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高等院校对学生处分权力来源的分析,从实际出发,对高等院校学生处分制度进行了理性的、法律的审视.从合理性角度剖析了高等院校学生处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程序正义的法治理念出发,试图通过"处分先例"制度重新构建高等院校学生处分制度的新体系,以保障学生权益,推动高校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2.
高校受处分学生的后续教育制度厘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受处分学生并不占高校的主流地位,因而在客观上有可能造成高校对其管理的缺失。然而这一群体在受处分后的存在状态却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就业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日趋明显。为此,应以建立高校学生处分解除制度为基础,重建科学的高校受处分学生的后续教育制度,加强以正面引导为主,帮助受处分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牛翔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3):57-60,104
基于对高等院校对学生处分权力来源的分析,从实际出发,对高等院校学生处分制度进行了理性的、法律的审视。从合理性角度剖析了高等院校学生处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程序正义的法治理念出发,试图通过“处分先例”制度重新构建高等院校学生处分制度的新体系,以保障学生权益,推动高校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4.
目前,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诉高校案,高校在倍感“冤枉”的同时,不得不疲于消极应诉。反观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缺乏程序缓冲机制的学生处分行为很容易产生不公正的结果,这种结果当然会遭到处于被动接受处分状态的学生的质疑。建立处分听证制度不仅能够保障学生权利,减少不必要的诉累,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同时也有利于高校管理的民主化,为构建和谐校生关系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学生处分行为引发诉讼的情形急剧增多,传统被视为高校权力保留领域的高校处分权的法治问题也倍受关注。高校依据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内部管理规则对学生实施的处分是教育行政行为,但实施中存在着诸多非法治问题亟待解决。要完善高校学生处分制度,应当在行政法治的原则和框架下实现高校学生处分行为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日益增多,凸显了高等学校在学生处分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如高校处分权的性质和依据、高等学校的法律主体性质、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等。建立听证制度不但能在学生处分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现行高校违纪处分制度必要补充的处分解除制度,是一个给学校自己"添麻烦"、为学生未来"给希望"的人本化善举,它的建构有其理论和实践双重依据。适度实施处分解除以及处分材料与学生档案脱钩机制,对提高处分制度育人价值,推进学生工作的法制化进程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在实现教育管理目的和保护学生权利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纪律处分撤销制度,充分发挥纪律处分的育人功能和价值。现阶段,学生纪律处分撤销制度构建要充分体现处分的公平、公正、关怀原则,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构建新型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要在法治视阈下,遵循法治原则,通过实现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实体正义,实现学生违纪处分程序的合法合理,建立和完善处分过程中几项重要制度,完善处分后的权利救济制度等路径来重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实现高校处分权和学生合法权益之间的适度平衡、教育管理者与学生的关系达到和谐状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学生纪律实践规则》的分析,英国开放大学学生处分听证制度主要包括制度目的、职权、基本框架、处分种类、处分机构、学生处分听证权利、听证程序等内容。学生处分听证制度在提供学生公正、公开违纪处理程序与上诉听证程序,维护正常教学与科研秩序,敦促学生遵守学术标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保障教学秩序与维护学术标准等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构建新型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要在法治视阈下,遵循法治原则,通过实现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实体正义,实现学生违纪处分程序的合法合理,建立和完善处分过程中几项重要制度,完善处分后的权利救济制度等路径来重构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实现高校处分权和学生合法权益之间的适度平衡、教育管理者与学生的关系达到和谐状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要求高校处分违纪学生应遵循正当程序原则.高校处分违纪学生听证制度的建立,不仅符合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和高校实践,也有利于公正处理违纪学生和教育其他学生.同时,为了规范听证制度的实施,在听证范围、听证人员组成及听证顺序等方面应当予以明确和细化.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处分解除制度是既符合法治精神又极具人文关怀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它的设置有其理论基础,也有助于缓解高校受处分学生的就业和心理压力,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进一步科学化、人性化。因此,适时有度地构建高校学生处分解除制度,不失为一种理性的抉择。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必须规范和完善高校学生处分制度,将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在具体的学生管理中,应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对处分制度、处分的实施程序和处分后的救济机制不断加以完善,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对学生的处分材料,学校应当真实完整地归入学校文书档案和本人档案,学生一旦受到处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伴随学生终身,永远无法消除。本文列举部分"985"高校带有学生处分后补救性质的具体条款,探索学生受处分后的补救机制,减轻处分带给学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思想教育是我国高校重中之重,学生纪律处分亦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近年来却引起颇多争议,争议的重点即是在学生纪律处分程序上。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理念下纪律处分的制度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高等院校在处分学生时,具有主导性和单方性的特征,很难保证被处分学生的陈述、申辩权。告知、听证、送达作为学生的程序性权利,理应在高校处分学生过程中建立,从而保证高校处分学生行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18.
学生违纪处分制度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必要手段,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发展人,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违纪处分必须坚持处罚和教育并重的原则。根据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高校实施"服务消过"处分解除制度,不仅可以引导、帮助违纪学生吸取教训,改正错误,真正实现"春风化雨、入脑入心",也贯彻落实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是依法成立的教育组织,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高校有权对于违法、违规、违纪的学生给予纪律处分.但是高校在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前应遵循法定程序,告知拟被处分学生享有陈述权和申辩权,正确对待学生的陈述和申辩意见,对于学生提出的合理、合法的意见应予以采纳,并不得因学生的陈述和申辩而加重对学生的处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又能有效的防止和纠正高校违法或不当的学生处分行为的发生,还可以化解学生与学校的矛盾,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目标.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高校校方和学生之间因为不当处分而产生的纠纷,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就要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在实体和程序两方面重构学生处分制度,以期达到公平正义,实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