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雪 《中学文科》2000,(12):34-34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指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表现;而资本主义主要矛盾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它是资本主义社会两大根本利益相对抗的阶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特别是初三年级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复习过程中,学生总是对社会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含义和内容混淆不清,产生概念与判断上的错误,且已成为历届初中学生较为普遍和棘手的疑难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人采用如下方法讲解,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复习。初三《思想政治》课本中多次以黑体字的形式出现:“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封建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  相似文献   

3.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学课本中是这样表述的:“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可以说这是对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概括。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拘泥于课本的表述,就无法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把握。  相似文献   

4.
杨祥芳 《新高考》2007,(12):40-45
1.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误以为仅仅是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近代史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应该是两对,国内阶级矛盾和中外民族矛盾,其中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5.
王敏 《中学文科》2006,(11):86-86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人们的革命任务也不同,现将近现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的演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的情况,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我们通常说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具体所指就是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要讨论这个矛盾是否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对资产阶级的现状有正确的、符合实际的估计和认识。什么是阶级?列宁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  相似文献   

7.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无阶级的原始社会之后,进入了阶级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是奴隶社会.奴隶与奴隶主是奴隶社会的两个基本阶级,奴隶主是剥削阶级,奴隶是被剥削阶级,他们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对奴隶阶级的统治,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机器.因此,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具体说来就是指奴隶、奴隶主两个阶级的产生和奴隶制国家的出现.为了弄清阶级的产生,首先得认识阶级是什么?列宁给阶级下了十分科学的定义,他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  相似文献   

8.
1.在已经成为执政党的条件下,不恰当地认为大部分政权并没有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进而号召“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认为“从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手里夺权,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一个阶段推翻了一个阶级的革命”,宣扬“造反有理,革命无罪”,使全国陷于极度混乱之中。2.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不恰当地认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继续要求“以阶级斗争为纲”,长时期突出地把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置于次要地位,强调政治挂帅,思想领先。3.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高度…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这是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探索,是用正在形成中的唯物史观对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解剖。一个多世纪以后,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提出的异化理论是对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分析。两种异化理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其内容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一差距要求我们对资本主义进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的认识是矛盾的,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认为资本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过程,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资本主义;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毛泽东消极地认为资产阶级正在向无产阶级发起猖狂进攻,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为使资本主义在地球上绝种,掀起了大规模的阶级斗争,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历经了种种艰难,其中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到“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再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样不同的阶段。考察这些认识的来源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矛盾的变化,教师有必要向学生阐述清楚。即:“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理由有二,一是能正确解题。  相似文献   

13.
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中围社会性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相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19世纪末开始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两大革命任务。从世界历史的一般规律来看,这两大任务是在资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一、单项选择题: 1.鸦片战争后 ①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③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④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被“四人帮”搞得很乱,流毒深广。长期以来,普遍流传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然集中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斗争”。为了给这种观点制造理论依据,“四人帮”及其御用文人还编造出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二重性”的谬论。看起来这种观点是很马克思主义,很有点革命性的,然而,却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种观点,一、与实际情况不符;二、使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论断,成为不可理解的;三、混淆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旧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阶级关系上不同表现的界限;四、是为“四人帮”反革命政治纲领服务的。  相似文献   

16.
朱宁峰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5):17-20,24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的极度低下,人类为了自身的存续必须形成众生之俭;奴隶、封建社会反映等级制的礼义之俭是维护阶级统治的;需要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禁欲积财之克俭对资本主义的生产的起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当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消费社会的经济形态时,为了缓解代际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为了缓和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适度节俭将是我们对消费伦理的明智选择,节俭精神应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阶级的双重身份特征,决定了他们是缓和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因素,但中产阶级被雇佣的特性使他们最终成为促使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中产阶级自我管理的内在特性,也正在推动着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课本第 10页 :“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就是说 ,在中国近代史上 ,不管哪个时期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是同时存在的。而后者又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毛泽东在其《矛盾论》(《毛泽东选集》合订本 1964年版 ,第 2 95~ 2 96页 ,人民出版社 )里说 :“……半殖民地的国家如中国 ,其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呈现着复杂的情形。当着…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旧僵化模式约束生产力发展的重大矛盾,但随着旧矛盾的逐步解决,社会的矛盾系统也就开始新的变动,新的深层次的矛盾必然表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差别反差距扩大的矛盾。社会由人组成,人由现实利益而划分为不同群体因此,社会是由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社会。在阶级对抗的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划分,集中地表现为不同阶级之间的对立;当剥削阶级作为阶级业已消灭之后,我们已习惯于把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们区分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三大集团,这实际上是对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它是一成不变的呢,还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何认识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弄清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这里谈谈个人的初步看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其中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又是什么,它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探讨这个问题要考虑社会主义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特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产生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又是从阶级社会逐步过渡到无阶级社会的发展过程,其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不是死的、凝固的,而是有条件的、可变动的。斗争结果,一些矛盾解决了或缓和了,另一些矛盾突出了、激化了,或又有新的矛盾产生了,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