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张爱玲的《传奇》1944年在上海初版,收录了张爱玲在1943~1944年发表的中短篇小说共十篇,三年后即出增订版,足可见当时张爱玲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写到"《传奇》里的人物都是道地的中国人,有时候简  相似文献   

2.
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对张爱玲1943年到1944年5月的小说进行了批评。除《金锁记》之外,他认为张爱玲小说有肤浅、华彩胜过骨干、题材狭窄等毛病;张爱玲则以《自己的文章》予以反驳,阐述了她独具个性的文学思想和美学思想。二者之间的冲突,主要源于性格、人生观及审美观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作家,历来的研究者往往被其富有魅力的小说世界所吸引.<爱>是张爱玲写于1944年的一篇散文,虽然它远非张爱玲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却对理解张爱玲创作的情感世界提供了重要线索以<爱>为着眼点,结合张爱玲的经历分析这一篇"心灵独白"及相关艺术形象,可以解读张爱玲荒凉感产生的原因,以及她在人生荒凉感中的心灵追寻.  相似文献   

4.
<正>刚在网络上看到祝勇写的一篇《柏克莱的张爱玲》,看得我心尖儿都是疼的。这个爱穿奇装异服写得一手锦绣华章有过倾城之恋的极致女子,她的后半生,是在极度的孤独与落魄中度过的。张爱玲最好的日子给了一个叫赫德路的公寓,给了一个姓胡的男人。1944年,他们在婚书上写下: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1955年秋天,张爱玲夹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文学作品中浓郁的现代主义特征,又有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具奠基意义的象征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形成了从象征主义文学创作理论的角度来诠释张爱玲及其小说作品的理论依据,构成了张爱玲小说的象征主义要素.  相似文献   

6.
徐书琴 《学语文》2012,(1):50-51
《留情〉是张爱玲的作品,最初于1945年2月刊登在《杂志》第14卷5期上,而作者的写作时间大致是在1944年1月左右。《留情》中米先生与淳于敦凤的结婚证书“说出”了他们的结婚年份。米先生是“现年59岁,光绪十一年生”;敦凤是“现年36岁,光绪三十四年生”,可知米先生与敦凤结婚是在1944年。由文本中亦可看出他们结婚的时间并不长。这基本上是一个故事时间与写作时间相差无几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张爱玲作品中月亮意象及其象征意义,可见月亮情结对张爱玲创作的意义在于:它是作者家园意识的投影;它是作者超越自我、把握人生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李多林 《孩子天地》2017,(5):244-245
张爱玲是我国的著名现代女作家,她创作了很多散文和小说,她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身上都带有传奇的色彩和时代的印记。张爱玲的小说作品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张爱玲将自己的经历渗透到小说作品中。张爱玲小说作品中女性身上都带有悲剧色彩,女性的婚姻、家庭、所处的时代对于女性命运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研究和分析张爱玲小说中悲剧的女性形象,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分析张爱玲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女性人文情怀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指出了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意识形成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中悲剧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
1944年;张爱玲的第一部小说集在上海出版,曾轰动一时,这就是名闻遐迩的《传奇》。作家命名这部小说集为“传奇”,大概有“后来传奇”中的“传奇”Z意吧环过;作家本人的身世和经历,倒确实富于一种传奇色彩。其祖父张佩纶为请末名臣;据说《孽海花》中的庄仑樵就是以他为模特儿的;其祖母则是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李鸿章的女儿。尽管张爱玲成名较早但只是近年来才渐为人知,这之前的中国新文学史则对她不著一字。自美国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辟专章评述张爱玲;而且对她赞誉有加之后,张爱玲在中国这才声誉日隆,一时间,他的…  相似文献   

10.
爱情是人类精神最深沉的冲动,也是一个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学命题;人们往往以花来形容女性。分析了张爱玲作品中女性作为花的意象,进而反观张爱玲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43年发表于《天地》杂志的《封锁》,不仅是张爱玲这一时期践行年少时“天才梦”的力证,亦是促成张胡之恋的“红线”,其中更包含着作家对于整个战时人类生存困境的凝视。张爱玲藉由文本《封锁》建构数个“梦境”,从饮食男女恋情美梦到战时上海众生之梦,及其自身的浮生一梦。通过将张爱玲的自身经历与文本进行比照,可以看到二者的互涉,更可以注视到作家在支离破碎的梦境背后的惶惑不安。  相似文献   

12.
对于张爱玲创作衰落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时代变迁的影响,有人认为是张爱玲早期过度挥霍自己的创作才华所致。笔者认为,讨论张爱玲创作的衰落,也许应该从她私人生活的变迁入手,因为女性写作所需要的生命自在状态对于张爱玲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小说“意象化”客观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在西方现代小说家笔下只是诸多叙事技巧中的一种,不一定成为小说中的主要叙事方式,但在张爱玲手中意象则成为最重要的叙事方式。张爱玲的“意象化”客观叙事是一种既能继承中外文学传统,又能满足现代读者阅读习惯的叙事方式。从叙事角度考察张爱玲小说意象兼顾了意象意义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从“意象化”客观叙事带来的形式美进行剖析,由此把握张爱玲小说的文体风格及其对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散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雅玲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103-105,F003
在中国现代散文随笔的流变中,张爱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的散文自成一格。对散文语言及题材的开拓确有新境,张爱玲散文富于现代性的苍凉美学。她横跨散文的现代与后现代。她的散文对于研究者、创作者皆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44年下半年至1945年上半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河南、控制中原的战略部署,八路军、新四军先后派出部队向河南敌后进军,建立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河南解放区。这一部署及其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一1944年,中国抗日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日本侵略军在兵力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被迫收缩战线,实施重点守备。这就为解放区战场转入局部反攻造成了有利的条件。敌后解放区战场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逐渐摆脱了严重困难的局面,根据地和人民武装力量逐渐得到恢复和扩大。从1944年起,解放区战场普遍对日伪军发起了局部反攻。与此  相似文献   

16.
这些年张爱玲也渐渐红起来了。四十年代写就的小说在世纪末的人们看来,无疑有了超前的意义。于是乎,内行人纷纷评论,文学史得到更新;就连外行人也来凑热闹,人口一个张爱玲,生生把张爱玲这三个字也说得俗气起来。不过,听说张爱玲虽然出身名门,大家闺秀的她却口口声声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其人及其作品都随着20世纪的落幕而成为历史,从纵横两方面来考察张爱玲本人的存在意义和她作品的文学史价值,对处在新世纪风口浪尖的当代文学有着深远而积极的意义。本文拟从雅与俗的融合、本土传统与外来文化的调和、末代的挽歌与新时代的清唱、边缘与中心的互动四个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和她的小说   张爱玲 (1920~ 1995),她出生于上海,比萧红晚生 9年。 1939年考取伦敦大学,因战事影响,改入香港大学。同年,发表处女作《天才梦》。 1942年中断学业回上海。 1943年至 1952年,发表《金锁记》《倾城之恋》《十八春》《小艾》等小说,出版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 1944年与胡兰成结婚, 2年后分手。 1952年逃往香港,供职于香港美国新闻处, 2年后出版长篇小说《秧歌》《赤地之恋》。 1955年去美国。次年与美作家赖雅相识并结婚,直至其 1967年去世。 1976年《张看》出版,次年《红楼梦魇》出版。 1992…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柯灵《遥寄张爱玲》一文从意识形态视角、时代需要的视角解读张爱玲的评价方式 ,认为柯文深刻体现了“外缘利用论”的批评特色 ,主张回到文学本身 ,回到张爱玲本身 ,承认张爱玲作品的日常性意义与超越性意义的高度统一 ,力争在人性描写的层面上揭示张爱玲创作的深度。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城市政策的制定、实施及其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曩:一、1944年6月至1945年4月,党确定城市工作与根据地工作应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二、1945年4月至9月,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作为一个战喀决策提到党的议事日程上来;三、1945年9月至1946年6月,党调整城市政策的主要内容,城市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的城市政策的演变,对于如何处理城市与农村工作关系,怎样进行战略决策的转变及其调整等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