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2012,(Z1):109-116
历史与社会是新世纪课程改革中新开设的综合课程。由于开设本课程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在实验期间按照不同的设计思路研制了两个课程标准。所以,在这次修订过程中本课程有着一个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的任务,即是将两个实验标准整合为一个正式标准。一、修订的整体思路及其依据以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逾十年。十年  相似文献   

2.
以“校园植物的科学探究与人文关注”校本课程为例,从课程开设背景、课程实施方式、课程案例分析、课程评价标准和课程开发意义5个方面,具体介绍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初,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对高中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进行重大改革,提出从“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建课程。“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要求“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建立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相似文献   

4.
本阐述了当前在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中开设《综合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从课程实验内容的选择、综合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及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与建设。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实验是学校生物学课程的核心,而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实验课程的重要分支,可行性较大。从课程开设背景、课程内容要求、课程实施过程和实验教学反思4个方面,具体介绍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过程,对我国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课程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晨 《天津教育》2013,(17):51-53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应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组成。与此同时,新课标还对选修课的开设作了详细而具体的指导性说明。可以这样说,在高中阶段开设选修课,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很多地区和学校都纷纷行动起来,在高中阶段开设语文选修课。但是在选修课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从学校的落实到教师的观念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很多要加强和提高的地方。所以,加强对选修课程的研究,进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众多一线教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六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虹 《职业技术教育》2003,24(34):70-70
课程结构不合理。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个学科、专业中,所开设的各门课程存在着结构不合理问题,表现为课程门类不全,需要的课程开不出来,而不需要的课程又删除不掉。此外,课程之间在结构比例方面不合理,有的开设过多,有的开设过少。另一方面,各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性,缺乏选修、跨修的选择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无锡市辅仁中学在创办之初.课程设置就具有校本特色。她的创办者既以教会学堂的课程为参照,也重视开设好母语中文课程,课程设置堪称中西合璧。上世纪末,新课改的实验为辅仁继承传统,开设校本课程提供了机遇。2000年辅仁开发校本课程的实验正式起步。在起步阶段,学校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三年中开设了88门次的微型校本课程:二是编写出版了三辑10本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9.
在为研究性课程的开设拍手称快的同时,也发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在这种新的课程中教师遇到挑战。这种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此次课程改革中历史学科推出了两个《课程标准》,即7—9年级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10—12年级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文中简称《标准》)。这两个《标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文中简称《纲要》)的指引下,呈现出一定的时代性,并在推进历史新课程实验、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为了进一步完善《标准》,使之成为推进历史课程改革的有效工具,本文就两个《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中肯的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张志勇 《教书育人》2011,(11):52-53
校长是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2010年5月12至13日,我们在莱芜市召开高二课程规划专题研讨会,重点研讨秋季开学之后各高中学校如何开设好选修1和选修2的课程问题。这两个选修系列的课程如何开设?各个学校到底开设什么课程?这与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息息相关。在会议分组讨论中,我深感当前校  相似文献   

12.
刘忠华 《现代语文》2008,(10):153-15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由“语文1”罕“语文5”五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由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构成。每个系列义可以设计若干模块,并要求每个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灵活开设选修课。同时,  相似文献   

13.
<正>品德与社会是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日益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深入探讨和认真研究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结构,有助于深化和推进我国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价值。一、品德与社会课程结构的特点教育部在2002年、2012年分别出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两个课程标准。尽管相距十年,但两个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框架上基本是一致的。分析两个课程标准可以看出,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结构呈现出如下特点:1.学生本位的课程建构观两个课程标准将品德与社会的设计思路表述为"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  相似文献   

14.
范宏业 《中学教研》2005,(5):47-48,F003,F004
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在义务教育的3个学段里,每一学段都安排了“统计和概率”,也就是说,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从小学开始就开设统计课程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中,“统计和概率”,在必修课中安排了18学时,在选修课中有  相似文献   

15.
物理光学课程隶属我校物理学院光学课程体系,是光学课程开设后继课光学实验后的第二门后继课程.在光学课程建设及光学教学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教学团队结合我校的学生实际和国内外物理光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对物理光学课程开展了改革实践.该文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探索与实践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陈宇 《班主任》2011,(12):25-26
目前学校开设的课程均为国家规定的必修或者选修课,有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开设了一些"校本课程"。在我们新一班,除了这两种课程之外,还开发了第三种课程——"班本课程"。顾名思义,"班本课程"就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高校中开设高等数学实验课程的意义,分析了钦州学院开设高等数学实验课程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开设高等数学实验课程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高校中开设高等数学实验课程的意义,分析了钦州学院开设高等数学实验课程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开设高等数学实验课程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9.
一艺术课程(一般也称为“综合艺术课程”)是这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通过对课程结构的调整出现的一门综合课程。这门课程超越了传统艺术教育分科的界限,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电影等多种艺术门类综合成一门课程,为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目前,艺术新课程正在全国试点,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个国家级、省级实验区参与了艺术课程的试验。在开设了艺术课的学校不再开设音乐、美术课,到2005年实验结束,将会有更多地区与学校开设艺术课程。艺术课程的开设,是课程改革与艺术教育改革的一次大胆革新,相关专家在出台这门新课…  相似文献   

20.
该文着重介绍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微波电路实验”的课程特色和内容。该实验属于设计研究性课程,目标是训练学生完成一个采用先进科研手段进行微波电路设计研究的全过程。该实验克服了在学校开设微波电路硬件实验的困难,配置了先进的仿真软件和测试仪器,内容包括微波电路的设计、制作与调试等,分为软件仿真和硬件测试两个阶段,符合工程的实际要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微波领域的科研工作,对该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