使论点与论据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既“引”且“证”。许多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对引证法的运用是不够自觉的。他们往往只是满足于引用几句名言、警句,并不注意对这些名言警句加以分析,揭  相似文献   

3.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意境清新。本文共采用了七种修辞手法,其中如下五种是常用的,并且适合学生掌握运用。在阅读教学中,须倍加注意。一、引用。开篇第一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采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一句众人皆知的俗语。这句引用的话,不仅赞美了桂林山水的秀丽迷人,而且说明了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一些物理化学教科书中引用压强条件时对压强的提法不—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提出“等压”包含了“恒压”的观点,强调在判断是否为等压过程时,关键要注意环境压力是否维持恒定。  相似文献   

5.
在平时的讲课和写作中,很多老师喜欢引用一些名言名句,或论证观点,或抒发感情,希望能够增强表达效果。这种做法,在多数情况下,或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或能起到丰富内涵的作用,是值得提倡的。但笔者在平时的听课(包括听讲座)和阅读时。也碰到另外一种情况。即引用的一些所谓“名言名句”.已经由学者考证和澄清,其实是一种讹传和误读。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这些积非成是的“名言名句”仍然被广泛的引用。有时,一节好课,或者一篇好文章,其美感,由于引用了讹传的“名言名句”而大打折扣,实在是得不偿失。在此笔者结合平时阅读所得.做一回文抄公.辑录四则引用较多、讹传甚广的“名言名句”及学者们的考证。希望引起同行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一、“起点”的引用 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应注意“起点”的艺术性,使它统领全篇,辉映全堂,如教学《赵州桥》一课,出示赵州桥的图片之后,板书词语“赵县洨河”“赵州桥”“世界闻名”“设计建造”,要学生用这些词语说一句意思相同、句式不同的话来介绍李春。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情境化教学思想的引用是数学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注意真实“度”的把握,适度的拓展情境创设弹性空间,才能突出情境创设的核心效能。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我们要转述别人的话时,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引用别人的原话;二是用自己的话把别人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果直接引用别人的原话,那么,被引用的部分称为直接引语,直接引语的两端需要加上引号;如果用自己的话来转述别人的话,则宾语部分被称为间接引语,间接引语两端不需要加引号。例如:He asked me,“Where do you live?”(斜体部分为直接引语)He asked me where I lived.(斜体部分为间接引语)二、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时应注意的几种变化:1.注意人称的变化要正确地转述别人的话,必须注意人称的变化。无论是人称…  相似文献   

9.
书名号用来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引号与书名号要正确区分,引号是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例如,“祝你生日快乐”这支歌,大家唱了不知多少遍。《祝你生日快乐》是歌曲,应加书名号。又如,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鱼戏莲叶间”是引用的古诗句,因此应使用引号,而不应使用书名号。  相似文献   

10.
来稿须知     
本刊热诚欢迎校内外作者惠赐佳作,并敬请来稿者注意以下事项: 1.本刊参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国家标准(GB/T7714—2005).对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作如下规定:(1)参考文献是著作的,均须注明页码,页码一律以上标形式注在文中引用的文献序号“[]”外,不用再标注“(p.)”,例如[2]^369;凡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标注引文页码.(2)期刊须注明版本,版本前用“:”标注.(3)凡电子文献须注明:作者,文题,出版者,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生必须掌握十二种常见的修辞方法。这十二种修辞方法是: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偶、反语、引用。在这十二种修辞方法中。有的容易混淆,应注意辨析。 一、不能把所有带“像”“似”“是”的句子都看作是比喻句。比喻句由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构成,“像”、“似”、“是”经常用来充当比喻词。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黄河  相似文献   

12.
学术论文引文的“必要性”与“适度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文在学术论文论证过程中的“必要性”和引用文字数量的“适度性”,是构成学术引用“合理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当前学术论文存在“过度引用”、“文字复制比”偏高现象,就在于作者对引文的“必要”和“适度”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引文的不合理。学术期刊应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可从技术上较好解决学术论文引文的识别,为专家和编辑的审稿提供有力的支持,遏制因引文不当所带来的学术不端现象,引导作者在参考文献引用的“必要性”、“适度性”和标注方面下功夫,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规范和论文撰写规范。  相似文献   

13.
近朱者赤     
虽然我仅仅17岁,刚上高三,但是回想起这几年的中学生活,我忽然深切地感到自己是一个特别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和感染的人。所谓“近朱者赤”嘛,注意这里我可没有引用下一句,因为他们都是我的好哥们儿,一点都不“黑”。  相似文献   

14.
吕维娟 《成才之路》2012,(35):64-65
让学生对政治课有兴趣,教师应用“心”与学生沟通,上好每一节课;用“微笑”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亲和力;用“心”去上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引用生活中的例子,使课堂有情趣;用“真心”去关爱学生.用激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真情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用热情感化学生.  相似文献   

15.
《“畏惧错误就是毀灭进步”》一文,虽只有千把字,可是除却文题,就有八处引用了伟人的名言。引用,本来是写作中的一般方法,而本文的引用却别具一格,作用赫然。一、篇首引用,确立论点。“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是文章的题目,也是开篇首句。作者引用这句“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名言充当文章的中心论点,言简意赅,鲜明有力,增强  相似文献   

16.
清诗人龚自珍的名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脍炙人口,常被引用,但也常有引用错误,笔者就见到有人把“万马齐喑”写成“万马齐暗”。这里的“暗”是“喑”之误,不是原文的谬误,其原因或者是引用者粗心所致,或者是没弄明白。  相似文献   

17.
(主持:聂在富) 转述和人称 问:第九册《基础训练1》有一道练习题,要求把引用改为转述,《教师教学用书》解释说,完成这类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把冒号和引号改为逗号,二是要把“我”改为“他”。按照这两点可以顺利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可是后来遇到一些引用说法的句子,再按这两点去改就行不通了,这是为什么?例如: ①领导一次又一次地鼓励我:“你要树立信心,为国争光。” ②阿姨对我说:“这玉米棒子是两个农村孩子托我带给你的,还要我亲自交给你。” ③老师对小明说:“你要好好学习。” 信阳县洋湖乡中心小学史春国, 答:…  相似文献   

18.
展示个性     
[设题] 哲人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法国人帕斯卡有句传世名言:“人是一根脆弱却有思想的芦苇。”一个人不思想,世上就多条愚汉;一个民族不思想,就会走向疯狂。请你以“思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在文章  相似文献   

19.
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运用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可以体现作者严谨求实的科研素养。以T校英语专业近三届的优秀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后参考文献的“权威”度、“广”度、“鲜”度和“精”度四大特点进行统计处理,发现参考文献引用类型集中、质量较低、部分著录不规范等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措施促进参考文献的引用逐步走向规范化,以期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本科生的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为了增强文章的真实性、战斗性、表现力、说服力,收到言简意明的效果,作者常引用史实、资料、诗词、名言、谚语、俗语、典故、故事、神话、传说、歇后语等。非引用的文字叫“正文”,而引用的文字叫“引语”。已说明出处来源的叫“明引”,未说明出处来源的叫“暗引”。在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中,“引语”见有近二十处。兹择十处,作些浅释,以供教师们备课参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