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纪之交,我国人口结构将实现转换并迈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届时,因老年人口数量巨大并增长迅速而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作者结合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和社会福利条件差的客观实际,针对在经济转型和观念变革时期的农村老年人口群体中所出现的许多问题,作了初步的研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2.
3.
田心军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27(6)
人口问题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问题.周口市农村人口状况,反映出农业经济地区农村人口数量过度膨胀、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这种状况给农业经济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挑战.要使农村人口适应农业经济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提高人口素质,逐步改善人口结构. 相似文献
4.
西部农村素质教育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12亿人口中,9亿在农村,广大农村人口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大问题。”而占全国陆地面积56%的西部农村,集中了53个少数民族和8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这里农业、旅游、能源和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可是这里的经济发展却相当缓慢,其原因在于西部的教育严重制约了经济的飞跃发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在西部农村呈现出明显的失真状况! 相似文献
5.
雷新超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18(6):73-76
豫东地区以农业为主,农村人口数量大,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只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解决农村人口问题,推动豫东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绍斌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人口迅速老化将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将全面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本文论述了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成因和现状以及人口老化给我国农村老年保障提出的严峻挑战,进而初步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崔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Z1)
西部农村人力资本与中、东部地区相比明显偏低,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明:(1)劳动力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过低,人才流失严重;(2)数量上剩余劳动力太多且增长过快,人力资本存量却相对很少;(3)健康状况普遍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8.
家博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99-104
2011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8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口达到1.05亿人次,农村老年人口规模是城市老年人口的1.69倍。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养老保障显得至关重要。笔者经过在山西省新绛县X村进行实地调查,运用社会学理论及研究方法,对X村老年人的基本情况、经济情况、住房及社区情况、日常生活照料情况、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了解了X村老年人口生活状况。并结合现行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现行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社会保障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我国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空心化问题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态势。目前,我国关于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研究成果丰富。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农村人口空心化的研究现状从基本内涵、影响因素、空间分布、影响及治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对其研究特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公众对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信任危机,以及其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制约着社区卫生服务多重角色的成功扮演。本文重在介绍社区卫生服务,并就其现状、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推行的阻力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如何定位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针对目前所存在的一些争论,着重将目光放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大医院的比较上,并在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割的试行上发表了一些看法。最后,概括性的提出三大主体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推行中的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对横梁镇居民进行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相关态度,评价开展农村居民乙肝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对451名居民进行乙肝防治知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乙肝的基本情况、乙肝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对乙肝患者的态度等.结果 关于乙肝传播途径及乙肝预防措施的认识调查后知晓率提高1.6%-17.5%.对乙肝一般情况及对乙肝患者的态度教育后8个问题知晓率提高2%-31%.结论 对农村居民开展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完全认知率不高,应进行经常性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楚雄州、市以及省内省外部分地区农村人口非正常死亡问题发出问卷,从440例非正常死亡人数中得出服毒死亡所占比例高达81.5%,自杀者以青壮年为主,女性多于男性。通过数据分析农村人口中自杀的原因,并提出应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江苏农村地区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发现部分老年人存在内心孤独,精神焦虑,社会适应能力弱化等问题,精神健康不容乐观。由于以往相关政策文本可操作性较低,执行力度也不够,使得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得不到切实的改善。要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健康水平,需要建立老年人协会,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设立心理咨询服务站,从而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5.
姚敏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14,(5):44-46
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国际行列。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日渐显现,社会的人口老龄化导致家庭养老面临层出不穷,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通过对国内外养老模式探寻和发展经验的总结,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在目前社会政治、经济等条件下,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当为首选。 相似文献
16.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档案数据库查询、电话及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随机调查统计湖州市吴兴区2个社区的老年人群(60岁以上)疾病谱、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及对医护需求和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结果发现,351名老年人群疾病谱前四位疾病分别为高血压病(42.17%)、高脂血症(33.33%)、糖尿病及其并发症(30.20%)、心脏病(25.07%);其中失能(或部分失能)老人占29.91%,失能主要病因有高血压病(93.33%)、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眼/视网膜病、足病及肾病等)(75.24%)、心脏病(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60.95%)、高脂血病(44.76%)、骨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颈腰椎病)及骨折(20.00%)等,且重度失能老人占总失能老人的15.24%;一般慢性病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医疗护理、保健指导的需求度分别为87.32%、76.57%,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为83.52%;失能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生活照顾、医疗护理及精神慰藉的需求度分别为33.39%、98.75%及15.68%,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仅为14.84%.可见,构建重点面向社区老人的基层卫生分级服务策略,积极尝试建立多部门、多团体协同运作的系统化卫生保健服务体系,或将成为我国未来提高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群)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益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王伟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7(2):135-137
通过对资兴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的调查,了解到该项工作的开展,有效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欢迎.但也存在宣传工作不深入、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保障功能不够健全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1)提高思想认识;(2)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3)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功能;(4)改革农村卫生体制;(5)加强药品购销监管.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正在探索特困人群医疗救助与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相结合的制度运行实践,常熟市是先行的试验地区之一.结合常熟市的情况,分析了制度模式的形成、特点和发展的成效,并针对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端梅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20(3):6-8
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卫生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做好农村卫生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维护农民的利益为宗旨,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和完善保障农民看得起病的有效机制;巩固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建立保障农民看得好病的医疗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保障农民买上放心药;整顿规范农村医疗市场,保障农民就医安全,整体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改进,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相比,卫生事业特别是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加落后。贵州农村卫生问题比较突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已经成为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贵州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落后,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也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贵州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