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密度泛函计算方法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进行结构优化,系统研究了H、O、N、S和C原子在Au(111)表面的吸附能、稳定吸附位点、吸附结构及扩散能垒等信息.现有计算结果如下:C、S、O、N和H原子的最稳定吸附位置均为Fcc空位,吸附能由弱到强的顺序为H相似文献   

2.
采用自旋极化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系统研究了CH3、CH2、CH和C在Co(0001)表面的吸附,给出了吸附能、稳定吸附位点、吸附结构及扩散能垒等信息.它们的吸附能按照从弱到强的排列顺序依次是CH3相似文献   

3.
应用分子力学方法MM 和半经验量子化学AM1法得到了24种吸附质分子的优势构象,利用量子化学算法和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电子结构、几何结构和拓扑结构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与吸附质分子的吸附热相关联。结果表明:吸附质分子吸附热的大小与Na 与吸附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Ere、分子的极化率α和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的相关性较好,成功地建立了24种吸附质分子的构效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采用均匀共沉淀法合成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并加入葡萄糖得到改性材料MgAl-C-LDHs,以XRD、FTIR、N2吸脱附表征材料,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测试其对磷酸盐的吸附容量,结合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解析吸附过程。实验表明:改性后的MgAl-C-LDHs比MgAl-LDHs的比表面积提高16%,对磷的吸附容量提高19%。朗缪尔模型能更好描述MgAl-LDHs对磷酸盐的吸附行为,MgAl-LDHs表面相对均匀,吸附以单层吸附为主?弗兰德里希模型能更好描述MgAl-C-LDHs对磷酸盐的吸附行为,MgAl-C-LDHs对磷酸盐以多层吸附为主。MgAl-LDHs和MgAl-C-LDHs对磷酸盐的吸附与伪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更吻合,吸附过程均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  相似文献   

5.
简单介绍了环境领域中液—固吸附现象和应用情况;对吸附过程研究中涉及的热力学问题,尤其是吸附等温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另外还概述了吸附过程中的标准吸附吉布斯自由能、吸附焓以及吸附熵等热力学函数的计算及含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XAD-4大孔树脂对水相中邻氨基苯酚的吸附特性。研究内容包括接触时间、pH、吸附剂质量、吸附温度对吸附的影响。树脂能有效地除去水相中的邻氨基苯酚,在pH=3.2~5.2的范围内树脂对邻氨基苯酚均有较大的吸附,其最佳酸度为pH=4.0,吸附率可达97.3%。研究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用1.5~2.0 mol/L HCl对吸附后的树脂进行再生试验,脱附率可达91.2%。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聚苯胺对Cr(Ⅵ)的吸附机理。方法: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等表征手段比较高氯酸掺杂的聚苯胺对Cr(Ⅵ)吸附前后形貌和结构的变化,并通过动力学、吸附等温曲线等进行了线性拟合。结果:高氯酸掺杂的聚苯胺在吸附Cr(Ⅵ)前后形貌和结构都有所改变,其吸附过程能很好地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结论:吸附过程中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铅是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重金属,本文进行了鱼腥草叶和根粉末对铅的吸附性能研究,得出鱼腥草粉末对重金属铅的关键吸附条件:吸附pH为6,吸附时间为1 d,吸附温度为30℃、吸附处理方式为静置,在此条件下鱼腥草粉末对水体中铅的去除率达95%以上,可见鱼腥草粉末对水环境中铅污染能达到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9.
建筑垃圾对城市雨水径流中Pb的吸附特性(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砖混建筑垃圾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雨水,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径粒级建筑垃圾对雨水径流中Pb的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建筑垃圾对Pb的吸附过程;Freundlich等温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其等温吸附过程;不同粒径粒级建筑垃圾均对雨水径流中的Pb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去除率高达99%,粒径粒级越小,对Pb的净化效果越好,但其渗透性能越差;建筑垃圾的粒径粒级对Pb的吸附平衡时间、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具有重要影响,粒径2.36~4.75mm的建筑垃圾对Pb的平衡吸附速率和平衡吸附量最大,分别为18.1μg/min和5.5μg/g.上述研究结果为城市雨水径流中Pb污染的有效控制以及建筑垃圾资源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Aln团簇与O2桥吸附的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从而确定Aln团簇与O2桥式吸附的可行性.利用Becke型三参数密度泛函模型,采用Lee-Yang-Parr泛函,在6-31++g(d,p)基组条件下对所有结构进行优化,确定所有构型均无虚频率的情况下,得到Aln团簇与O2桥式吸附的几何结构、稳定性、最高和最低占据轨道以及能隙、解离能、平均原子结合能和吸附能等相关参数.进而对AlnO2团簇(n=1~9)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l(nn=l~9)团簇都能很好的与O2吸附,Al2O2团簇具有最大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了酵母菌对Pb2 的生物吸附作用.酵母菌能有效结合Pb2 ,吸附1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认为pH为4~6时吸附效果较好;Ca2 、Na 盐度离子对吸附量稍有影响,且Ca2 的影响与Na 相比稍大;升温不利于对吸附;随着初始Pb2 浓度的升高,吸附量也逐渐增大;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lich等温吸附方程.在293K时,最大吸附量和吸附平衡常数分别为5.41 mg·g-1、0.109 L·mol-1.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大孔交联聚(N-对乙烯基苄基己内酰胺)和大孔交联聚(N-对乙烯基苄基脲)两种酰胺基树脂.测定了这两种树脂对水溶液中鞣酸的吸附等温线,发现所有的吸附等温线都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相关系数大于0.99;同时,聚(N-对乙烯基苄基脲)对水溶液中鞣酸的吸附亲和性相对聚(N-对乙烯基苄基己内酰胺)更大.根据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了等量吸附焓、Gibbs吸附自由能和吸附熵.表明两种酰胺基树脂对水溶液中鞣酸的吸附均为吸热的、物理吸附过程;同时,聚(N-对乙烯基苄基脲)对水溶液中鞣酸的吸附相对聚(N-对乙烯基苄基己内酰胺)有更低的吸附焓变、吸附自由能变和吸附熵变.  相似文献   

13.
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SiH在Si(001)面的吸附,计算了SiH在6个高对称位置吸附后的优化结构、吸附能以及键长和键角的变化等.研究发现,在同一排的二聚体之间的吸附最稳定,二聚体上次之,相邻二聚体排之间的槽内最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东京根霉对水中重金属离子铜、镍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了东京根霉(Rhizopus tonkinenses)对重金属离子铜、镍的吸附性能.从东京根霉的预处理、溶液的pH值、离子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等方面对吸附能力的影响进行吸附试验,得出东京根霉对铜、镍离子吸附的最佳条件组合.研究结果显示,用NaOH处理后,能大大提高根霉干菌体的吸附能力.在pH=5、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6h对铜进行吸附,吸附率达到94.06%,最大吸附量为18.9 mg.g-1;在pH=6、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4h对镍进行吸附,吸附率达到80.2%,最大吸附量为16 mg.g-1.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常压制备的工艺,制备出菱角壳活性炭,对其进行磷吸附动力学及等温线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速率主要由孔隙内扩散控制,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分别较好地描述了菱角壳活性炭对磷的吸附过程和菱角壳活性炭对磷吸附等温曲线,菱角壳活性炭对磷饱和吸附量拟合值达26.67 mg/g,能有效吸附富营养化水体中95%以上的磷,吸附能力良好。菱角壳活性炭作为一种易得、廉价、高效的吸附剂,在合理回收和解决富营养水体问题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Cr(Ⅵ)废水并探讨其吸附能力,同时考察了树脂对Cr(Ⅵ)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通过树脂筛选实验优选出IRA-900为较优吸附剂,并进一步考察了吸附时间、树脂用量、pH值、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动态实验表明,树脂重复使用6次仍保持较高的吸附量和脱附率,说明该树脂可重复再生利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表明: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拟合树脂对Cr(Ⅵ)的吸附,IRA-900树脂对Cr(Ⅵ)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该吸附过程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D314树脂对铼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最佳酸度和吸附容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pH条件下,铼定量、快速地被吸附在D314树脂上;室温下最大吸附容量为32.91 mgg-1。被吸附在D314树脂上的金属离子能采用10mL4%氨水定量洗脱,其回收率达到90%。本法对铼的检出限为0.65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利用第一次性原理计算Al4团簇的重心吸附在NaCl表面上两种桥位,两种空位,在Na原子顶位及Cl原子顶位的结构、平均每个Al原子的吸附能、最低的Al原子和NaCl(001)表面原子之间的距离和磁矩。结果表明,Al4团簇的重心吸附在NaCl表面上Na的顶位是最稳定的结构,吸附能最大,总能最大,最低的Al原子和NaCl(001)表面原子之间的距离最小,但团簇的磁矩为0tzB,其他位置Al4团簇则保留其在自由空间的磁矩。  相似文献   

19.
采用第一原理研究了Au在ZnO两个极性表面(0001)-Zn和(0001)-O的吸附,分析了单层Au吸附在ZnO极性表面上的态密度和吸附构型.计算结果表明:ZnO极性表面上单层Au吸附层能提高Zn原子在(0001)-Zn和(0001)-O面上的吸附能分别0.41 eV/原子和0.42 eV/原子;同时Au吸附层又比Zn吸附层更加活跃,总能计算可以看出Au处于顶端的构型比Au扩散构型更加稳定,使得Au恒处于顶端,很好的解释了Au在ZnO纳米结构生长过程中充当表面活性剂的角色.理论计算与实验中发现Au颗粒总是在生长出的纳米结构的末端这一现象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低温炭化法来制备柚子皮活性炭吸附剂。探讨了吸附剂用量、温度、pH值、Cr(Ⅵ)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柚子皮吸附剂吸附处理Cr(Ⅵ)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吸附剂用量10g/L,温度40℃,pH=4,吸附时间10h,Cr(Ⅵ)初始浓度为100mg/L时,Cr(Ⅵ)的去除率能达到98%以上。柚子皮吸附剂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并且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来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