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远端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儿科住院 5 0例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结果 :发现冠状动脉病变 30例 ( 60 % ) ,病变出现在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即 4周内 2 8例 ,占病变者约 93.3% ,其中 1周内出现 7例 ,占 2 3% ,最早出现冠状动脉病变是发现川崎病后 4d。 4周后出现 2例 ,占 6.7%。病变累及范围不仅在冠状动脉主干 ,而其分支也同样受累。超声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及范围 ,而且直观。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检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及时有效的方法 ,对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川崎病冠脉病变的发展过程 ,探讨动态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价值。方法 :本文回顾分析了 4 8例川崎病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6 0 % ,冠状动脉扩张 35例 ,占 73% ,冠状动脉瘤 13例 ,占 2 7% ,最早 1例是发病后 4d。结论 :川崎病急性期一过性冠脉扩张较普遍 ,超声心动图随访检查可提高冠脉病变的检出率 ,了解冠脉病变的动态变化 ,利于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早期诊断要点与减少心血管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6例确诊KD的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对定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特点中肛周红与卡瘢红发生率分别为53.4%、40.7%;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扩张28例,冠状动脉瘤5例;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33.3%,仅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64.2%,7d内使用IVIG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9.6%(P<0.01).结论:对非典型KD应及时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早期足量使用IVIG可减少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小儿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高危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6例确诊为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急性期C-反应蛋白、胆固酵、血沉、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等资料进行计量资料£检验和计数资料Y0检验。结果:86例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26例(30%)。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发热天数、血小板、C-反应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有密切关系。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23.6%,仅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57.1%,7d内使用IVIG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6.4%(P〈0.01)。结论:对川崎病进行综合分析,可对该病作出及时的预后判断,予早期干预,促进冠状动脉病变的恢复;早期足量使用IVIG可减少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减少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用清营活血汤(自拟)结合西药治疗川崎病32例.观察临床表现的消失时间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结果:清营活血汤结合西药治疗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5.6%,纯西药组50%,有显著差异(P<0.05),而临床表现的消退时间无明显差异性.结论:清营活血汤对减少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有显著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方法 ,探讨急诊PCI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策略。方法 :入选 2 0 0 1.6 .2 3~ 2 0 0 2 .5 .10日入院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塞 ,发病时间在 12h内 ,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急诊PCI。结果 :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4 4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男 34例 ,女 10例 ,年龄 (6 0 .1± 11.3岁 )。行急诊PCI的有 4 3例 ,IRA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为 90 .9%。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分别占 2 2 .7%、2 9.8%、4 0 .9% ,左主干三支病变占 6 .8%。其中左主干 +三支病变组死亡一例 ,其余 4 2例均放入支架无IRA的急性或亚急性再闭塞 ,住院期间无心肌缺血再发 ,无复流现象 4例 ,约占 9.1%。结论 :急性PCI是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最佳方法 ,应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减少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用清热解毒活血方(自拟)结合西药治疗川崎病48例,观察临床表现的消失时间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结果:清热解毒活血方结合西药治疗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0.4%.纯西药组29.5%,有显著差异(P〈0.05).而临床表现的消退时间无明显差异性。结论:清热解毒活血方对减少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有显著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年龄在55~85岁之间的138例初诊为冠心病的病人,进行CDE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进行对照,以CAG诊断结果为标准来评价CDE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138例临床初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经CAG检查明确了105例冠心病的诊断,其中74例经CDE检出室壁运动异常,且主要出现在室间隔和左室前壁,而左室下壁及后壁出现较少;CDE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76%、81.82%。结论CDE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尤其是当病变累及左前降支及其分支时,但对左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合并支原体感染1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体会。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川崎病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儿均有发热;球结合膜充血13例,皮疹8例,口腔粘膜改变14例,手足硬性水肿、指(趾)脱皮14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2例,卡痕、肛周粘膜潮红5例。白细胞增高、血C R P增高9例,心脏彩超示冠状动脉病变(C AL)2例。所有患儿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并早期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及阿司匹林、潘生丁治疗,13例治愈,1例呈IVIG不反应,再次予以IVIG后痊愈。结论肺炎支原体可能参与川崎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研究联合窄带成像技术(NBI)、Lugol氏液染色及超声微探头序贯检查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以378例经常规内镜观察有食管黏膜粗糙、糜烂、颜色异常等可疑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可疑病灶先行NBI观察,再行Lugol氏液染色观察,最后行超声微探头扫描,结果发现452处病变。与NBI和Lugol氏液染色相比,常规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较易漏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均主要表现为NBI I级(71.3%)和Lugol氏液染色I级(82.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主要表现为NBI和Lugol氏液染色Ⅱ、Ⅲ级。超声微探头对早期食管癌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2.4%。结果表明,联合Lugol氏液染色及NBI检查能提高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联合超声微探头检查可增加对早期癌及其浸润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1.6~ 2 0 0 2 .5月 ,我院共对112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了经皮冠脉成形术 (PTCA)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CASI) ,其中 ,包括 4 3例紧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结果 :本组行PTCA成功 15 0处 ,失败 4处 ,成功率 97.0 %。其中A、B型病变成功率均为 10 0 % ,C型病变成功率为 87.5 %。失败者为 4例冠脉完全闭塞 ,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1例急性心肌梗塞 ,2例陈旧心梗。其中 2处病变导丝不能通过 ,1处病变导丝通过后球囊不能通过 ,病变扩张前目测平均狭窄是 87.9%。PTCA后置入支架及直接支架置入共 112例 (15 4处病变 ) ,其中病变A型 6 8处 ,B型 6 0处 ,C型 2 8处 ,置入支架 15 4支 ,平均 1.1支 /处 ,即刻成功率 10 0 %。因病变较长或两支以上病变 ,有 2 4例患者置入 2只支架 ,7例置入 3只支架。急诊PTCA4 3例 ,直接PTCA4 2例 ,挽救PTCA1例 ,成功率 97.6 %。结论 :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早期诊断青春期女性乳腺巨纤维腺瘤有助于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术式,减少患者乳腺不必要损伤.方法:采用PH ILIPS超声诊断仪(频率7—10MHZ),分析青春期女性乳腺巨大包块超声声像.结果:2例少女均检查出患右乳巨纤维腺瘤.结论:超声检查发现少女乳腺巨大肿块,应考虑巨纤维腺瘤.但应注意与叶状囊肉瘤鉴别,后者青少年单侧乳腺肿块常见原因为纤维腺瘤,其中巨纤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约占4%.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阑尾炎的特点 ,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6 0岁以上老年急性阑尾炎 75例 .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阑尾穿孔 2 6例占 34 7% ,坏疽性阑尾炎 2 3例占 30 6 % ,化脓性阑尾炎 2 1例占 2 8% ,单纯性阑尾炎 5例占 6 7% ,术后并发症 2 6例占 34 6 % .结论 :老年急性阑尾炎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早期手术 ,术前应充分准备 ,年龄不是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手术禁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表现为肺孤立性病灶的肺隐球菌病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表现为孤立性病灶的隐球菌感染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30~72岁,所有病例均经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85.7%(5/7)CT诊断不是肺癌,57%(4/7)诊断肺炎性病变,28.6%(2/7)考虑肺隐球菌感染,怀疑肺癌的仅为14.2%(1/7)。所有病例均出现晕征,病变强化明显,增强后CT值41.2,病变内部不均匀强化是其重要表现。结论:肺隐球菌病的孤立性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病灶出现晕征、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短期明显增大增多与肺癌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剖宫产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确诊剖宫产切口妊娠住院治疗的34例患者的切口妊娠声像图特征。结果 34例确诊病例超声诊断符合3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达94.1%。切口早期妊娠声像图可分两型:(1)单纯孕囊型23例(占67.6%);(2)混合回声包块型8例(占23.5%),其中2例超声诊断误诊,剖宫产切口中晚期妊娠3例(占8.8%),胎盘前置伴胎盘植入,子宫切口处肌层变薄。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对剖宫产切口妊娠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足月新生儿缺氧后脑损伤的机理 ,总结其CT征象 ,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为临床采取及时而准确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10年经我院临床确诊的HIE患儿的临床资料和CT片 4 3例 ,分析其CT特征表现。结果 :4 3例均为足月产 ,生后出现不同程度缺氧体征 ,阿氏评分 3~ 6分 / 1min ,于发病 2h~ 2 2d行CT检查。影像学表现 :4 3例患儿双侧脑实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密度减低区 ,占 10 0 % ;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占 2 1% ,其中 ,发生于右颞部 1例 ,后纵裂池 8例 ;管膜下出血 1例 ,占 2 .3% ,并破入侧脑室。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依靠临床诊断 ,影像检查可以发现脑损害的程度范围及是否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脑组织发生缺氧时 ,随着时间及乏氧程度的进展 ,其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因此 ,对临床怀疑及已诊断为HIE的患儿进行CT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胸部X线表现及变化规律。方法 :分析 5 1例经临床确诊的SARS患者一系列胸部X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均以发热为最早发病症状 ,10 0 %患者在发病后 1周内X线胸片出现局灶性斑片状模糊阴影 ,2周内达到高峰 ,15 .6 %患者为双肺多肺炎性病变 ,5 2 .9%患者为左肺 ,右肺为 31.4 % ,大部分肺野受累 ,病情重 ,98%患者在 4周内肺部阴影逐渐消散。结论 :肺部病变越早 ,范围越广 ,发展越迅速 ,临床症状越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张家口地区乳腺癌的发病规律。方法 :对我科 2 0 0 1~ 2 0 0 2年收集的 10 6例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 5 5岁者占 70 %以上 ,2 6岁以下和 6 6岁以上患者极少 ;浸润性导管占 75 .4 7% ,淋巴结总转移率为 4 0 .6 %。结论 :乳腺肿物早就诊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511例尿毒症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发现各房室腔扩大发生率:LA:90.2%,LV:74.5%;IVS:62.7%;LVPW:62.7% RV:43.1%;AO:31.4%。心包积液发生率51%,多为少至中等量积波.二尖瓣返流发生率36.3%,均为轻至中度返流;主动脉瓣返流发生率7.8%,均为轻度返流.典型二尖瓣环钙化4例,占7.8%.此外,LA,LVDd、IVS 及 LVPW 总均值超正常高限;LVEF、FS%值偏低。建议应用尿毒症性心脏病术语,肯定超声心动图检查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和超声检查对外伤性脾破裂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7例外伤性脾破裂的CT及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脾脏本身表现:脾外形增大;脾边缘不规整或见裂带;牌实质不均匀;脾包膜下血肿CT表现为脾外缘新月形高密度或等密度影,超声表现为牌外缘带状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脾内血肿CT可见脾实质内团状或者片状高密度影,超声可见脾内液性暗区,或团状高回声。(2)脾破裂间接征象为脾周血肿及腹腔积血。脾周血肿CT表现为脾周高密度不规则团块,超声为不均质混合回声。超声对腹腔积液的检出率为l00%,远大于CT(57%)。(3)CT可同时发现多脏器损伤,而超声对 4例后腹膜血肿均未检出。结论:CT和超声对不同类别的脾破裂诊断各有侧重,对脾真性破裂早期病人,可行超声检查;对脾破裂合并多脏器损伤,尤其合并后腹膜血肿时,宜做CT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