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还有明天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有则寓言故事说:某段时间,因为下地狱的人锐减了,阎罗王紧急召集群鬼,商讨如何诱人下地狱。牛头提议说:“我告诉人类,‘丢弃良心吧!根本就没有天堂!’”阎王考虑一  相似文献   

2.
"牛鬼蛇神"这一俗语来源于佛教用语."牛鬼"和"蛇神"分属不同的两种类别.顾名思义,"牛鬼"属于鬼的系统,"蛇神"属于神的系统."牛鬼"是地狱中的牛头鬼卒,名叫阿旁,连称为"牛头阿旁",出自《五苦经》:"狱卒名阿旁,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法苑珠林》引《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牛头阿旁,以三股铁叉,叉人内著镬汤中,煮之令烂."可见,牛头阿旁的特点是力大如牛,任务是负责惩罚那些堕入地狱的坏人.  相似文献   

3.
“一个被打入第十八层地狱的人整天大喊大叫着。有一天,他隐约听见地底下传来一个声音:‘别瞎嚷嚷了,你不烦我还烦呢!’他一惊:人常说只有十八层地狱,下面竟然还有人。那里又传来声音:‘我是教你“之乎者也”的老师呀,被打到了十九层地狱。”’正在读连环画的小明看到这里,高兴起来:老师可以打入第十九层地狱,那好。我一定要把刘老师告到阎王那里,让他也下第十九层地狱。  相似文献   

4.
谁下地狱     
一位牧师在讲道时 ,有一个信徒在睡觉。于是牧师对众信徒说 :“想升入天堂的人请站起来。”除了那位打瞌睡的信徒之外 ,其余的人全站了起来。接着 ,牧师又大声喊道 :“想进入地狱的人请站起来。”那位睡意正酣的信徒被惊醒了 ,懵懵懂懂地站了起来。牧师对他说 :“你既然站着 ,看来真是想进入地狱了 !”信徒看了看讲坛上的牧师 ,答道 :“你不是也站着吗 ?”牧师无话可答。人们在教训别人时 ,往往疏忽了自己也可能和这个人犯同样的错误。所以 ,还是哲人说得好 :人类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我们仍然要原谅他们 ,因为他们就是我们。谁下地狱…  相似文献   

5.
下课了,我一个人坐在位子上看《叶圣陶文集》,不知不觉中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白髯皂袍的阎王面无表情地端坐在高高的阎罗殿上,两旁伫立着判官鬼卒们。“报告大王,外面有一游魂喊冤。”牛头从外面走进来跪在殿下。游魂被传上来了,只见他面无血色,二话没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就磕头喊冤:“冤枉呀大王,冤枉!我本是一个健康人,吃了被苍蝇污染过的食物,得了痢疾一命呜呼。这都怪苍蝇呀!大王,你可要替我做主,办他个十恶不赦、满门抄斩之罪!”阎王板着脸说:“那好,就让你和苍蝇对质。”苍蝇战战兢兢地走上殿,跪在地上喊:“大王,这跟我没关系,冤…  相似文献   

6.
一天,孩子们像往常一样,围在我的身边要我讲故事。突发奇想的我便将骊骊小朋友助人为乐的事情编进了故事里。 孩子们听得很认真,也很兴奋。讲完以后,我问他们骊骊做了哪些好事,有的说:“骊骊帮小兔搬椅子。”有的说:“小猴摔倒了,骊骊把它扶起来。”我告诉孩子们:“骊骊平时就是这么做的,所以老师把她编进了故事里,让大  相似文献   

7.
肖湘 《辽宁教育》2002,(5):38-38
这节课,我讲《宋定伯捉鬼》。在品读课文后,同学们开始讨论课文的内容。有的说:“宋定伯胆大,碰到鬼都不怕,而且机智勇敢地捉住了鬼,是一个令人佩服的少年英雄。”我颔首,以示肯定。有的说:“鬼在人们心目中,是邪恶的化身。这篇文章寄寓着人能战胜邪恶的思想。”我微笑,充满自信,学生的回答都在我备课的预料之中。“我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一个男生憋红了脸,站起来说:“人群人中有好人、坏人之分,论理鬼中也应如此。文中写鬼与宋定伯同行,这个鬼既没有张开青面獠牙的面孔吓唬他,也没有欺负他的行为,更没有丝毫加害于他的举…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底气     
何恩鸿 《师道》2011,(6):32-33
一个杀人犯被打到十八层地狱,他听到敲地板的声音,问下面是谁,那人回答他是教师。杀人犯问,杀人犯也只被贬到十八层地狱,你作为教师怎么比我还低,那人说,阎王说我毁了别人的慧命。虽然只是一个寓言,言外之意还是让人沉重。一直被敬颂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被寓言化地打入十九层地狱,这是值得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深思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室内活动时,在孩子们的建议下,我拿起了图书《动物争霸》。我问孩子们:“‘动物争霸’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是把爸爸争过来的意思。”有人说:“是‘蒸爸爸’的意思。”有人说:“是把爸爸抢过来的意思。”看到孩子们为此争执不下,我没有急于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建议孩子们:“让我们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吧。”翻开故事目录页,我先念了几个故事题目让他们选  相似文献   

10.
这节课,我讲《宋定伯捉鬼》。在疏通文意后,同学们开始讨论课文的内容。有的说:“宋定伯胆大,碰到鬼都不怕,而且机智勇敢地捉住了鬼,是一个令人佩服的少年英雄。”我颔首,以示肯定。有的说:“鬼在人们心目中,是邪恶的化身。这篇文章寄寓着人能战胜邪恶的思想。”我微笑,充满自信,学生的回答都在我备课的预料之中。“我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一个男生憋红了脸,站起来说,“人有好人、坏人之分,论理鬼也应如此。文中写鬼与宋定伯同行,这个鬼既没有以青面獠牙的面孔吓唬他,也没有欺负他的行为,更没有丝毫加害于他的举动。尽管宋…  相似文献   

11.
把握现在     
张桦 《考试》2005,(Z1)
许多后生簇拥着长者坐在大树底下,春风扑面而来,不觉让人心旷神怡,长者便娓娓讲起人生的道理。长者笑着说:“年轻人,你们觉得人生到底有多长呢?”于是,大家便七嘴八舌。有的说80年,有的说70年,有的说50年,还有人说只有30年。长者告诉他们说:“不对,不对,你们说的都不是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     
有个小号手,从不买手表,朋友好奇地问他:“深夜时你怎样知道时间呢?”“很简单,”他回答说,“我住在宿舍里,深夜想知道时间,只要拿起小号吹上几小节,不久,便有人将准确时间告诉我。”“真的?”“对,他们会打开窗子大叫:现在是深夜2时50分了,还吹什么鬼!”  相似文献   

13.
王璐 《班主任之友》2022,(Z1):84-85
<正>一、谣言纷传恐慌袭,师生合力勇捉“鬼”2020年10月9日下午,我在办公室备课,我们班的一个小女生急匆匆地跑过来告诉我:王老师,有人说学校厕所有鬼。当时,我没有过分在意,只是告诉她,白天学校里都是人,没有鬼,不需要害怕。  相似文献   

14.
眼前的时光     
有一位信佛很虔诚的教师,时常在课堂上灌输小学生对佛教的认识。一天,他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关于地狱的恐怖,然后他问学生:“有谁想要下地狱的,举手。”果然没有人举手,教师感到很欣慰。然后他又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极乐世界的美好,他问学生:“有谁想去极乐世界的举手!”大部分的小孩子都举手了,只有角落里一个孩子没有举手,面色凝重。老师把他叫起来,问说:“为什么你既不想去地狱,也不想去极乐世界呢?”那个孩子说“:我妈妈说,放学的时候哪里也不准去,要直接回家!”这是一个笑话,也不全然是笑话而已,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在强调来生的重要,也告…  相似文献   

15.
“鬼”,谁都想象它是狰狞而可怕的,但谁又都没见过它。我们都知道它是迷信的产物,但信“鬼”的人仍大有人在。我们应当排除对“鬼”的迷信。迷信中所说的,人死后都会变“鬼”,而“鬼”又能变人,这称为一个轮回。那些干了坏事的人,死后就会被打入地狱,永不复生。如果按这个逻辑推理,地球上的人应连年减少才对,可世界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大大增加了。这些人哪来的呢?  相似文献   

16.
燕子姐姐:总是会听到鬼的故事,同学讲的,书上写的。同学说世界上有鬼影。清明节那天如果看到鬼影就会死去,还有什么无头鬼、吊死鬼……听得都让人胆战心惊,每次睡觉都会做恶梦,到底世上有没有鬼呢?高安市第四小学张龙张龙同学:首先我肯定地告诉你,这世上绝对没有鬼。人类所有关于鬼的传说,都起源于迷信和无知。古时候,由于科技不发达,许多现象无法解释,人们就说这些是因为鬼神的力量导致的。现在科学这么普及了,为什么还有人津津乐道地说这些鬼话呢?因为娱乐的需要。所有关于鬼的故事都是编造的,无法得到证实,它只存在于想像中,所以可以胡编…  相似文献   

17.
水珠的奥秘     
冬天的清晨有些凉意,阳光穿过层层高楼照射在我们身上。我和孩子们正在感受朝阳的美好,这时侯奇小朋友发现滑梯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他一喊,所有的孩子全拥到了滑梯边。我看到孩子们的兴趣点已经转移,就改变目标,与孩子们一起观察研究起了小水珠。我说:“大家猜猜看,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有的说:“是爷爷刚刷过滑梯。”有的说:“是楼上的人用盆倒下来的。”有的说:“是下的雨。”有的说:“是雾。”……到底谁说得对呢?我没有急于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大家商定中午的时候再来看。吃完午餐,孩子们急急忙忙来看。咦?…  相似文献   

18.
磨难还阳记     
“阎王有旨,磨难在阳间乱折磨人,现已声名狼藉,特命牛头马面,火速将其抓捕归案,不得有误,钦此。”一小鬼在阎罗殿上大声宣布。牛头马面领旨,来到人间。他们不愧为阎王的得力助手,才一炷香的工夫,磨难已经跪在了阎罗殿的大堂之上。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本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中国的儿童在心理上是处在一个恐怖世界里。老婆婆、老妈妈一到夜晚没有事就讲鬼说怪,小孩们连在梦里都要惊醒”。时至今日,人类的科学已经相当发达,文明程度已  相似文献   

20.
心里的杂草     
一天,休谟带着众弟子路过田野。休谟指着田野问弟子说:“你们看田野里长着些什么?”“杂草。”众弟子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你们告诉我,要怎样才能除掉这些杂草?”众弟子不禁有些愕然,心里说:这个问题也太简单了。“只要给我一把锄头就够了。”大弟子首先开口说。二弟子马上说:“还不如用火烧来的快。”三弟子反驳道:“要想斩草除根,只有深挖才行。”等众弟子七嘴八舌讲完后,休谟微微一笑,说:“你们回去后按自己的方法去清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一年后,众弟子再次相聚,他们都很苦恼,因为无论他们采取什么办法,都不能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