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冰 《学科教育》2001,(1):46-F003
科学素cientific Literacy)是当代科学教育的核心概念,本文以美国科学教育改革为背景,介绍了美国化学会开发的旨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化学课程。文章重点分析了“社会中的化学”(ChemCom)中的科学素养要素,最后对科学素养与课程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魏冰 《教育学报》2001,(1):46-49
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是当代科学教育的核心概念.本文以美国科学教育改革为背景,介绍了美国化学会开发的旨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化学课程.文章重点分析了"社会中的化学"(ChemCom)中的科学素养要素,最后对科学素养与课程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科学素养教育的切合点——化学史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化学史教育以其丰富的内容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生动有趣、充满哲理的素材 ,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化学的理解、掌握化学思想、开发化学思维、培养科学意识和品质、扩大学生的视野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化学史教育应该成为化学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教育的切合点。一、化学史教育的素质观化学是一门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为对象 ,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基础自然科学 ,其学科知识极其丰富。中学化学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是我们的教育目标,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是当今世界科学素养教育的范本.本文结合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所得到的启示,探讨如何在<综合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绿色化学已成为我国21世纪中学化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科学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手段.通过分析美国新版教材《化学与社会(第五版)》,研究美国绿色化学教育的经验和优势,以探索出有效促进我国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英国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素有重视科学教育的传统。早在17世纪,英国的科学教育之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就提出:知识就是力量。1869年,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教育家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lwy,1825-1895),主张应把自然知识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后,英国在中学开始开设化学课程。经过近一百五十年的改革与发展,英国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学化学课程体系。本文就英国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行考察,希望能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当今国际化学课程改革的发展体现出以下三种动向:突出化学核心观念的引领,重视化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增进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所需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为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基础教育的12年中,一至五年级已开设自然课程,六至七年级又开设科学课程,那么为什么在自然科学领域还要继续在八至十二年级开设分科的化学课程?《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对教师在实施化学课程时的要求是什么?本文将对此作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试论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国内外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呈现出以下几种趋势:1.转变化学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3.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拓展化学的视野,重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5.贴近学生经验,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生活价值;6.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7.重视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一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国不少地区已编制出新的高中化学教材。分析国外化学教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编制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化学课程教材,具有积极的意义。一、美国《现代化学》教材的特点美国作为世界上教育体系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尽管有其特殊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但正如美国比较教育家坎得尔(I.L.Kandel)说:"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将在教育目的与课程  相似文献   

11.
化学教学要渗透STS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强调以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它注重人的科学素养培养.化学教学中开展STS教育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科学方法的形成和科学能力的发展,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国化学教材ChemCom的环境教育有三个特点,即:注重环境意识的培养;注重环境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趣味性;注重关于环境新知识的引入。中学化学教育中的环境教育是我国化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了在学科课程中渗透社会课程的特点,提出以学科课程中心论为基础渗透社会课程更适应我国的化学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三、中学化学教育中科学素质的培养策略 1.课程策略:把科学素质的培养融合在化学新课程革新之中 (1)培养科学素质就是实现化学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的化学课程,在充分吸取国际理科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继承和发扬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概括起来主要有: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进行STS学校课程教育的国家之一。在新一轮国际课程改革浪潮的影响下,我国也开始了对SIS学校课程教育的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5.
科学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所展示的自然观和特有的科学方法论,更有利于促进一个国家和学生个体的发展。美国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认识到了科学教育对整个国家命运的巨大功效,并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教材。但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的科学教育还远远适应不了新世纪发展的需要,美国二十世纪科学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布鲁纳所编教材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对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STS 教育是当代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中学《科学》教学改革,须对 STS 教育与中学《科学》课程的关系进行多维视角的审视。STS 教育是中学《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课程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凸显了新的科学观,沟通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是科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陆金凤 《考试周刊》2009,(37):200-200
《化学课程标准》确立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新课程理念。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有利于多层次、多渠道地实施“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无论我们怎样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 ,事物的外在表现与其内在实质似乎总是我们最为关切和感兴趣的事情。如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形”与“意”这对范畴来表征当前正在进行的化学课程改革 ,就会发现在对新的化学课程的认识过程中 ,人们总是在其“形”与“意”的关系上不断发掘并得以提升。因此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 ,在我们认真审视和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时候 ,有必要准确认识并深入理解化学课程改革的“形”与“意”。一、对化学课程改革的“形”与“意”的理解正在开展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试验和即将开始的新一轮普通…  相似文献   

19.
化学教育类课程是以化学教学论为核心的与中学化学教学密切相关的一系列课程,但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在四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种开放、互动的整体教学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美国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尤其是80年代以来,美国的教育改革对世界教育的发展影响很大,对我国现行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