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教育思想之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和国际声望的教育家,当首推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是最先提出中国教育改造的身体力行者,探索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立的教育道路的人.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所创办的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和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学校之所以能培养出那么多仁人志士,这与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分不开的.当前,我国教育界在探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问题的讨论.为此认真研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与实践,吸取他的教育思想精华,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最初来源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留美回国后曾大力宣传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主张,结果在中国是到处碰壁,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和杜威(John Dewey,1859—1952)都是二十世纪世界上的著名人物,两人均多建树.陶行知是改革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旧教育的先锋和猛士,当他逝世的时候,毛泽东同志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杜威则是“二十世纪上半期美国教育改革中所谓进步运动的卓越思想家”,是现代世界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本文拟就作为教育改革家的陶行知与社威进行比较.1915年秋,正当杜威继芝加哥教育实验和《我的教育信条》等著作发表之后,教育思想日趋成熟,潜心撰写他的教育代表作《民主与教育》(1916年发表)时,陶行知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成为杜威的得意门生,并“在这时,奠定了献身教育事业的志愿”.作为杜威的学生,陶行知深受其影响.1917年秋学成归国之后,他曾经大力宣传杜威的教改主张并付诸实验.但是,中国有自己的国情,照搬杜威的学说难免碰壁.陶行知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  相似文献   

3.
<正>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早年留学美国,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学生。但他从美国留学回来,并没有照搬杜威的一套,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依据教育自身的规律,创造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教育理论。他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教育基本理论,“翻了半个筋斗”,提出“生活即教育”、  相似文献   

4.
与蒋梦麟、胡适一样,陶行知也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他不仅参与邀请杜威来华讲学,担任部分翻译;而且亲自发表文章,宣传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学说并以此批判脱离实际的中国“老八股教育”。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一步变革及陶行知本人生活教育实践的不断探索,他越来越不能满足杜威的教育思想,并不时提出相应的批评和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根据旧中国教育的情况,借鉴、吸收杜威生活教育的思想,批判地继承和发展生活教育的理论,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是生活教育的教学法”等观点。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生活和实践。“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尤其强调一个“做”字,认为“做”是教与学的中心,也就是实践第一的观点。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现在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依据陶行知这一理论,我针对学生写作文空洞、虚假、程式化的情况,在作文方面,与学生进行了大胆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批判地继承了他的老师、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从做中学”的教学法理论,创立了“教学做合一”这个“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中的创造,主要表现在:第一,批判了杜威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倡实践出真知;第二,批判了杜威的经验论哲学,提倡“接知如接枝;第三,继承和发扬杜威的注意儿童思维,提倡解放儿童创造力;第四,继承和发扬杜威的改善师生关系,提倡“以教人者教己”。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我们可以看到陶行知先生为创造中国新教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是美国名的教育家,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名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反对“仪型他国”,主张从中国国情出发改革教育,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8.
<正>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生活教育是陶行知的主要教育思想。人们在谈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时,总是要联系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因为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杜威有“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他们并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经历了由因袭杜威到思想翻新的变化过程,“教育”与“生活”两个概念位置的调整,不是文字游戏,而是表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论述无疑是正确的。人们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所以能成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位富有革新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杰出教育家,是同他在青年时期赴美留学、从师杜威有密切联系的。过去在我国教育理论界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对于陶行知与杜威的关系,以及陶行知受杜威影响的性质与程度总是褒少贬多,诸如提出有所谓“一脉相承”、“翻版”等,加以评价。这是不客观、不公正的,因而也是错误的。近几年来,又出现一种把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说成是完全不受杜威影响的评论令人感到也似有偏颇。究竟如何正确认识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简析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我国著名教育家,师承杜威的教育思想,深受杜威教育理论的启发和影响,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和创新。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批判地吸收杜威的学说,并且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相似文献   

1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在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时提出的,其理论体系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以文字书本为中心,脱离实际生活,不能给学生以生活和创造能力这一状况,吸收了杜威反传统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并加以改造,形成了“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留美回国后,陶行知即融入“新教育”潮流。为破解乡村教育发展困境,他于1927年3月创办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开启其“生活教育”系统实验;其后,又在上海创办别具组织创新的山海工学团、在重庆创办不同于普通学校的育才学校,进一步丰富其“生活教育”的理论内涵。持续不断的多样化学校变革范式探索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时俱进的实践源泉,也是其吸纳杜威思想滋养、进而又超越杜威的奥秘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理论依据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过程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长过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则把杜威的话倒过来说,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重要思想,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他们俩人都认为“课堂教学与生活有着密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把杜威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论述“翻了半个筋斗”:“教育即生活”改造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变成“社会即学校”。他还提出“职业教育是第二期的或继续的平民教育”、“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乡村学校是中国改造乡村生活唯一可能的中心”和“教育与农业携手”,发展了杜威“职业教育为公共利益而产生”的恩想,并把其影响扩大到了中国广大乡村,是杜威的中国信徒中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论,使西方现代教育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实现本土化的范例。  相似文献   

15.
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陶行知论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大师杜威,成为杜威的即门弟子。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如何养成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陶行知先生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6.
陈晴 《教学与管理》2012,(24):58-60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精华部分,它源于美国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但又把杜威的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教育,为近现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今日之教育,怎么冲出"围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必要从陶行知的生活教  相似文献   

17.
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是教育”苏州大学曹子超杜威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并且反复地论述了有关教育本质的问题,企图从不同的侧面回答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基本上可用三句话来概括,即“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  相似文献   

18.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理念的提出依据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我国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则说“生活即教育”。无论是杜威所提的“教育即生长”,还是陶行知先生所提的“生活即教育”,两者是相通的。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寓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自1997年以来,经过9年的实践和探索,忻州师范学院走出了一条立足本土、面向现实、勇于进取的教改之路。忻州师范学院教改的理论思路是立足本土,尤其是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传承与创新。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借鉴美国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结合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实际情  相似文献   

20.
一定的教育理论是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依托的。教育家们在构筑自己教育理论的同时,不可回避地要考虑教育与政治、教育与经济、教育与人等等哲学命题,对这些与教育相关联的哲学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反映着其教育理论的哲学观。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五·四”以前留学美国时,曾笃信他的老师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说教。而回国后的教育实践,使他认识到杜威的那套教育理论在中国这块半封建、半殖民地上是行不通的。他把杜威的唯心主义教育思想“翻了半个跟斗”。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使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