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向生活延伸,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让小学数学的课堂充满乐趣。本文将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路径选择。生活是学习知识的源泉,我们的生活与时间、空间、形状、单位、数字等等紧密联系,所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将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些内容融入数学课堂,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还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知识脱离了生活,学生学会了知识,却不会去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和生活的脱节。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以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为基础,缔造符合实际的数学环境,使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作用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从而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积极性。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问题(一)现实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脱节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将所学知识与生  相似文献   

4.
所谓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从而使枯燥深奥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一、数学源于生活更被用于生活 众所周知,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更是如此.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进而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相关的数学司题,并通过解决司题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数学起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数学生活”,从数学与之所依附的学生亲身体验的现实之间去寻找联系,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生活。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的教师,必须着眼于“生活知识数学化”,使学生领悟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着手于“数学知识生活化”,使学生能够用数学的观念认识世界,用数学的方法改造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一、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拷问与应答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生活进入课堂,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而我们的传统数学课堂通常是一种以抽象而陌生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图表等符号体系为主搭建起来的知识场景,呈现给学生的也是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数学结构,它与学生生活有许多差别和距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量经验和图形直觉都难登教学世界的大雅之堂。说的极端一点,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而教学世界本...  相似文献   

6.
周兆珍 《林区教学》2012,(7):104-105
小学数学教学应高度关注数学的应用意识和知识教学的应用价值,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了数学。虽然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但许多具体的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益,就必须注重数学教学与生活世界的连接。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强调数学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要求教师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学会用教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8.
黄晓峰 《考试周刊》2014,(61):67-68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高于生活。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调用、摄取已有的生活原型,激活、提升自己的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让富有生活气息的知识走进数学课堂,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相似文献   

9.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数学就犹如离开了水的鱼儿。因此,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来解决问题。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只注重纯知识的教学,这种枯燥的知识传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此,本人认为,数学教学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让数学教学因生活而精彩。  相似文献   

10.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与数学紧密相关,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使学生学会将知识运用到数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文章从知识学习生活化、看待世界数学化,知识应用生活化三个角度阐述以生活化进行数学教学设计,供广大教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新课改更加重视学科与生活的关系,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与思维的培养。引入生活之水,能够为枯燥的数学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正>新的教学理念与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从中向学生提供充分地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探索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中的运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注重学生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维等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使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让数学教学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之中,把数学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得具体、生动,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  相似文献   

17.
任何教学设计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习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所以,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应充分关注所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回归生活,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素养,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造成了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脱节,导致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水平低下,不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杜明颖 《中国教师》2013,(Z1):174-174
现实生活中,数学现象随处可见,生活与数学的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只为教而教,硬把知识塞给学生,这样,学生学起来也缺少热情,时间长了,还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厌恶情绪。如果数学教学只是单纯地为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应付考试,而不考虑数学的现实价值,那么,数学教学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20.
"生活数学"教学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能力状态及情感体验基础上的教和学;是一种遵循学生知识习得规律、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产生数学学习亲近感而不是畏难情绪的教学指导策略;是一种建立在生活与数学辩证关系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它还是指导数学教学乃至影响教学的一种朴实的、现实的、有效的教学理念。"生活数学"教学理念核心要素有三点:一是数学生活化;二是生活数学化;三是生活化与数学化的适度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