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卡,作为以藏传佛教为主题内容的绘画艺术,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尤其唐卡浓烈的宗教意识,呈现一种庄严崇高的意象,并以静态的、视觉的、具体的形象,传达相关的佛教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西藏的宫殿,寺院以及过去贵族的府邪、庄园的经堂里,都有绘制壁画的传统和悬挂唐卡的习惯,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壁画和唐卡也开始走向寻常百姓家。西藏著名的古建筑,可谓一座座绘画艺术博物馆。古代画师们创造出许多具有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壮观画卷,其数量之多,非常惊人。大昭寺的壁画面积达4400平方米;各大寺庙中,都藏有相当数量的唐卡。布达拉宫名叫“国唐”的大型缎制唐卡,上绣无量光佛巨像,高56米,宽47米,张挂出来,十几公里以外都能看见;宫内一幅“赛宝会”壁画,就是描绘悬挂唐卡的情景。壁画,含意明确。唐卡,系藏…  相似文献   

3.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藏地区就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文明,并且产生了绘画艺术,但大多为陶器几何图案及部分岩画,图案较为单一。佛教传人西藏后,作为宗教绘画艺术的主要形式——唐卡应运而生。唐卡是用彩缎装裱成的一种卷轴画,据五世达赖《大昭寺目录》一书记载:“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画了一幅白拉姆女神像,后来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在塑白拉姆女神塑像时,作为核心藏在神腹内。”  相似文献   

4.
《世界文化》2013,(6):I0001-I0004
地处"世界屋脊"上的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部,一直以来,这块神秘的土地以独特的风貌和灿烂的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很多旅游者来到西藏后都会被一种典型的藏传佛教艺术品——唐卡所吸引。唐卡是一种绘制或刺绣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富有藏族文化特色。唐卡的题材十分广泛,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堪称形象的百科全书。西藏唐卡多为竖长条幅,大小没有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5.
今秋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以“新世纪新亚洲”为主题的第五届亚洲艺术节在北京和杭州两地同时举办。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对外演出公司承办的亚洲艺术节自1998年秋在北京成功始办,迄今已届第五。“让世界听到亚洲的声音”是前几届亚洲艺术节的主题,旨在向世界展示亚洲整体文化形象,为亚洲各国古老和新兴的艺术品种提供交流、发展和创新的平台。自亚洲艺术节举办以来,每届均吸引十数个亚洲国家的艺术团和数百位艺术家参加,日渐成为颇具影响的区域性国际文化艺术节。2002年金秋十月,是亚洲艺术又一个崭新的丰收季节,该届以“新世纪新…  相似文献   

6.
2008年7月30-8月30日,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格萨尔千幅唐卡》全球巡展——北京首展在民族文化宫亮相。  相似文献   

7.
《中外文化交流》2008,(2):97-97
西方艺术评论家肯尼斯·克拉克在其著名的《裸体艺术论》中提出:赤裸,指的是踏出浴缸后的你我两人,而裸体(THE NUDE)是一个艺术范畴。艺术史作为一门学术种系,在过去的60年中已经累积了数千篇关于身体、裸体及躺姿裸女的作品以及如何定义艺术与艺术家的文章。西方绘画雕刻艺术在人体中也已探索了数千年,翻来覆去地表现着人体,在裸体的刻画中透露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思想感情和社会思潮的变迁;同时也呈现不同艺术家裸体表现的独特趣味与风格。  相似文献   

8.
《中外文化交流》2008,(11):91-91
公共艺术在我国台湾省,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各地都有不少民众熟知的公共艺术作品。然而,究竟什么是公共艺术?什么是好的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在台湾省的发展过程及其利害得失又是如何?公共艺术的问题很多。总之,我们常常只在拼命“设置”公共艺术,却很少对之检讨和反省。  相似文献   

9.
6月7~9日,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预展的现场人山人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收藏家及美术馆等艺术机构的艺术劳动者,云集其绿园城堡和军械库,在“赶”这两年一次的世界当代艺术大“庙会”。此期间,笔者遇到的中国艺术界同仁比在北京任何一场艺术活动开幕式都要多得多。地中海的阳光倾泻在威尼斯这座日渐下沉的岛市,而艺术此时则成为一道多出的风景。各国艺术劳动者混迹于熙熙攘攘的游客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广大消费者对艺术品的爱好、收藏及其重视程度日渐提高。欣赏艺术臼益成为众多人群的精神享受和精神追求,收藏艺术品也成为都市人的热门话题之一。于是,画廊产业应运而生,成为艺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一个器官"进化"成USB接口的人,通过外接摄像头、麦克风和扬声器,体验某种存在感??未来人们或许不再需要肉身——至少器官可被替代,他们更乐于接受各种"USB器官"的信号,而日渐感到生理器官的局限。这一幕便是日前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延展生命: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中国艺术家吴珏辉的作品。继2008年中国美术馆举办颇具里程碑意义的奥运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外文化交流》2008,(9):91-91
公共艺术在我国台湾省,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各地都有不少民众熟知的公共艺术作品。然而,究竟什么是公共艺术?什么是好的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在台湾省的发展过程及其利害得失又是如何?公共艺术的问题很多。总之,我们常常只在拼命“设置”公共艺术,却很少对之检讨和反省。本书所论皆为台湾省公共艺术多年来遭遇的切身问题,有批评,有建言,既是进一步认识公共艺术、也是进一步策划公共艺术的重要参考手册。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市少儿艺术培训市场日渐红火。除作为教育主渠道的学校越来越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并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而加以重视外.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也纷纷看看好这一市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举办各种类型的艺术培训.形成活跃在少儿艺术培训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成为少儿课堂教育的延伸和智力开发的渠道,成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4.
最负盛名的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1894-1961),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从艺术到为人等各个方面,都让戏曲界内外的人敬服。总括他的德艺双馨,可分为以下几方面。艺术上真知灼见艺术家,多是精心于改进革新,从不保守的;否则成不了艺术家,更难成为一个艺术流派的创始人。梅兰芳先生不仅具有艺术家这样的共性,而且在艺术见解方面更有独到之处,在改革创新方面先人一步。所以梅先生的艺术,可以代表中国的京剧艺术乃至整个戏曲艺术,可以形成体系。早年,京剧没有时装戏,梅先生于1913年起便相继演出了根据北京实事编写的时装戏《…  相似文献   

15.
艺术是艺术家的心灵写照,这是古往今来所有艺术家的共同认识。水墨艺术自然也不例外,应该是艺术家心灵境界的展现。水墨艺术作为世界美术的一个独特画种,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一部中国绘画史其实就是一个由对物象的形体临写逐步到解脱形体禁锢的过程。中国绘画很早就形成独特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世界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日渐富足,流浪的魔影渐渐地远去了。祖辈那流浪的岁月退成了历史,父辈那流浪的经历化成了故事。还曾见过那流浪在特区的乞丐富翁,流浪的神态十分从容。而有幸跨入流浪作家队列的,却再也不是胸无点墨的愚人。在俄罗斯,在莫斯科,流浪的艺术家给人们那么丰富的艺术享受和艺术想象,我不知道是流浪的艺术家催生了俄罗斯的艺术,还是俄罗斯的艺术造就了这流浪的艺术家。莫斯科古老的阿尔巴特大街,是访俄的人们几乎必到的地方。这一条数千米的步行街,就是一个全面展示流浪艺术家高超技艺的露天艺术殿堂。走过曾经…  相似文献   

17.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戏剧学导演学博士王晓鹰。记者:你是中国首位导演艺术专业的博士,请向本刊读者谈谈你数十年来艺术探索的感受。王晓鹰:对于戏剧艺术,如果说我多少有点儿天分的话,这与我出身于戏剧家庭有关。我在戏剧学院读书时,恰值中国戏剧面临危机,使当时的我有种强烈的抱负和责任感。毕业时,我们那届学生踌躇满志。如果说我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戏剧学院的教育至关重要;而读徐晓钟老师的博士研究生,无疑是一种艺术清寒的享受。我发现,自己的艺术视野逐渐开阔,便有了论文《戏剧演出中的假定性》。始自那…  相似文献   

18.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之一。随着人们对老龄化问题的深入反思,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尊老、敬老风尚.日渐引起重视.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也被视作老人节.当天媒体相继刊发了不少家庭和睦、心态平和、健康长寿的典型例子,其中闪烁着普遍的敬老意识和自愿者的服务观念。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人们开始对“乡间艺术”越来越感兴趣,乡村雕刻、瓜果雕塑和庄稼画等已成为艺术新潮,受到青睐和推崇。 美国民间艺术博物馆近年来年年举办一次名为“乡村雕刻的发现”的艺术展览。其中一种“活树雕刻”类似盆景,作品内容以古典文化为主,也有不少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 由于乡村雕刻艺术顺应了人们“回归自然”的心态,并且引导了一种新潮艺术的发展,因而吸引了众多的对乡村艺术一向不感兴趣又不甚了解的买主和收藏者。 辛辛那提市一位名叫特沃德尔的玩具设计师是个瓜果雕塑艺术家。他认为,植物栽培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他先在百…  相似文献   

20.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又堪称世界的经典艺术,悉尼歌剧院和墨尔本艺术中心是澳大利亚享誉世界的艺术殿堂。1995年IO月,这两种世界精粹结合起来了。中国京剧团在这两座富丽豪华独具一格的艺术殿堂隆重演出,数千观众陶醉在京剧艺术表演中,掌声、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两种精粹结合成功了。中国文化部刘忠德部长去年访问澳大利亚促成了这两个精粹的结合。他很赞赏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华君择常常呈现在梦中的愿望,即在任期内将国家艺术瑰宝中国京剧引到悉尼歌剧院这样的艺术殿堂来演出。天线巧合,一次华大使同澳大利亚电讯公司集团总经理查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