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声现象演示实验的改进和分析郭光辉(福建省宁德地区民族中学355000)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本对物理知识的结构作了大变动,重视联系实际,加强演示实验,让学生多观察和动手,培养学生分析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符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的正常规律,教材易为学生接...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教学中做扩散和对流实验,按课文所介绍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做,效果不佳,操作麻烦,花时太多。因硫酸铜和高锰酸钾的密度都比水的密度大,致使硫酸铜或高锰酸钾自进入水面直至下沉到瓶底的全过程中会不断地溶解扩散,从而出现了与对流规律相矛盾的现象,使学生产生了异向思维,对对流现象产生了误解。现利用高锰酸钾对“对流”现象实验做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3.
就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现象的真实性和是否有理论依据,结合用二氧化碳排出空气制备一氧化氮继而进行一氧化氮性质系列实验、白色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以及用铬氧监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等创新探究性实验实例提出了审视与建议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193页图16—6的原理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课堂演示丁达尔现象时,大多使用的是氢氧化铁胶体溶液。当一束光线通过该溶胶时,由于溶胶颜色较深,如果光线不强,往往看不清所形成的光通路。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两方面进行了改进:一是改进演示的光源装置。二是使用硫溶胶。现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一、光源装置用木板钉制一木箱,由暗箱和衬板两部分组成,尺寸如图。暗箱内底部放一平面镜,箱的右侧装上一只200瓦的白炽灯,左侧斜放一平面镜(最好都用镀铝膜镜)与底部成135°,用以增强光的强度。暗箱上面放一胶合板,该胶合板中间需挖出一条长25厘米、宽1厘米的缝,使光线通过。胶合板上面放一…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化学课本中 ,演示硝酸铵溶于水的吸热现象时 ,采用溶解使烧杯和木板之间的水冻结成冰 ,拿起烧杯时不会掉下来的方法 ,而演示浓硫酸溶于水的放热现象 ,则是溶解放热使烧杯和木板之间的蜡熔化 ,拿起烧杯时木板会掉下来达到目的的。这两个演示实验成功率不高 ,效果欠理想。如果直接用温度计来显示溶液温度的变化 ,坐在座位上的学生又无法看到。为此 ,本文对溶解吸热和放热现象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图 1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图中 1为一次性使用的废输液管 ,2为 1cm长的圆珠笔芯 ,将两根输液管连通在一起 ,3为稀释了的红墨水 ,以不超过…  相似文献   

7.
1 仪器装置图 (如图 1 )图 1 ①下平行导轨 ;②上平行导轨 ;③方铁氧永磁体 ;④带斜面的底座 ;⑤纺锤形导管2 仪器特点及用途( 1 )特点本教具原理正确 ,既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整体由三部分分体装置组合而成 ,能分能合 ,可见度大 ,能鲜明地显示实验现象。取材容易、结构简单、便于自制和操作、造价低廉。( 2 )用途①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左手定则 ) ;②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右手定则 ) ;③演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往复运动 ;④演示电能和机械能的连续相互转化现象。3 制作材料方块形铁氧永磁体 1个、直…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电磁阻尼现象实验的做法如图1所示。我们多次做此实验后发现,阻尼现象并不明显。我们经过研究、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讲授高中物理课本下册自感现象时,在一节课内要做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现象两个演示实验,一般用两个示教板(两个实验电路)来完成。这样就需要在课堂上临时拆线和接线,浪费不少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又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印象。笔者经过认真地研究,把两个演示实验设计成一个电路,装在一个示教板上,演示时,通过开关的“一开一关”即可完成。改进后,既操作方便,节约时间,又能给学生一个深刻完整的印象。现将几种改进方案介绍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中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渗透现象演示实验,用玻璃纸材料难得,用鸡蛋膜操作难度大,且看到最终的效果时间长。通过实验改进,采用白萝卜演示,效果显著,并且有吸水与失水的直观对比。  相似文献   

11.
固体具有遇热膨胀,遇冷收缩的现象。由于膨胀或收缩的量很小,所以用肉眼观察不到。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装置,能显示上述现象出来,效果明显,同行们不妨试试。  相似文献   

12.
(1)装置:一塑料罐,底部用皮筋与装沙乒乓球相连(未系球时皮筋在塑料罐内部),颈部用一较长吊线拴住。  相似文献   

13.
普通物理教材中在述及完全弹性碰撞特例之一时,表明两个质量相同的钢球(或玻璃球、象牙球)发生正碰,碰后会交换动量,亦即若m_1以v_(10)去正碰静止着(v_(20)=0)的m_2,则碰后m_1的速度v_1=0,而m_2的速度是v_2=v_(10)了。 但在用两个相同质量的钢球分别悬挂在两条细线上,并使两球对心接触,拉开右边球m_1然后释放来做实验时,所观察到的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多年指导学生(师专生和中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KCIO~3在MnO_2的催化下加热分解,常常会发生奇怪的现象。例如:在气体产品中常混有大量的白色烟雾。在固体产物中,常会发现有瑰玫红色,或红棕色,或墨绿色,然而对于这些现象,各种教材上又尽量回避解释,在此,笔者将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对本实验中常出现的一些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释。  相似文献   

15.
提高丁铎尔现象实验的效果皖南医学院(241001)宗清文金雅嫔丁铎尔现象是胶体的一个重要性质———光学性质,即胶体在会聚光线的照射下。能看到一圆锥形的“光柱”。这个实验看似简单,要想做好也不容易。比如我室在为学生准备Fe(OH)3胶体丁铎尔现象实验时...  相似文献   

16.
提出要想让学生准确分析物理实验现象,需做到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大,应该选好研究对象,从众多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断路自感现象演示实验的改进河南省濮阳市教委仪器站宋新生自感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为演示断路自感现象,通常采用如图所示线路。图中L为自感线圈,A为小灯泡。当开关K闭合时,灯A微亮:当开关K断开时,灯A突然亮一下,然后熄灭。此演示虽可说明感生电动...  相似文献   

18.
在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二节“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席’中,有一个关于发酵现象的演示实验。课文介绍的实验虽然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总的来说,该实验设计只能够说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气体,至于具体是什么气体,就无法说明了,也无法证明发酵过程中产生了酒精,不能很好地让学生从直观的层面理解发酵的含义。对此,笔者特地改进了这个演示实验的装置,使得它的演示功能更加丰富。具体改进设计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9.
高三化学《胶体》一节在讲胶体的重要性质时 ,介绍了胶体丁达尔现象的演示实验 ,是用木板或硬纸板做一个暗箱 ,并用隔板把暗箱隔为两室 ,一室装上1 0 0W的灯泡 ,另一室放置溶液和胶体 ,让灯光从隔板的小孔透过。该实验操作不便 ,有时现象也不太理想 ,为此 ,我们查阅资料 ,改用微型氦 -氖激光笔做光源代替普通光源进行胶体丁达尔现象实验 ,不在暗箱中就能观察到胶体里有一条明亮的红色“光柱” ,美丽悦目 ,具有观赏性 ,提高实验魅力。胶体颗粒大小在 1~ 1 0 0nm之间 ,可见光的波长在4 0 0~ 70 0nm之间 ,胶体直径小于光波长的很多倍 ,…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4个元素实验疑难现象进行了简要的描述,通过对4个实验产物的验证和分析,解释了4个疑难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