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主持人语常说“理论”是灰色的而“文学”之树常青,那么“文学理论”是什么颜色?毋庸讳言,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大学课堂,理论与文学阅读经验为敌、批评与批评对象脱节、文学与文学性绝缘……文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同时走入“灰色”困境。就文学理论的教学而言,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理论”并不能有效地解释当下复杂多变的文学现象,而这种“传授”本身又晦涩枯寂得足以让学生逃之夭夭。我是教古代文论的,中国古代文论其实是一棵巨大的长青之树:从先秦的对话体到两汉的史传体,从六朝的骈赋体到唐代的诗体,从宋元诗话到明清小说评点……古代文论始终是诗意盎然,始终张扬着自己的文学性诉求。因此,这组笔谈中拙文的“依经立论”是要承续古代文论诗性言说的传统,而“借石攻玉”则是借鉴异域文论的视界和方法而实现本土文论教学的文学性诉求。冯黎明教授的《文学史:文学性故事》犀利地指出历史理性化给文学研究所带来的弊病,从而提倡一种故事化的文学史,让文学史的教学回到文学性诞生时的语境之中。文学性诉求并不排斥逻辑性思考,因而唐铁惠教授的《文学理论教学中辩证法原则的运用》,主张用辩证法解析文学本质的二重性,用辩证法说明文学文本构成的双重取向;而李松博士《诗性与理性的融合,人格与...  相似文献   

2.
只有文学性的存在得到确证,文学性理论才能走出相对主义迷误。以往本质主义的论证混淆了“文学”性与文学作品的共性,因而往往陷于困境。这里提出,文学与文学作品之间关系,譬如森林与森林中树木之间关系,森林的特质不是森林中树木的共性,因此,文学性也不是具体文学作品的共性,而是文学整体的特质。由于文学整体具有稳定性,因此,文学性虽然不是实体性的存在,但也不完全由历史语境造成。文学性存在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与超历史的稳定性二者的张力之间。其具体存在方式可以用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理论予以说明: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文学性不是文学作品的同一性,而是某种统一性,因此,我们不可能以归纳思维或分析思维确切地把握它,而只能在文学的具体存在中意会。  相似文献   

3.
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著作相比,文学史有其特殊性。文学史除了要有历史的连续性、系统性,还应该体现出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在高校文学史教学中,不能偏重讲授文学的外部历史而忽略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也不能只选读文学作品而不注重文学作品与作家、时代背景之间的历史关联。如何兼顾文学史的文学性与历史性,是从事高校文学史教学的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艺学身份重建,存在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思维方式。本质主义坚持文艺学中的元理论、科学性、经典化;反本质主义重新定义文学性、文学自主性,并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下反思文艺学的学科性。在重建文艺学的思路上,一派主张在文艺学内部进行调整,拉近与现实的关系,一派主张从文艺学外部重建历史化、地方化的文艺学。  相似文献   

5.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艺学身份重建,存在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思维方式。本质主义坚持文艺学中的元理论、科学性、经典化;反本质主义重新定义文学性、文学自主性,并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下反思文艺学的学科性。在重建文艺学的思路上,一派主张在文艺学内部进行调整,拉近与现实的关系,一派主张从文艺学外部重建历史化、地方化的文艺学。  相似文献   

6.
随着消费时代临近以及文学边界的消蚀,"文学性"越来越受到文艺学研究者的青睐.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文学性",无论是作为本质的"文学性"或作为功能的"文学性"."文学性"概念是现代化过程中理性冲动所导致的成果,是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在作祟.文艺学研究应该放弃对"文学性"的探寻,将研究的逻辑起点从"文学文本"转向"文学活动",结合历史语境对"文学活动"的样态做出描述.由此,我们就可以用"娱乐性"来概括"文学活动"所共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语言思维差异与中西语境会话方式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不同的文化观念、民族特性和语言思维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语言环境。根据文化语境理论和会话方式的划分理论可知中国文化是高语境文化,英美文化是低语境文化;高语境文化下的会话大多是高体贴会话方式,而低语境文化下的会话多属于高介入会话方式。两种会话方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8.
这一代学者生逢其时地拥有了完整的百年视野,这是几代人才得一遇的历史机遇。文学史家所面临的学术庄重感和理论诱惑性在于,怎样在历史的稳定性上开创世纪性总结的大格局。世纪的终结和社会价值重心从政治向经济偏离构成了格局重构的两个基本历史条件。当下的文学史格局在最大意义上不是文学艺术史,而是形象的社会思潮史。这种状况形成的历史合理性在世纪之交正在衰减。文学史在精神品质上不能以历史瞬间的功利要求作为主导标准,文学史的主导价值观应从其本质规定性即审美性中衍生出来。以认识论为文学价值观的逻辑起点,以历史学的思维方式描述文学史,是世纪性的理论失误。急需一场基本观念的震撼性转折。中国古代文学史告诉我们,在这里,本质上只有一种定位方式,即以思想和艺术品级为价值主导的方式,其他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对象,是所有的文学史所必须直面的问题.文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文学作品,即“以文为本”.同时,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语境下,还必须整合政治语境,即整合港澳台文学,将其融入文学史的书写之中;整合民族语境,将各民族文学合乎规律地融入文学史的书写之中.  相似文献   

10.
思维方式反映了教学研究者认识教学问题的立场与视角,也决定了他们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我国近代教学研究的百年历史中存在着一种简单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教学研究操作化的倾向和重视形式化的教学研究。简单思维方式的特征有3点:寻求基本规律的简单思维;  相似文献   

11.
《丽水学院学报》2013,(6):109-114
《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课程对英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及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及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与毕业论文写作密切相关.丽水学院《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课程教学现状相当程度上影响到英语本科文学毕业论文写作,以致学生论文选题范围较窄、内涵欠深及质量不佳.加强《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改变英语本科文学毕业论文写作现状,并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十年来,中国文学史著作的编撰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先后编撰出版或修订出版了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章培恒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修订本)等数部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通用教材。这些文学史著作,广泛吸纳了二三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的成果,体例严整,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它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铸就了今天文学史研究、文学史著作编撰的辉煌,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外国文学史课程是大学中文专业必修课之一。通过梳理外国文学史教学中的阅读链条,构建良性循环阅读体系,以阅读实践推动"知识性阅读"向"学术性阅读"的转变,推动外国文学史教学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人的学习风格入手,对感知风格、记忆风格和思维风格的基本含义及应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了在英国文学史的教学中,针对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风格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提高英国文学史的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5.
外国文学史作为各大高校中文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学生系统地接触、了解外国文学艺术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继续思考和探索的地方。本文结合本课程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本人的教学经验反思,试图对外国文学教学中遇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的“乡土化”即:加大地域乡土作家的份量,以其亲近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地域性因素,以其差异性深化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从地域文化角度剖析作家作品,拓宽研读文学的视野。而“立体化”即是强调“博物馆意识”、“大文学史意识”,由单向思维转向多向思维,由单一讲述变为讲述与图像、音像、实物、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多样形式。  相似文献   

17.
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撰是学科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之一,论者从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本体论出发,指出外国文学史编撰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其一,树立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学史观,用变动的阐释观念来建构外国文学发展史;其二,外国文学史教材要凸现人文精神,促进中国人学的进步;其三,外国文学史编写要加强教材传承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考试改革是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课题的内容之一。在"文学史"和"作品选读"两门课程中,采取不同的考试方法和题目类型,力图体现文学教学的特点,对深化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认知法带给英美文学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学校的英美文学课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教学模式,学生死记硬背、浅尝辄止,没有接触过一部完整的小说或一个完整的剧本,没能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原著。文章针对此,借鉴认知法所提倡的原则,对英美文学教学进行改革:让学生阅读完整的作品,给学生讲解欣赏作品的方法,让学生撰写阅读心得,以此提高英美文学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依据2019年高考(天津卷)数学(文史类)试卷的实测数据,参照《天津市高考数学学科考生水平表现标准》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的划分,对2019年高考(天津卷)数学(文史类)试卷的命题特色、考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作答表现以及反映出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厘清核心要义、加强单元设计、理解课标教材、关注数学文化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