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阳明的心性论中包含着真我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这对后来的现代新儒家产生了很大影响,梁濑溟、熊十力融合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提出了宇宙心和心性本体论,贺麟融合新黑格尔主义提出了主体逻辑心和自然的知行合一论,都充分发挥了王阳明思想。  相似文献   

2.
二程在其"性即理"的命题中,将"理"与"性"直接贯通,开创了儒家心性之学的新方向,并由此决定着修养之学的基本路向以及特色。儒家心性之学与修养论的关系,在宋明之际发生了变化,有了更多的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3.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孔子把“外王”看作是“内圣”的必然归宿,孟子虽亦承认内在是外在的前提条件,但他已经把“内圣”和“外王”作为人生的终极理想摆在均衡的地位;到了宋明理学,则明显地蜕变为“内圣之道”的心性之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二曲之学为切入点,从横向角度概括了宋明理学有关心性修养的几个特征:次第性反映了理学家的“为学”深度;密成性是修养工夫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累积要求;自然性反映了在本体自控下工夫修养的自觉状态;一贯性反映了贯通各个方面的修养境界。  相似文献   

5.
晚清理学名臣吴廷栋在咸丰后期不厌其烦与心学之士方潜进行辨学,时处内外皆忧之际,虽于补救时世作用不大,然因广涉理学主要命题,极判心性、儒释之辨,既展现其理学思想概貌,反映其心路历程,又成为理学界一段插曲,折射其时的学术态势。  相似文献   

6.
郭象是我国西晋初期的重要哲学家,郭象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对于郭象哲学,我国哲学界大都认为其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通过对"郭象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论断及其根据的分析,以及对郭象哲学与王弼、裴危哲学的比较,笔者认为,把郭象"独化论"哲学划入客观唯心主义阵营是不妥当的,其哲学的基本倾向是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倡导自然、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人生理想论与此有相通之处。发掘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儒家人生理想的现代价值,对引导人们树立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借鉴西方现代解释学的基本方法,回到经典文本,弘发孔子以“仁学”为核心的心性思想的现代价值。从对《论语》的解读看,其心性思想的现代内涵主要包括:倡导道德自律,注重推己及人;“仁为己任”,强调责任意识的人格追求;以“好学”、“善道”为重要内容的实践理性;仁是情理,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仁”还是一种人生修养的方法和人生修行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谢狂飞 《黑河学院学报》2022,(10):160-163+168
尽管终身学习的现代概念出现时间并不久,但作为一种生命学问的实践,终身学习在儒家之学的精神传统中早已是源远流长。儒家之学的终身学习内蕴对今天建构和完善终身学习的意识有着重要的思政课启示。经由一种追根溯源的关于终身学习意识的儒家文化梳理,能够促进今天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经由终身学习意识的倡导而提升其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孔孟儒学很注重心性修养,心性修养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尽心》篇则较为集中地探讨了心性修养,并且对之后儒学的发展有继往开来之功。文章以《尽心》篇为基础充分挖掘讨论其所涉及到的为已之学,以及为己之学在儒学理论中的基础性地位,具体阐明《尽心》篇中为己之学的内容特征,进而引发对该问题的理论意义的思考,意在使国人结合现实强化对传统核心价值观的追问与求索,重拾那份古朴而纯真的信仰。  相似文献   

11.
使人生价值取向科学化,必须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阐明人生价值的辩证性质。人生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人生的级次与价值是冯友兰"人生境界论"的核心内容,冯友兰根据人对宇宙人生觉解,把人生境界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并且依次论释了人生的价值。冯友兰的"人生境界"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但也不乏局限性,设计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是其留给人们的普遍反思。  相似文献   

13.
俄狄浦斯是处在命运惩罚中的悲剧人物,文章从《俄狄浦斯王》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两部剧作入手分析俄狄浦斯形象的意义,认为身处厄运,俄狄浦斯不屈从命运的摆布,不规避命运的苦难,以非凡的智慧、善性和勇气证明并维护了人性的高贵与生命的尊严。  相似文献   

14.
论人生建构     
从人生设计、能力开发和理性建构三大维度论述了建构人生的伟大工程 ,指出了战略思维是人生建构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的罗马剧着眼于英雄形象的塑造。英雄人物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本真的生命形态,这也是导致他们从荣誉之巅走向毁灭之谷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他们成为英雄的主导因素。在悲剧英雄身上,莎士比亚对于理想人性的探索得到了艺术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在对人的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基础上提出来的。人的本质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建立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并与自然、社会密切联系的现实整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劳动异化以及人的异化,其价值观在整体上是不合理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人的本质的解放为过程的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人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中外哲学家一直努力解决且很难说明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整体上解答了人的本质问题。面对当代哲学都在不同程度地回归现实、回归人,提倡重建人的精神家园的当代,人的本质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在不断努力实现人类的整体本质和每个人的本质的过程中获得生生不息的圆满感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获得人生的意义。这个问题的考察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著名国际报告文学作家、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中国人民的真挚朋友埃德加.斯诺在其诸多报告文学作品中,将强烈的生命意念和崇高的人类关怀作为深入社会、观察人生、思考未来以及处理各种现实问题的出发点和归结点。由此折射出他敢于追求真理、献身正义事业、追求民主平等、诚实、正直、客观的伟大品格。尤其是他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对中国最广大的底层民众生存的热切关注显示出较多的人民信念。循此思路,可以更好地把握斯诺精神的内在生命质态,并预求能为转型期报告文学作家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 ,奠定了人的社会价值观的基础 ,同时也指明了我们现时代的价值取向 ,应仍以集体主义作为主旋律 ,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形成深受王阳明、杜威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方面内容.生活教育理论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对于当代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入手,进一步挖掘其教育理论的现代价值,以期指导现实教育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