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由“教师对教材的忠实取向”向“教师与教材的互适”转变.强调了教材只是材料或范例、只是师生展开活动的中介与话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删减、增补教材,从而达到教师与教材的互相适应.也就是说新教材要求并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随着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的全面铺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多更新的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确立新课程教材观,提升有效驾驭教材的教学功力,教师需要有效地分析教材、整合教材、创生教材,做到既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促使教材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这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师对教材的基本看法影响着其对教材的使用,进而影响到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聚焦于教师教材观对教材使用的影响,选择16位教师进行访谈,分析教师的教材观及其对教材使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职教师存在“保守型”“妥协型”和“创生型”等多类教材观,依次映射“解读教材”“解释教材”和“解构教材”等教材使用方式。然而,高职教师的教材观普遍还没有深度理解教材的目标、内容、结构、价值和应用,从文本的教材到媒介的教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并未与教材共生共荣。因此,要整合教材观,推动教材观之间的互补;革新教师教学观念,强化教材理解与教材“二次开发”意识;深化教师合作,营造教材深度使用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一、处理好教师与教材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学生也是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材的‘建设者'。"这赋予了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材充分的"解读权"和"改编权"。实践证明,能否处理好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素质教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体育教学中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师和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的主客体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小学高年级段“品德与社会”学科在教学内容、教材编排、教法要求上与中年级段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表现在教学内容广博、综合程度高,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给教师理解和把握教材、组织课堂教学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以冀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六年级教材为例,介绍了高年级教材的主要特点,帮助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并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出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需要提高诸多能力,但驾驭教材的能力当属诸多能力之第一。驾驭教材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这一点,无可置疑。一、吃透教材所谓吃透教材,是指教师要对教材本身或与教材相关的知识了如指掌。吃透教材,过好教材关,是教师备课教学的第一要务。教师对教材里涉及的历史、地理、文学、哲学等知识要吃透,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彩点要吃透,对教材里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要吃透,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8.
小学高年级段"品德与社会"学科在教学内容、教材编排、教法要求上与中年级段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表现在教学内容广博、综合程度高,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给教师理解和把握教材、组织课堂教学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以冀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六年级教材为例,介绍了高年级教材的主要特点,帮助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并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出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小学高年级段"品德与社会"学科在教学内容、教材编排、教法要求上与中年级段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表现在教学内容广博、综合程度高,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给教师理解和把握教材、组织课堂教学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以冀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六年级教材为例,介绍了高年级教材的主要特点,帮助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并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出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学指南》是与大象版《科学》教科书相配套的教师用书,是教材教学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编写组编写这套教师用书的宗旨是“引领教师领悟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帮助教师开阔 教学视野、丰富专业知识,指导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增强教师对本套教材的适应度和信心指数,使教师与科学实验教材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1.
小学高年级段"品德与社会"学科在教学内容、教材编排、教法要求上与中年级段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表现在教学内容广博、综合程度高,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给教师理解和把握教材、组织课堂教学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以冀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六年级教材为例,介绍了高年级教材的主要特点,帮助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并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出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鹤新 《物理教师》2014,35(11):16-17
教材习题是物理教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习题是经过教材专家与一线教师深思熟虑、精心挑选的教学素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科学性、典型性、示范性和功能性.现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给物理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习题素材,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物理教师不屑于对教材习题进行细化研究,仅把教材习题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缺少对教材习题的深度挖掘以及与其他教学过程的有机整合,导致教材习题地位降低、功能弱化.因此,如何合理选择教材习题,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教材习题功能的最大化、最优化,成为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实施后“,教教材”“与用教材”形成鲜明对比。在“教教材”中,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知识复制的样本与原件,并严格规定了教与学的疆界。因此,在教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束手束脚的。在“用教材”中,教材回归它的工具性本质,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起点引领学生去探索教材内、外的各类知识。因此,在用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开放与自由的“。用教材”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那么,如何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关键是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本期五篇文章,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据,对活用教材有生动、鲜活的阐述,为我们勾勒出活用教材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实施后“,教教材”“与用教材”形成鲜明对比。在“教教材”中,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知识复制的样本与原件,并严格规定了教与学的疆界。因此,在教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束手束脚的。在“用教材”中,教材回归它的工具性本质,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起点引领学生去探索教材内、外的各类知识。因此,在用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开放与自由的“。用教材”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那么,如何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关键是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本期五篇文章,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据,对活用教材有生动、鲜活的阐述,为我们勾勒出活用教材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15.
孙盛  吕赟 《广东教育》2006,(1):26-26
新课程实施后“,教教材”“与用教材”形成鲜明对比。在“教教材”中,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知识复制的样本与原件,并严格规定了教与学的疆界。因此,在教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束手束脚的。在“用教材”中,教材回归它的工具性本质,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起点引领学生去探索教材内、外的各类知识。因此,在用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开放与自由的“。用教材”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那么,如何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关键是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本期五篇文章,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据,对活用教材有生动、鲜活的阐述,为我们勾勒出活用教材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不应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要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要熟悉教材和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用活、用好教材.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空间,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材料,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新的课程改革确立了以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从教育实际出发,确立教师对教材分析的主导地位,提高教师主动分析教材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新教材改革的今天,更需要老师对教材有更新的认识。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分析教材呢?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实施后“,教教材”“与用教材”形成鲜明对比。在“教教材”中,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知识复制的样本与原件,并严格规定了教与学的疆界。因此,在教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束手束脚的。在“用教材”中,教材回归它的工具性本质,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教材为起点引领学生去探索教材内、外的各类知识。因此,在用教材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开放与自由的“。用教材”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那么,如何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关键是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本期五篇文章,以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据,对活用教材有生动、鲜活的阐述,为我们勾勒出活用教材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围绕着学生的个人生活。以主题构建单元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教材的设计理念、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同时,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长期以来。教材就是教师的“教本”,教师习惯于讲教材,面对新教材、新理念,我们又将如何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用好教材呢?对此,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强调生活化,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倡导新教材观,主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淡化了教材处理,而实际上恰恰相反,它对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要求却大大提高了。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尊重教材与超越教材的矛盾。如果说教教材只强调尊重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教学。那么用教材教则要求教师在尊重教材与超越教材的对立中把握其统一,要求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