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燕子》是一篇难得的给学生以大自然美的陶冶的好教材。我是这样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认识大自然的美的。一、观赏画面,感知美。《燕子》的彩色插图,美得醉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引导学生仔细观赏,能唤起他们感情的记忆,从而感知美。一开讲我就揭示放大的彩色挂图,让学生仔细观赏,画中有哪些景物?它们的色  相似文献   

2.
正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一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如何让学生通过朗读充分感悟燕子俊俏有致、活泼机灵的外形美和烟花烂漫、生机勃勃的春光美,读中品味语言、背诵积累、培养语感,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以往为了激发孩子朗读热情,我常常变换朗读形式,表演读、配乐读、对读、分角色读等,学生都已习以为常。  相似文献   

3.
《燕子》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本文描写细致生动,感情激越。理解和欣赏作者对燕子及春天景色描写的语句是本课教学重点。学习时应抓住这些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在体验与想象中走进春天,品味美丽。一、体验中感悟对于文中描写燕子外形美、飞行时的美、停歇时的美和春光美的几个重点语句,学习时可以结合每个句子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例如写燕子外形美的句子,用简笔画的形式勾勒出燕子的外形,再抓住重点词语“乌黑光亮、俊俏轻快、活泼可爱”来体会燕子活泼机灵的美;在体会燕子的飞行美时,可以通过表演“斜着身子、掠、沾…  相似文献   

4.
幽默快餐     
老师:你能指出这两只鸟哪只是燕子、哪只是麻雀吗? 学生:我指不出,但我能说得出。 老师:说说看。 学生:燕子旁边的是麻雀,麻雀旁边的是燕子。  相似文献   

5.
《燕子》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表达燕子的美,春光的美都蕴含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披文人情,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对那些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句,要悉心揣摩品味,悟出美妙之处。  相似文献   

6.
开心巧克力     
两只鸟 老师:这儿有两只鸟,一只是燕子,另一只是麻雀。谁能指出哪只是燕子,哪只是麻雀? 学生:我指不出,但我知道答案。 老师:那好,你说说看。 学生:燕子旁边的是麻雀,麻雀旁边的是燕子。  相似文献   

7.
《燕子》是一篇质兼美的经典课,经常被选人小学语教材,作是我国名的作家郑振铎先生。在浙教版教材中《燕子》一课编在四年级下,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它被编入三年级下,可能考虑到这样的“下沉”会使学生对原中的语言不理解,编对原进行了部分修改,但这样的修改却导致《燕子》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变得索然无味了。  相似文献   

8.
教法来之于对教材的钻研我刚拿到《燕子》这篇教材,心里是什么法儿也没有的。就是那么看了一遍又一遍,才看出了点“道道”来。就拿第三节来说,这一节共有两句话,写了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怎么样呢?课文是通过“斜”、“掠”、“沾”等词的描写,展示了燕子飞得很轻,很快,很美的情形。我这样理解课文后,教的时候,就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 1、默读第三节,看看这节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这节总起来写的什么。 2、划出描写燕子飞行姿态、动作的词,想想  相似文献   

9.
两只鸟     
[汉语翻译] 两只鸟 老师:这儿有两只鸟,一只是燕子,一只是麻雀.谁能指出哪只是燕子,哪只是麻雀? 学生:我指不出,但我知道答案. 老师:请说说看. 学生:燕子的旁边是麻雀,麻雀的旁边是燕子.  相似文献   

10.
“新”笑林     
老师:这儿有两只鸟,一只是麻雀,一只是燕子。谁能指出哪只是燕子,哪只是麻雀吗? 学生:我指不出,但我知道答案。 老师:请说说看。 学生:燕子旁边的就是麻雀,麻雀旁边的就是燕子。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小学语文《燕子》这篇课文时,从画面美、语言美和情感美三方面,让学生感受文本的美。  相似文献   

12.
一、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做个好学生 学习《燕子》时,学生说:假如我是作者,我要写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学习这一课,我觉得应该把书读熟背会,要喜欢上燕子。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说:让我来告诉你吧.“偶尔”的意思是……我来考考王艺同学:“生趣”的意思是什么?我想请教朱真宇同学:“小圆晕”是什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说:我还想读这一自然段。有的说:  相似文献   

13.
玛丽 《课外生活》2008,(10):21-21
<正>两只鸟老师:这儿有两只鸟,一只是燕子,另一只是麻雀。谁能指出哪只是燕子,哪只是麻雀呢?学生:我指不出,但我知道答案。老师:请说说看。学生:燕子旁边的就是麻雀,麻雀旁边的就是燕子。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标准》提出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浙江版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三篇课文 (《这是我小学的老师》、《我要一本书》、《燕子过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 ,文章中生动隽永的语言、令人遐想的画面意境、丰满高大的艺术形象给学生一次次心灵的撞击。因此 ,我觉得以此为切入口 ,引导学生在欣赏、推敲、美读中去感知美、理解美、体验美 ,不失为教学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好方法。  一、欣赏画面 感知形象美本单元三篇课文图文…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不久,听了人教版三下《燕子》一文的同课异构的教学。执教的两位教师都设计了辐射全文的核心问题,力图"牵一发而动全身",但问题设计指向不同,导致效果大相径庭。【案例1】师:同学们,读了全文,燕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来形容。生:美。师:燕子美在哪里?生:外形很美。生:飞行的样子很美。生:休息的样子很美。师:是呀,燕子多美呀!那么,燕子究竟美在哪里呢?现在,就让  相似文献   

16.
两只鸟     
《辅导员》2011,(2):31
老师:这儿有两只鸟,一只是燕子,一只是麻雀。谁能指出哪只是燕子,哪只是麻雀吗?学生:我指不出,但我知道答案。老师:请说说看。学生:燕子旁边的就是麻雀,麻雀旁边  相似文献   

17.
燕子垒窝给我的启示春天到了,两只燕子把垒窝的地点选在我们教室走廊上方的大梁旁。据说燕子在哪家做窝,能给哪家带来福音,所以我们班的学生感到特别自豪。我不失时机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全程观察,让同学们从燕子垒窝及小燕子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严丽红 《师道》2012,(11):26-26
燕子是时令的象征,它的身影活跃在四季的意象里。在人们的心里,常把燕子想象成一阙词,一首诗。燕子总会给人的心灵带来一种抚慰,给人的生活带来一份美好。因为对燕子的喜爱,所以我选择郑振铎写的《燕子》这一课来上公开课。我为了上好这一节课.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燕子的资料,并让他们画画心目中的燕子。  相似文献   

19.
校园喜剧     
两只鸟 老师:这儿有两只鸟,一只是麻雀。谁 能指出哪只是燕子,哪只是麻雀吗? 学生:我指不出,但我知道答案。 老师:请说说看。 学生:燕子旁边的就是麻雀,麻雀旁 边的就是燕子。  相似文献   

20.
小语第十册课文《燕子》是一篇看图学文,全文语言优美,画面生动。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来设计新课导人的。首先,我以一则谜语作为开场白:“身穿黑外套,尾巴像剪刀,春暖花开飞来到,边飞边舞卿卿叫。”全班学生几乎同时说出了谜底:燕子。立即,我打出课本插图投影,要求学生观察。燕子,除了刚才一则谜语讲到的特点外,上还有什么特点?学生的兴趣一下得到了激发,都在各自观察的基础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都只从燕子的外形上去描述。我并末就此作罢,继而手指着各种姿态的燕子问道:“如果让我们来写燕子的话,我们可以从哪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