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唯诚 《百科知识》2009,(10):16-17
2009年的大部分时间,当你拿起望远镜观测土星时,也许你会有些失望,因为你会发现,这顶“空中草帽”中的最好看的部分——帽沿儿,也就是土星环,仿佛消失了,它变成了一条细细的直线。1610年,当伽利略将他自制的望远镜对准土星时,他看到的就是土星环将要变成一条直线时的情景。在他的望远镜里,光环的两端仿佛像两只“耳朵”,  相似文献   

2.
土星那绚丽的晕环一直是太阳系中最迷人的风景之一,蓝色的光环由微粒组成,宽广巨大,又散射光芒.在这华丽的光环衬托之下,生活着声势浩大的土星家族的其他成员们--数量庞大的卫星及大量的小天体.从古至今,土星家族都以它那独特的风景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伽利略在发明望远镜之初就敏锐地发现了土星的四颗卫星.  相似文献   

3.
关于“雨燕”2004年11月,在美国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航天中心,一个最新的、现在宇宙观测卫星中最灵敏的天文卫星“雨燕”发射升空了。“雨燕”是一颗观测宇宙伽马射线和紫外线源的天文卫星,是由美国宇航局、意大利、英国的航天部门共同开发的,耗资2.5亿美元,科学家们之所以为它取这样一个名字,是希望它像雨燕这种伶俐的小鸟一样开展观测工作。在“雨燕”的腹中,隐藏着三个望远镜:广域爆发警示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和紫外线光学望远镜。当它一旦探测到太空中出现爆炸,它的灵敏检测器会立即转向爆炸发生的宇宙位置,并将其主检测仪器瞄准该位…  相似文献   

4.
晴朗的夜晚,人们仰望天空,看到的是一轮皎洁浑圆的月亮。“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千百年来,人们写下许多美丽的诗篇来赞美地球的这颗循规蹈矩的卫星,生发出很多美妙的情感。不过假如诗人生活在土星上,面对着那里的“月亮”——一颗名叫亥伯龙神的卫星,恐怕很难产生什么闲情雅致,更不用说吟诗作赋了。因为亥伯龙神是一颗颠三倒四的“月亮”。1848年,当人们第一次从望远镜里发现亥伯龙神的时候,它看起来并不起眼,还没有我们的月球的十分之一大。它环绕土星运行一周需要21.28天,到土星的距离平均为148万公里。1981年,当航海者2号探测器掠过…  相似文献   

5.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也正是伽利略首次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的400周年。在过去400年间,从使用两块镜片手制望远镜的“窥天”创举,到大规模、高速度、巨投入的“向宇宙进军”,伽利略及其后继者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土星环绕着数千个由冰块和岩石构成的星环,它的名字来自古罗马的播种之神Saturn。旅行者2号拍摄的这张照片显示了土星和它的3颗卫星:土卫三、土卫四和土卫五,其中一颗卫星在土星表面投下了阴影。1781年3月13日,英国天文学家William Herschel借助望远镜发现了这颗行星,但他最初认为这是一颗恒星或者一颗彗星。后来德国科学家Johann Elert Bode对其进行观测后,它才普遍被认定为一颗  相似文献   

7.
1993年12月2日至13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完成了“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修复工作,开创了人类在太空修复大型航天器的历史。“哈勃”望远镜是1990年4月25日发射的,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之一,总共耗费21亿美元。但在“哈勃”望远镜升空两个月后,科学家便发现望远镜的直径为2.4米的主反射镜边缘过于平坦,这使进入望远  相似文献   

8.
正当透过望远镜观测土星时,你会被它漂亮的光环深深吸引住,那耀眼夺目的光环像是一枚散发着美丽光芒的戒指,使土星成为群星中最美丽的一颗。除了令人着迷的光环,土星还有另一特点:低密度。我们经常会在教科书和其他文章中看到,土星的密度较低,按照该密度值,土星似乎能漂浮在水中。真的是这样吗?如果这颗星球可以漂浮,那么需要多深的水呢?土星的密度  相似文献   

9.
巨洪军 《百科知识》2021,(36):60-61
万维望远镜的英文名为WorldWide Telescope,简称WWT,诞生于2008年,是由微软公司研发的一项技术.它通过互联网将全球的绝大部分天文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和无缝衔接,同时通过自身的数据库功能以及网络技术和使用界面,为全球的天文爱好者和天文教育及科研工作者们提供一种融合的天文资源库.作为虚拟的天文望远镜设备,万维望远镜可被看作一个特殊的天文科学数据库,一方面能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能创造新的学习资源,成为天文科普教育的核心部分,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0.
《科技新时代》2006,(7):14-15
“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了时空扭曲引发的罕见天文奇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4):315-316
我国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2007年5月12日在中科院/云南省丽江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目前我国及东亚地区最大的天文光学望远镜。随着这架口径为2.4米的望远镜投入使用,丽江观测站将成为我国南方最重要的天文观测基地,每年可容纳数十项具有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课题在此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人类首次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400年,联合国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1月10日,国际天文年中国大陆地区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3.
全球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大口径全景巡天望远镜(LSST)”.已于日前开始在智利北部的帕切翁山动工建造。这部超级望远镜预计将在2015年投入使用,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观测能力最为强大的数字化天文观测系统.能够自动地对夜空进行观测。LSST将对太空进行不问断地扫描.以研究那些遥远的星系、小行星、超新星、彗星、恒星和其他天体。LSST计划的总投资将超过35亿美元。建成后的LSST天文望远镜直径将达到84米,  相似文献   

14.
爱好天文的人,喜欢凝望星空,看那点点繁星,虽不绚烂夺目,却也璀璨迷人,然而,真实的这些星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这个位置吗?完全不是!甚至可以说它们的本质和现象之间“谬以千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不计其数的星星,它们发出的星光,它们发出的一切,都被引力扭曲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假象,而且假得不得了。我们被“引力透镜”完全欺骗了。引力使光线弯曲引力透镜效应,又称重力透镜效应,这里的透镜不是指光学望远镜的镜头,而是爱因斯坦的“引力透镜”,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现象,依据广义相对论,由于时空在大质…  相似文献   

15.
一位普通的中国工人,十几年如一日,凭着自制的望远镜,在第518次观测晴朗的天空后,终于发现了一颗彗星,成为中国发现彗星的天文爱好者第一人。2002年5月20日,中国天文爱好者——河南省开封市空分设备厂工人的张大庆接到国际天文学会小行星彗星中心颁发的证书:他和日本业余天文学家池谷熏共同发现的一颗新彗星以命名为“池谷一张”彗星。  相似文献   

16.
1610年,当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首次观察土星时,他看到的是一颗有着模糊边界的行星,当时他把这个模糊边界解释成土星的两颗大卫星,一边一颗。但两年后,"卫星"消失不见了,再过两年,它们又跑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
欧洲科学家和科学资助机构发起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准备在未来20年中集中资源.优先发展他们支持的天文项目。欧洲天文学机构11月25日发布ASTRONET计划基础设施发展路线图.正好是欧洲航天局(ESA)部长级会议开幕的时间。ESA成员国要研究解决今后如何投资太空项目的问题。几个大型的ESA项目——如由一系列地球观测卫星组成的哥白尼项目和火星探测计划——已经面临资金困难。ASTRONET的首要任务是“欧洲极大望远镜”(E-ELT).这是一个口径达42米的望远镜.将成为最大的地面望远镜。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时代》2001,(1):64-67
在美国,过去在家里的地下室里自己动手磨制望远镜、在院子里观测的业余天文学.是一种很少被人知道的爱好。但现在,它已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业余爱好,大约有30万具有科学探索精神的美国人是业余天文爱好者。随着望远镜价格的降低、质量的提高,再加上许多望远镜还配备了高效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天文爱好者的人数还在不断地增加。  相似文献   

19.
时域天文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天文学和相关物理研究的重大突破方向,而时域天文的发展需要高性能的时域天文观测设备,以及能发挥设备观测能力的优质天文台址。2019年6月,青海省科技厅启动了重大科技专项“天文大科学装置冷湖台址监测与先导科学研究”,专项针对青海冷湖优良的天文观测条件及未来将落户冷湖的大型天文观测设备的观测能力,利用现有的天文观测设施开展了一系列时域天文先导科学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光学时域天文的观测研究,如光学时域天文的观测策略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暂现源数据处理系统搭建,并利用姚安光电阵列CHES和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Ⅲ等设备进行时域天文观测。先导研究还包括围绕大视场巡天望远镜WFST开展的一系列前期研究,如WFST暂现源观测管线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的搭建,WFST对暂现源观测的预研,利用WFST开展星系形成和演化的预研,以及中子星、黑洞、引力波等的理论预研等。  相似文献   

20.
哈勃望远镜是人类发射进入太空的最大而且最灵敏的光学望远镜,它发回了数不胜数美丽得让人震撼的天文照片,从此开辟了天文观测的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