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亮点一: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今年不再空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在过去的10年中,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了7次,其中包括去年和前年都出现空缺。今年这种遗憾不再,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钱崇澍等完成的"《中国植物志》的编研"成果获  相似文献   

2.
1998年—2003年,中国在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方面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多,但是中国科技大奖的发明一等奖连续六年空缺,说明了什么?有人认为:“说明了我们这六年来都没有出现有说服力、有国际竞争力的发明。”作者认为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2004年2月,首都北京,一派早春气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这里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来自云南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项目,打破了自然科学最高奖项多年空缺的局面,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惟一的一项一等奖.云南大学侯先光等科学家对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的研究成果,再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为突破和创新生命进化理论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连续六年空缺的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花落两家,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引发了对“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再思考,并澄清在此问题上的错误认识,深刻理解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一向讲究花好月圆和皆大欢喜。但是,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再次空缺,形成该奖连续第六年空缺,引人注目。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连续六年缺失是好还是坏,是失望还是希望,是心酸还是遗憾,恐怕都不可能从一个意义上来解读。一等奖的缺失既可以解读为有伯乐而缺千里马,也可  相似文献   

6.
提高我国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家在最近几年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成果,诸多基础研究成就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战略性高技术领域研究也取得突破,在多年空缺之后连续两届国家科学奖一等奖得以产生,2003年SCI国际论文排序已经达到世界第五。这些成果反映,困扰我们科技界多年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观。这首先要归功  相似文献   

7.
又是一个春天,又是一次科技盛会。当人们沉浸于大奖纷呈的喜悦之中时,又不得不遗憾地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象征我国技术发明最高水平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再次空缺。至此,该奖项已经连续六年无人问鼎。跟踪模仿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6年来,为何我们总是年复一年与一等奖擦肩而过?作  相似文献   

8.
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减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科技成果34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34项(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4项);技术发明奖55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2项);科技进步奖254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225项);国际科技合作奖3人.  相似文献   

9.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笃正、吴孟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际科技合作奖5人,奖励314项科技成果,其中自然科学奖38项(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8项);技术发明奖40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9项);科技进步奖236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218项)。我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奖授奖项目4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7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8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8项。我院推荐的蒲慕明获2005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奖。下面将我院获奖项目简要介绍如下(不包括专用项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叶笃正1916年2月出生于天津。1940年获清…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初,西北工业大学主持完成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我国在该级别的奖项中连续6年空缺后的重大突破,这一消息在全国引起轰动。主持完成这一课题的是该校材料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同。  相似文献   

11.
被我们称之为“自然辩证法”的这一门学科,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自从它在我国草创以来就存在着许多争论。其中,1956年和1987年的两次定名都采取了折中方式。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学发展规划时,用的是“自然辩证法(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这个学科重新定名时,用的是“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学术界的自由讨论,我们对它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自然辩证法”是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相当于西方国家的Scienceand Technology Studies,即“科学技术学”。这…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征镒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自然科学奖39项(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9项);技术发明奖51项,其中一等奖1项(专用项目),二等奖50项(专用项目11项);科技进步奖25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专用项目),一等奖19项(专用项目9项),二等奖235项(专用项目53  相似文献   

13.
在前不久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连续6年空缺的尴尬令人深思。“我国缺乏重大技术发明创造”是其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连接六年空缺的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花落两家.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引发了对“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再思考,并澄清在此问题上的错误认识,深刻理解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28日上午,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教授在热烈的掌声中,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荣誉证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连续6年空缺后,终于被黄伯云率领的  相似文献   

16.
正在2014年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多年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被铁基超导研究团队获得,一时间"铁基高温超导"一词再次被人们所关注。殊不知,早在2008年凝聚态物理学领域掀起铁基高温超导研究热潮后的次年,宋灿立就在薛其坤院士的指导下开展铁基超导体Fe Se高质量薄膜分子束外延(MBE)生长的探索,并于2011年作为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了有关铁基超导Fe Se研究的论文"Direct  相似文献   

17.
朱志宏 《学会》2002,(1):45-46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我国科研投入不断加大,科研成果的数量增长很快,但真正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却很少,以至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这两类科技大奖一等奖连续几年空缺.另据<科技日报>2001年10月26日报导,今年的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空缺.据国际权威机构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我国科技竞争力排名继1999年大幅度下降12位后,2000年排名又下滑了3位,列第28位.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05,(4):74-75
张立同院士、黄伯云院士双双摘取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六年空缺后,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主持评审,由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院士主持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获得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目研制的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战略性热结构材料,可以替代金属材料来解决目前航空航天器燃料20-30%浪费的问题,以满足其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搭载和长寿命发展的需求。该项目突破了材料制造工艺一系列制约实现工程化的国际性难题,获得了10项国家发明专利,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  相似文献   

19.
科技成果评价过程中常见弊端 近年来 ,我国的科技成果在评价中频繁使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世界上首创”、“国内领先”、“突破性进展”、“重大科技成果”、“填补空白”等字句 ,似乎科学研究都无一项目失败 ,且水平都很高。而从 1999年国家设立科技五大奖项以来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却连续四年空缺。两相对比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科技成果评价上的弊端。现将科技成果评价中常见弊端总结如下。科技成果中文章“翻新”花样多 在获奖成果所带来的荣誉、职称、经济奖励等诸多利益的驱动下 …  相似文献   

20.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屈原《天问》新世纪第一场春风为三秦大地捎来的喜讯是:张国伟教授领导完成的“秦岭造山带岩石图结构与演化”科研成果获199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因一等奖空缺,这是最高奖项。张国伟教授主持的这项科研成果概括提出了关于秦岭造山带形成演化、“立交桥”式三维结构、造山细节过程和动力学特征等系统新观点、新认识,并探讨了大陆地质与造山带的基本问题。这项成果丰富和提高了我国造山带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