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飞  王宝明  庞宇 《新闻界》2013,(11):43-47
随着微博等新媒体手段的兴起,虚拟社会危机事件在转化为现实社会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其参与主体更为复杂、形成起因更为多样,致使社会管理难度加大。在工作实务中,社会管理者有必要利用政务微博平台进行社会管理,一方面要警惕政务微博自身危机,对政务微博潜在危机的来源的分析、识别及排序,建立规避系统,注意危机迫近的信号,坚持好的管理行为避免公共关系危机以提升政务微博的引导力;另一方面要结合危机事件的阶段性特点,做好事前引导布防、事发识别研判、事中遏制解决、事后恢复评估,竭力从源头处置危机事件,防止虚拟社会危机事件现实化。  相似文献   

2.
在美学维度,虚拟媒介不仅是一个虚拟技术系统,还是一个直觉技术系统。虚拟媒介借助数据、隐喻、舆论、信用、美感等多样施控元素介导社会运行系统,已然在舆论监督、信用评价、道德约束、质量控制、市场经济等诸多方面间接地发挥形塑社会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虚拟媒介赋予了制造技术和使用技术的新意义与新伦理,彰显出虚拟媒介形塑社会的虚拟性、互动性、身体性、图像性、自律性等显著直觉表征,进而发挥了舆论引导、全员监督与秩序重建的社会文明效能,但也隐现出有悖于社会文明发展的直觉伦理危机。为此,在自律、心理、环境和协同等视域重构虚拟媒介的文明伦序显得异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微博媒体,通过构建微博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网络的融合模型,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基于模型的徽博社会网络对现实社会网络在社会网络联结、结构洞、社会资本积累、社会网络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虚拟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网络的融合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微博媒体,通过构建微博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网络的融合模型,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基于模型的微博社会网络对现实社会网络在社会网络联结、结构洞、社会资本积累、社会网络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虚拟社会网络与现实社会网络的融合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是对社会临场感运用于网络在线购买行为的探索性研究。网络购物环境中时空分离与沟通方式的变化带来新的顾客体验特征,使得社会临场感成为消费者在线购买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大量关于社会临场感的研究表明,社会临场感体现了新传播媒介的效果。传播媒介对社会产生影响主要根据媒介所提供给用户的社会临场感而定,将社会临场感运用于在线购买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笔者认为,应当明确社会临场感在网络购物行为研究中的"角色定位"和研究路径,并预设了社会临场感运用于在线购物行为研究中的主要变量和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萍 《新闻前哨》2010,(9):101-103
本文将社会资本形成的三要素——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及由此产生的信任结合网络特点,分析了虚拟网络社团中社会资本的网络构建、互惠性的形成和信任的产生方式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虚拟社会是以互联网传播为背景的社会生活总体;而虚拟社会管理的本义,则是指对网络时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有效治理。与传统社会相比,虚拟社会具备了流动性、族群化、人民身份、云智慧、技术近用等特质;相应的,政府应以虚拟社会的动态管理、差异管理、认同管理、协商管理、学习管理来应对治理挑战;并且,"现实-虚拟"的跨管理协同应成为虚拟社会管理机制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8.
社会互动是形成和消解地域偏见的基础.互联网的兴起催生了网络社会,极大地动摇了传统社会的互动方式,产生了虚拟经济、虚拟社区、虚拟社交等虚拟交往活动,从而动摇和颠覆了地域偏见形成和维持的基础.这种态势一方面迅速形塑出新的地域偏见,另一方面也促使历史上某些已经固化的地域偏见逐渐消弭,网络社会中的地域偏见在互动交往中处于一种新...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当前舆论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探索和把握虚拟社会舆论运行过程中引发阶段的特征和规律,成为迅速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的迫切需要。本文在社会燃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舆论生成途径的缓慢氧化、剧烈氧化(包括自燃和点燃)三种模式以及三种模式相互化合共生的复合氧化模式,并在叠加、多变的复合模式中寻求多元共生、结构均衡的舆论引导路径,为虚拟社会管理带来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处理很多和外界交互的事务。网络席卷全球,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时代正向网络虚拟社会迈进.所谓网络虚拟社会,就是网络的人类社会化;在网络社会中,Agent(能够代替人处理事务的程序)相当于人,网站相当于一个组织、机构、部门甚至家庭等社会实体;每个这样的社会实体南授权的Agent进行管理,体现区域自治性。  相似文献   

11.
姚远 《今传媒》2024,(3):114-117
品牌虚拟代言人是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自诞生以来,因具有超长在线、风险可控、边际成本低等优势而受到众多品牌方的青睐。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和品牌沟通模式的升级,虚拟代言人从被称作“吉祥物”的2D卡通形象升级为数字化的3D虚拟偶像。本文对品牌虚拟代言人的迭代、虚拟偶像的文化逻辑以及升级的拟社会互动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拟社会互动理论探讨了虚拟偶像如何从二次元走进现实,进而在与受众的拟社会互动中为品牌带来经济效益,旨在为品牌虚拟代言人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论虚拟网络社会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飞速增长,虚拟网络社会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虚拟网络社会开拓了政治发展的新渠道和新空间,推进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现代化;另一方面,虚拟网络社会也给我国的政治稳定、政府治理、意识形态、政治文化以及国家安全等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在特定范围内给我们的政治秩序带来冲击和挑战.本文研究和探讨虚拟网络社会对于我国政治发展产生的正面推动作用及其伴随而来的负面影响,并针对“虚拟网络社会”所产生的负面政治影响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源于西方社会学对社会结构的实证分析的探索,随着研究理念及测量方法的成熟,逐渐扩散运用于管理、信息、传播等多个学科.新媒体传播的“关系网络”特质日益凸显,传统的新媒体量化研究方法面临着诸多困境,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提供了工具参考.本文按照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媒体研究中谣言传播、微博粉丝传播、论坛舆论生成等主要测量指标进行了传播学解读.  相似文献   

14.
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拥有大量的用户,在一些较为优秀的游戏中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社会结构.与此同时,网络游戏又是现阶段最成熟虚拟现实技术的练兵场.因此,对网络游戏的虚拟社会进行研究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以<魔兽世界>游戏为平台,对其中的虚拟社会的社会结构进行定性的实地观察研究.通过三年的参与观察,采用记录的方式给出了一个网络游戏中的虚拟社会的结构及其特征.以期通过这样的研究在方法论、理论和方法层面提供可借鉴的结果和方法.该文为<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年第12期本期话题"虚拟社会"的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俞鸿 《东南传播》2010,(1):74-75
互联网以其独特的媒体特性已被民间组织或个人用作发起动员载体和手段之一。网络虚拟动员以网站发起、社区发帖等形式聚集大众舆论和群体意识以达到社会控制的作用。而网络虚拟动员能够存在并且发挥作用是以政治动员机制不断削弱、社会动员机制得到强化作为时代背景的。不同于以往传统政治动员中以政府机构、执政党等为动员主体。民间发起的网络虚拟动员的主体主要为社会个体成员,动员不带有强制性,那么网络虚拟动员要演变为现实行动、促成社会变迁则主观上取决于利益相关者能从中获得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情感利益等。  相似文献   

16.
学习化社会对图书馆服务提出新要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学习化社会的来源及其主要特征。探讨图书馆服务如何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要求,提出图书馆首先成为学习型图书馆,成为社会学习型组织的楷模;其次,图书馆从传统图书馆向虚拟图书馆转变,才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要求,最终,学习化社会要求图书馆提供更多的研究型图书馆专业化咨询服务,为全社会的知识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7.
张品良 《网络传播》2005,(10):12-13
“当今世界正在向网络社会时代过渡,互联网正在创造一个特殊的、虚拟的社会空间,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虚拟社会是历史和现实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新的挑战。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网络传播的种种功能,社会对网络传播的利用、驾御、掌控能力已经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建构息息相关,互联网的出现绝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飞跃,它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既有形态。”  相似文献   

18.
关于网络社区是否属于媒体的问题,社会上有一些讨论.在天涯社区内部,也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我们有强大的影响力,有优质的内容,当然是媒体,是新媒体;另一种看法是,我们是社区,是在线生活平台,是一个虚拟社会,我们并不采编任何内容,也没有自己的特定立场,所以不是媒体.  相似文献   

19.
微博具有天然的"亚文化"环境,这对微博信息传播有一定的影响。社会认同理论是研究社会群体间关系的重要理论,是有关个体在社会中定义自己、判断自己与群体的关系、从而做出行为选择的理论。人们通过社会分类、比较、认同和积极区分实现社会认同,而微博中,用户围观信息、转发信息、发布信息由分别对应了社会认同的基本过程。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对微博中用户的信息传播行为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张永珍 《大观周刊》2011,(23):267-267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按照这一要求,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必须立足学生生活,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展开自己的教学工作。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教材的广泛应用,笔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结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现结合自身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活动,浅谈一下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