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蒙先生曾说:"<红楼梦>是一部文化的书.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而且不仅是封建社会的."的确,博大精深的<红楼梦>在任何一"科"的成就都是很突出的,仅在人物的命名艺术方面,就让我们叹为观止.如贾雨村"假语村言",甄士隐就是"真事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就是"原应叹息"等等.我们浏览书中一群丫鬟的芳名,就如同游览一个多姿多彩的画廊,让你感到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2.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解放之后,以金陵局本为底本的<史记>成为最流行的版本,但此本仍算不上是善本.暨南大学张玉春教授利用北宋类书<太平御览>所引<史记>与今本<史记>进行校对,指出了今本<史记>的某些讹、误、衍、夺,丰富了<史记>异文的研究.本文就张玉春<今本〈史记〉校读记>一文有待商榷之处加以探讨,希冀为今本<史记>整理研究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一、咏"春"赏"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孔子游春>.你能吟诵出与"春"有关的诗句吗?比一比看谁记得多.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2001年春.我校几个语文教师成立了"走进伊甸园"课本剧活动小组,以教学班为单位,每学期进行全校汇报演出,先后将<丑小鸭>、<变色龙>等优秀剧目搬上了舞台.……  相似文献   

5.
一○八 容若<秋千索·渌水亭春望>词,<百名家词钞>、<瑶华集>词牌俱作<拨香灰>.<拨香灰>乃钱唐毛先舒自度曲(见毛撰<填词名解>卷四),谢枚如<赌棋山庄词话>卷七云:"毛稚黄尝自度曲名<拨香灰>,其句法字数与<忆王孙>俱同,但平仄稍异.  相似文献   

6.
近日读陆精康先生<说说"托物言志"诗>(<语数外学习>高中版,2005.4)一文关于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的解读,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选录了朱自清的<春>,文中的"春雨图"形象描绘了春雨的特点、雨中自然美景和乡村生活画面,突出了"安静而和平"的气氛,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那虽然贫困却充满温馨安宁的乡村生活.  相似文献   

8.
杜谔<春秋会义>所引"<总论>日"三十条,皆系孙复<春秋总论>佚文.另陈深<读春秋编>、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亦各引一条.<春秋总论>原书体例是先列经文,次引三传或诸家之言,再评衡诸说,断以己意.就佚文内容来看,<春秋总论>所论之范围皆<春秋尊王发微>所论及,而且二者绝大部分论说都是义旨相同和互补的,可见二者高度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三条论说二者义旨全然不同.又唐顺之<荆川稗编>卷十六、程公说<春秋分纪>卷五十四以及卷七十三曾四引"孙复日",这四篇文辞均系孙复<春秋>佚论,盖出于亡佚之<睢阳子集>.  相似文献   

9.
杨树荣 《文教资料》2008,(32):133-134
本文从绘画、音乐、意境三方面来分析经典散文<春>,展示<春>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0.
巴金创造了一系列男性"弱者"形象,如<家><春><秋>中的高觉新、陈剑云、枚,<雾>中的周如水,<寒夜>中的汪文宣等.这些"弱者"形象具有相似的性格--懦弱、忍让、忧郁.时代背景是这种性格的成因之一.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旧的封建腐朽思想与新生进步思想相互碰撞的时代.其次,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家本位"等思想压抑着他们的自我意识.此外,个体性格中的惰性、体面意识和自卑感也促进了他们懦弱性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2000年8月,信丰县大阿镇中心小学启动了"创新教学"改革实验.2002年第11期<江西教育>刊发通讯<山乡风来满眼春--信丰县大阿镇中心小学的改革创新之路>,详细介绍了该校开展创新教学实践探究的经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 <武陵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5课<词五首>里的第四首,<醉花阴>是本册课外古诗词背诵的一篇词作.两篇词作是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醉花阴>写于南渡前少妇时期,丈夫赵明诚在新婚不久就负笈远游,重阳佳节又至,李清照写此词以表离别之愁,相思之苦.<武陵春>写于南渡之后,词人经历了国破家亡,丈夫因病离去,过着颠沛流离孤苦的生活.作此词时,易安已经53岁,半生的孤苦无依,让词人愁绪满腹,这种家国之恨已不是能用简简单单的"愁"字能够概括的了.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一生熟读<红楼梦>,盛赞<海上花列传>,并且有意识地从这一传统中汲取创作所需要的资源,使其作品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在她的长篇小说<十八春>中,这一文化传统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写法上,张爱玲有意识地模仿<红楼梦>中灵活变换的人物视角并以之代替西方现代小说较为严格的单一人物视角,具体表现为该篇小说开头部分所出现的"叙述跳角"和人物容貌描写上独具匠心的布局方式.第二、在道德问题上,<十八春>从个人对于家族的责任义务与对于情欲的适度克制这两个方面分析人物的品行,尤其强调前者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褒奖一切对于家族生计有所贡献的行为,具有较为明显的道德保守倾向,这也显示出与<红楼梦>、<海上花列传>相一致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小说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几乎汲取了前代所有其他文体样式的成就,于古典诗歌中尤其受益良多."意象"是探讨古典诗歌艺术的重要范畴."意象"在古典小说作品中的具体呈现形态,最突出的就是"意象化情节"."意象化情节"充分利用"意象"在小说情节结构中的作用,除了兼有"意象"主客交融,虚实相生的优点外,还具有动作性与表演性,是小说情节演进中的一环."春思"是古典诗词的传统题材,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意象"景观.古典小说尤其是人情小说经常涉及"春思"这一传统题材的描写,当然也会自觉借鉴古典诗词已有的艺术表达成就.本文试图以<林兰香>、<红楼梦>为例,探讨古典小说中"春思"的"意象化情节"建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40年代初的一天,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在四川江津去世.据说,死时景况很是凄凉.   凭着"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寒夜>得以与鲁迅、茅盾、老舍等人分享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席位的巴金,也就是在这段时期,达到了个人文学创作事业的高峰.……  相似文献   

16.
在台湾素有"文坛顽童"之称的张大春,由于其优秀的小说创作 --"大头春"系列(<将军碑><聆听父亲><城邦暴力团>等)、"怪异"而独特的小说理念(<小说稗类>可为见证)和作家、评论家、教师、电台主持人等多重社会身份,受到台湾及大陆读者的喜爱,更为当代华语文学界所瞩目.在张大春身上,并存着一个"讲故事的人"和一个博杂的学者,这种博尔赫斯式的风格在内地是绝无仅有的.<聆听父亲>中运用了大量县志、族谱,尚属牛刀小试,到<城邦暴力团>的"反武侠",到"春夏秋冬"笔记体的虚实交织,那个才情昂然、亦庄亦谐的张大春,那个"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的张大春,才真正可谓呼之欲出了. ……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十八春>和其改写本<半生缘>的不同以及这些改动背后的深层原因,指出<半生缘>是张爱玲创作主体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文章引用了唐诗<春望>的八种不同英文译本,并对这些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让读者能从联想效果、视觉效果、听觉效果几个方面综合比较得出各译本的得与失.文中除了引述多位著名学者有关唐诗<春望>的一些评论,还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一生的情缘     
自从1953年在<教育工作>(<江西教育>的前身)发表处女作以后,我便跟她结下了不解的情缘.1954年春,我正式调入杂志社工作,开始了我与<江西教育>一生的情缘.  相似文献   

20.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明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端木蕻良<关山月的艺术>:"画梅花的,很少能闯出林和靖式的梅花品格,总是强调暗香疏影这般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