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记者的经历     
采访一位养鸡专业户,他谈起自己的经历“别看我不到四十岁,干过的行当可不少,十八岁出中学校门,在窑场挑四年砖坯;乡里成立剧团,我敲板鼓,一敲就是七年;后来,下江南,闯浦东,卖服装跑遍大西北。”他说:“磨难也是财富、挑砖坯,使我学会吃苦耐劳;敲板鼓,养成做事有板眼;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干什么都比别人思路新,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记者的经历     
采访一位养鸡专业户,他谈起自己的经历:“别看我不到40岁,干过的行当可不少,18岁出中学校门,在窑场挑4年砖坯,乡里成立剧团,我敲析鼓,一敲就是7年,后来,下江南,闯浦东,卖服装跑遍大西d匕。”他说:“磨难也是财富,挑砖坯,使我学会吃苦耐劳;敲极鼓,养成做事有折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干什么都比别人思路新,有创造性。”我把他的这些体会,整理成一篇《一个农民的市场观》,忽然想到:一个记者,是否也要有这样丰富的经历?是否也应有这笔财富?回答是肯定的。新闻虽是客观事实的记录,但无不渗透作者的判断、见阿和感受…  相似文献   

3.
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儿时家庭比较贫困,12岁就被送进一家皮鞋油厂当童工,饱尝生活的辛酸.15岁时,狄更斯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了一名小职员,在此期间自学了速写.1832年,20岁的狄更斯涉足新闻领域,先做<真正的太阳报>记者,报道英国议院的有关活动;后到<时事晨报>工作,更有机会深人了解英国的政治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4.
金钰 《记者摇篮》2006,(11):60-60
今年虽然只有22岁的我,却有近三年的报纸新闻从业经历。从我成为实习生的那天开始,作为“记者”所给我带来的感受,就像打碎了生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错综交织,让我拥有这个年龄的少有的人生阅历,也难怪同学们都说我太成熟……窝棚老人让我怀揣感恩的心回想起来,第一次的采访任务就让我印象深刻,寒冬季节住在鲁园凉亭里的那个“窝棚老人”第一次让我感到震撼。几块破旧帆布和条幅撑起的半米多高的“房子”就是那位生活窘迫的老人的家。“我在这里等人,外面太冷,能让我进去暖和暖和吗?”在得到老人的同意之后,我半蜷着身体走进了窝棚老人的“…  相似文献   

5.
李贤 《新闻三昧》2005,(1):11-13
为期一个月的亚马逊科学探险考察结束了,回来后,我们了解到,由今晚报等单位主办的这次活动不光在天津,而且在全国,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次活动的报道受到许多读的热爱。前段时间,我们举行了读见面活动,更加领略到读的热情。“主题先行”,出奇制胜,我想这是与今晚报对这次大型社会活动的策划与定位是分不开的。到亚马逊去科考,  相似文献   

6.
旧地重游往事历历如云烟老有所为周游列国忙访问金秋十月的一个下午,我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如约来到位于首都东北方向朝阳区小营的国务院宿舍区,造访阔别多年的老同事王殊同志。窗明几净的会客室内君子兰正在怒放,如火如荼的花蕊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淡淡幽香。王殊同志出身行伍,是在解放前夕从华东野战军调到新华社前线分社工作的。在同行中素来保持儒雅风度,待人接物笑容可掬,出言吐语彬彬有礼,正因为他对人诚挚、宽厚、不拿架子,愿意同他接近的人比较多,也为他日后的新闻、外交、政府公关工作带来了诸多裨益。当我打开采访机准备开始之际,他起身…  相似文献   

7.
著名记者赵敏恒在民国时期是国际新闻舞台上的明星,驰骋世界新闻界,蜚声海内外.在中外采访史上,他拥有诸多第一.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赵敏恒是"向全世界最早报道‘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东北秘密调查报告和1936年西安事变的记者"①而据<中国新闻学之最>介绍:他"是在外国驻华新闻机构工作单位最多、时间最长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胡万林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司马南说从此事看到了新闻生生不息的力量。河南某报一记者发现“神医”胡万林忽然崛起于商丘,即冲破重重阻力,展开了长达一年的追踪采访。为此他曾突遭绑架—— “历史是人写的。在彰显爱心、凸现正义、呼唤法制的力量中,最为重要的,是新闻人的力量。胡万林从数次逃遁到最终接受法律的惩处,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新闻人的责任感与道德良知,更看到了生生不息的新闻力量。这种力量正是某些人最怕的。” 以上文字,是著名反伪斗士司马南为河南某报记者刘伟亚与另一名记者李卫华合著的《追踪到公审——胡万林事件采…  相似文献   

9.
那是1947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之前,担任黄河报道的记者周君谦同志,接受任务去报道沿黄农民抢种小麦的事情。当时沿黄河滩播种小麦较早的濮阳、范县广大农民已经摇耧播种,进入生产高潮。老周骑着一辆嘎吱嘎吱响的自行车,踏着黄河滩中的泥泞,深入到现场开始采访。当他来到寿张县七张际阳村时,看到区政府正领导20余个村庄的500多名农民堵一条串沟(被黄河水冲刷成的水沟)。这条串沟堵住与否关系到84个村900余顷滩地,在黄河水退去后能否抢种上麦子。于是老周一边采访,一边和群众一起参加堵串沟工程来。群众看见  相似文献   

10.
郭长江 《今传媒》2009,(11):72-74
鼓噪,在商务印书馆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壮声势.今泛指喧嚷.而喧嚷的解释则为:大声地叫或说.我以为,本文里的"鼓噪"还是古代解释得相对到位.尽管在大半生的新闻职业生涯中.绝大多数报道是以弘扬主旋律的基调出现的"鼓"音,但难免也有些"呕哑嘲哳难为听"的"噪"音.从此意义而言,鼓噪者比较符合我的经历和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1.
记者采写报道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要在记者的心里扎根。好的创新报道在于深入理解了政策。本文围绕记者如何才能做好创新报道,指出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不敢面对现实,就会很快被淘汰,失去做记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有个律师函,要起诉你和你们单位"。当听到这句话时,记者还是很惊讶。进入新闻行当有六七年的光景,采制的新闻报道上千篇,独家调查报道也有上百篇,还是第一次因为新闻官司缠身。据了解,这在我们同事中也是头一例。官司原委事情还要从2011年的一篇报道说起。2011年8月,在经过前后长达一个月的调查,记者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播发了《河北某畜牧局"一物二卖"时任局长副局长说法"打架"》,这篇报道同时以配图的形式在中国广播网(现名央广网)刊发。报道的主要内容是,该市畜牧局曾于2009年将畜牧局所属2000亩牧场承包给内部职工胡某。但仅过了几个月,畜牧局却又将这个牧场转包给另外一位寇姓商人。由于存在合同纠纷,2000亩优质牧场被常年荒废。报道直指畜牧局违反"合同法"并违规贱卖国家资产。  相似文献   

13.
批评报道是记者通过实事求是的报道,对社会不良现象和违规行为进行批评,从而促使社会风气的好转或纠正某种政府的错误行为.前段时间,笔者通过参考报道形式,对“滑县上马污染项目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给予报道,这中间,对新闻记者如何行使舆论监督权,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1989年2月,我被派到新华社中东总分社工作,直到1993年6月回来,在中东呆了4年多的时间。回来以后,就有个想法,我已经50出头了,应该考虑一下以后怎么办。我当时就想,既然已经在新华社干这么多年了,那就去中国新闻学院吧,给新华社和中国新闻界培养接班人,同时把自己这一生的新闻经验好好地总结一下。可是,新华社对外部当时就跟我说清楚了,说“你这个人,任何部门要都不给,必须要留下来”。于是我又留下来了。直到1997、1998年,英国威尔士大学有一个新闻、传媒、文化学院,给我一个“访问研究员”的衔,我又在那儿给他们的博士生开了一门《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15.
当我用笔记本电脑打完最后一个字,再用数码相机把照片输入笔记本电脑,接着就是用手机中的GPRS功能连接笔记本电脑上网,往报社发电子邮件,就完成全部工作了。现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不少记者已经用这种  相似文献   

16.
每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可以说是新闻界比拼的一个舞台。作为地方党报的记者,笔者已五次进京采访报道全国“两会”,其中最难忘的是2003年3月采访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那一次,因为正好是换届大会,省里有关部门和报社领导决定除例行报道外,临时增加三块专版。作出这一决定,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来自中国福建的中学教师,我到美国转行当记者。有一段在海外中文媒体当记者的生活经历,一段在国内无法体验的感受,是自己的幸运和荣耀。  相似文献   

18.
开栏的话奔波,寻觅,观察,访问,思考,体验……采访,是记者的生命。采访,是记者的技能。可以说,世界新闻史上每一个名篇佳作的背后,都必定是一次成功的采访。也可以说,每一个功成名就的记者,都必定是采访的行家里手。于是,我们便有了一种财富:关于采访的经验和教训。然而,这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它不但需要在浩渺的新闻大海中寻觅。更需要我们去咀嚼。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咀嚼了,就会吸收。吸收了,就是营养。而有了充足的营养,我们就会健壮起来。为了健壮,新的一年里,我们开辟了这个专栏。我们的愿望是,在著名的新闻事件里淘金,在著名的新闻佳作里淘金,在著名的新闻记者身上淘金。淘出一个个故事,淘出一点点理性,淘出一个个典型,从而,给记者一点益处。希望我们的愿望不会落空。  相似文献   

19.
1.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特别是上中学时,都做过作家梦,我也不例外。虽然当今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文学与八十年代初期相比,地位已经一落千丈,现今作家的地位,也远不如“从前”。但是在读书的时候,很少有什么功利的念头。读者从古到今大作家、大诗人的传世之作,不能不怦然心动,我至今心里亦然。面对古往今来的大师.在采写了一些自己都不愿看第二遍的稿件之后,灯下读着名人名著,会油然而生高山仰止的感觉。我在大学上的是中文系。离作家梦似乎又近了一些。1982年夏天,大学毕业那年,《萌芽》在山东烟台组织了第一次笔会。当…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出版的张西洛《一个老记者的经历》,我用了半天时间把它读完,感到既亲切又实在。说它亲切,因为我也是一名年逾古稀的记者,读他的书有比较切身的体会。放下书本,闭上眼睛.可以想象出当年西洛同志在重庆、成都东奔西走跑新闻和艰难办报的情景。三四十年代在国民党地区办民营报就是这个样子。说它实在,是因为作者“有一句说一句”,不夸大、不粉饰、不掩盖,也不装腔作势,把他的经历如实写了出来。如本书开头第一句话,作者写道:“1936年,我是重庆市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