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国庆 《学周刊C版》2011,(1):161-161
针对如何有的放矢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加强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问题,本人尝试性地实施了“重组教材,整合教学”的语文学习方式。“重组教材,整合教学”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教材呈现的学习样本,拓宽学生知识学习和实践运用领域,实现教学内容、时空、方法的全方位开放,使所有学生在各种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有机整合中视野得以开阔,情感得到熏陶,语言大量积累,思维长足发展,提高表达能力。以下就谈谈本人对小学语文教材的重组与创新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同样作为语言,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整合语文教学的思维,让学生从熟悉到陌生,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理念不仅提出了语文课程教学的本质属性,同时也为一线教学明确了基本的方向。语言表达能力地发展离不开扎实的语言训练,就需要借助于语言教材这个平台。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教材文本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积极整合和运用课文中的情境,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设置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并提供相应的支架。  相似文献   

4.
张海 《天津教育》2020,(8):169-170
2019最新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而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其中添加和强调了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就是为了更好地提示教师要为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的落实让路,创造地使用教材,不让知识框架束缚语文要素的落地,全面地学习语言,掌握规律。而要切实落实语文要素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不仅要从教材表层解读,更要注意观念改变、课堂策略整合、学生能力培养和从广泛的阅读积累中为原动力,发挥教材的优势,切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现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思维,为听说读写打基础。如何从发展语言入手,有计划地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言语水平,这里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认识教材优点,将语言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人教版语文第一册是一本语言训练的好教材,从编排到内容,都为学生语言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这本教  相似文献   

6.
一、挖掘教材的有利因素,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从人的智力结构来说,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注意充分挖掘教材里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因素,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有机地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语文课本第二册21课是看图学词学句。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九种蔬菜的插图和名字:“菠菜”、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教材整合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要在实践中进行深层次探究,在有机整合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同时,将必修与选修、课堂内外等方面进行深度衔接,在发挥教材的最大化效能中真正驾驭教材与教学,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中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用好教材,通过朗读、品味让学生获得对文本的情感体验。通过搜集资料,丰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加强语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9.
情感教育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能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三方面进行探索:开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子;增强教师教学语言的情感色彩;合理创设情境引起感情共鸣。  相似文献   

10.
陈瑛 《甘肃教育》2020,(4):67-67
语文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更是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载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践行新课改理念,根据现行教材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统编教材关注到这一点,不仅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还注重心理教育内容有机渗透。教师要对统编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在小改动处看出大心机、在新变化处发现隐藏心意,并通过有效训练,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中新课程鲁版语文教科书(必修)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旨在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鲁版语文教科书(必修)进行评价研究。教材具有以活动促学习、以活动求发展的鲜明特点,具体体现在耳目一新的单元、活动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及教材编写力量上的有机整合等三个方面。在对这些特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从教师和学生两种视角对教材进行评价研究,同时也指出了本套教材美中不足的方面。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生的语文素养则综合体现在写作能力上.因此如何增强习作教学有效性,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就成了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任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从阅读中学得习作方法 语文学习唯有实现听说读写的有机整合,才能使学生把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到习作中,同时又让习作中形成的知识技能促进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4.
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从语文课程资源与北海历史资源整合、语文教学与北海人文资源整合、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相关的北海地域文化相整合、语文教学与北海民俗风情整合等四个方面入手,实现中职语文教学与地域文化的有机整合,不仅可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杜鹃 《现代语文》2010,(8):141-143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 语文新课标观点鲜明地提出要“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语文教学能够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而不是单单语文能力的角度来实施的话,那么语文教学才是真正找到了出路。面对不同阶段,不同心智的学生,合理地对教材进行选择和摒弃,广泛地收集并利用身边各种资料,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实践、视听享受、阅读体验中获得知识,才能真正解放语文学习的桎梏,让师生投入到更广阔的空间中乐教乐学。语文教学在知识技能之外,应重视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在领略各种优秀作品的同时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和形成优雅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6.
图式是打开思维的钥匙。笔者在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纪上册四单元的阅读教学实践中,从词句到段落到篇章依次搭建三类图式支架,通过有序、比较、整合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外搭支架,内促思维两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学生"思有序、思比较、思整合"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劳动教育是当前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一块短板。那么,如何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呢?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它具备融合推进学生劳动教育的优越性,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责任。一、挖掘文本资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统编版语文教材的选文不仅为学生发展语言技能和形成学习策略提供了语言和文化素材,还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平台。作为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8.
余静 《小学语文教学》2002,(7):30-30,31
一、把握教材是提供创新的基础语文是文化的载体 ,语文教材则是语文教学的载体。要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 ,是离不开课文的。否则 ,就是无源之水。就无法引导学生去感受、领略、体验祖国语言的美感 ,诗意和情趣。从这个意义上说 ,正确地把握教材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而且要在不同的课文中善于把握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运用语言的特色 ,把握教材的系统性与整体性。从阅读教学的创新要求出发 ,深入钻研教材中的语言现象 ,准确地把握语言运用的规律。面对教材 ,不应急于考虑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首先要求教师从观念上重视人文教育,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教育素材,而不是只停留在时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不仅能妥善解决学生由“必学”到“乐擘”的转变,而且能完善擘生的人格,协调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谢世秀 《考试周刊》2013,(35):36-36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教师要认真吃透和把握教材,善于在语言环境中抓住关键的字、词、句进行巧妙渗透,或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环境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领悟、体会,逐渐增强环境意识,自觉地成为环保的宣传者和参与者,实现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