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传统逻辑创立和发展到现代逻辑,对逻辑作哲学上的反思不断深入和展开.逻辑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现代逻辑迅猛发展和现代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要求和结果.逻辑哲学的主要论题包括:逻辑范畴的界定,逻辑真理,逻辑悖论,逻辑中的本体论承诺,推理、后承与蕴涵,形式化方法的哲学考察.  相似文献   

2.
语义分析,是指人们对语言的所指、能指、含义、意义进行的分析。作为哲学方法的语义分析与语言学研究的区别在于其普适性、理想性和指导性。语义分析是从实证主义开始的。他们认为传统形而上学没有意义,应对其进行批判,批判的武器就是对语言进行经验分析和逻辑分析。这种批判的积极意义在于肯定了语言在哲学中的地位并完善了语义分析方法,不足之处是其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和纯形式的逻辑分析之间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分析哲学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被认为占有支配地位,因而有人认为,从哲学思想上说,二十世纪可称为“分析的时代”。作为现代西方一个哲学运动的分析哲学,与笛卡儿以来到本世纪初的西方近代哲学之间明显的区别在于:近代哲学关注认识论的问题,而现代分析哲学则把注意力转移到逻辑—语言问题,把哲学归结为逻辑—语言研究,归结为逻辑—语言分析方法。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把这一转变说成是可以与伽利略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中的“革命”相比拟的一场“哲学中的革命”。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哲学的发展由近代哲学转向了现代哲学,即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形而上学转向了生活世界。其中,20世纪的西方哲学也经历了一场“语言的转向”,语言成为现代哲学关注的问题。与英美分析哲学强调语言的分析、逻辑功能不同,文化哲学主要研究语言的文化特性,并进而从语言的文化特性来说明人的本性问题。就语言哲学而言,威廉·冯·洪堡特最早地设想和从事了这一研究。本文试图从洪堡特的语言哲学理论入手,分析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揭示其理论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逻辑哲学研究由逻辑所提出或引起的各种哲学问题,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关于逻辑的哲学分析;2.对各种逻辑系统内部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哲学回答;3.对于逻辑和哲学的基本概念的精细分析。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元逻辑、语言哲学在研究对象上和研究的范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逻辑学家周礼全先生通过自然语言来分析逻辑语用,使我国的逻辑体系出现新的研究趋势,扩大了逻辑研究的范围。文章从语用学角度考察语言,提出语言三视维度的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旨在分析语用学的逻辑机理。分析了周礼全的语用逻辑思想,提出了一些新的逻辑概念,例如逻辑的"顺势"与"动势"。逻辑语用学是分析哲学的一个根本目的,是通过思想的哲学理解而达到的,而语用学又包括对符号使用者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研究,可见,语用学总是脱离不开语言学。语用学的研究及应用也日渐成为逻辑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由于自然语言在表达上的模糊与歧义,无法保证逻辑推理形式的准确性,造成了逻辑学与其他学科边界的模糊,弗雷格产生了构造一套纯思维形式语言的想法。他模仿算术语言构造"概念文字",避免了主词谓词的区分,消除了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对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进行形式化,分别构造了公理系统。"概念文字"实现传统逻辑向现代逻辑的华丽转身,促成了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8.
“可能世界”概念的基本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逻辑的研究中,克里普克(S.A.Kripke)等人所建立的“可能世界语义学”堪称一座丰碑。它不仅严密而清晰地揭示了多种模态公理系统的直观背景,使模态逻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为其它的非经典逻辑、自然语言逻辑、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的深入研究开辟了道路。如今,“可能世界”这一术语在逻辑学、现代语言学和现代哲学的著作  相似文献   

9.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为代表。他先后建立了人工语言哲学和日常语言哲学,“图式”说和“语言游戏”说是其核心理论。前者从逻辑的角度分析语言,后者则强调从语言的实际使用中来分析语言。  相似文献   

10.
“哲学逻辑”一词被不同的论者赋予了不同的涵义,这里所说的哲学逻辑是指一个在近四五十年内新兴的逻辑学科群体,它们以数理逻辑(主要指一阶逻辑)为直接基础,以传统的哲学概念、范畴以及逻辑在各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构造出了各种关于传统的哲学概念、范畴或者直接具有哲学意义的逻辑系统。哲学逻辑在近几十年内的兴起和繁盛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根植于数理逻辑、当代分析哲学、现代语言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等的实际发展及其现实需要之中。第一,数理逻辑的创立为哲学逻辑的兴起提供了历史前提,而当代分析哲学则为它提供  相似文献   

11.
哲学是关乎思想的根本事情,它只关心生活的整体和意义,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哲学是关乎人之根本即“自然”的事情。依据于此,哲学必然不是观念,不是概念体系,不是逻辑或逻辑思维,不是语言本身,也不是理解和解释的方法。它既不是人类其他经验和“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也不是世界观的归纳和类比。同样,哲学不是化。哲学只是哲学“本身”。现代哲学在观念哲学中“浸泡”得太久,离真正的哲学已经很远很远,可以说不成其为哲学了。要“恢复”真正的哲学,只有回到古希腊哲学家那里,从哲学的“自然”出发考察哲学是什么。此时必须避免用现代“观念论”套用古希腊哲学家。  相似文献   

12.
日常语言哲学的产生促进了语用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游戏说重新定位了语言的性质和功能,使用语用分析的方法来理解语言使用的多样性,使对语言的分析转向语用层面;奥斯汀从行为角度阐释人类语言交流活动,其开创的言语行为理论成为现代语用学理论的基石;塞尔继承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意向性理论;格赖斯对意义的区分及会话含意理论的提出使"语用推理"和"语用逻辑"成为当代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3.
广义心灵哲学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意识论研究的现状、有关前沿自然科学和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发展出发 ,提出了在我国开展心灵哲学研究的基本构想 ,认为 :在新的起点、以开放的视野大力深入开展对心理的哲学研究 ,既是我国哲学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必然 ,又是人类生存现状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历史和现实所提供的难得机遇与条件 ,不仅能使我们缩小该领域的差距 ,而且还能使我们扬长避短 ,突破英美心灵哲学单纯从科学精神、语言分析出发只注重对心灵之“体”的研究的偏颇 ,把东方传统的从人文精神出发重视对心灵对于人的生存之“用”的探讨的优势继承过来 ,并加以改造升华 ,发扬光大 ,建立以心灵之“体用”为研究对象的广义的心灵哲学。文章还就其思想渊源、逻辑思路、应予研究的主要问题等阐述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冯·诺伊曼是计算机科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的论著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科学哲学思想。潘沁的博士学位论文《冯。诺伊曼计算机科学哲学思想研究》认为,冯·诺伊曼的科学哲学思想主要有二,一是以“毕这哥拉斯主义思想”为导向,构想自动机的理论模型,并且与后世的“计算主义思想”接轨;二是贯彻亚里士多德“程序目的性”和维纳控制论的“现代目的论”思想于逻辑机器之中。营造与科学哲学联合研究的氛围,对计算机科学研究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哲学要建立能够与西方哲学对话的共同话语,需要对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基本一致的观察视角。先秦时期名辨之学世人极为关注。然而,后世冠之以名学、辨学所研究的内容,究竟能够与西方哲学的哪些门类构成共同对话通路,却一直存在争议。中国学者多将其归为逻辑学,西方学者则以为如此归类较为牵强。本文基于先秦典籍分析,依据语言哲学的判定原则,认为先秦名辨之学,部分可以归于逻辑学内容,部分则蕴涵着语言哲学内容,并概要指出,先秦名学之中诸如指称论、语源论、类型论、解释论以及语用论等内容是语言哲学的主要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6.
法国哲学传统中的语用思维 ,是在经验所激发的符号学、心理学和人类学中进行的。最早播下法国语用思想种子的是洛克和笛卡尔。笛卡尔的哲学方法对波尔———罗亚尔语法的创立 ,具有直接的启迪作用。孔狄亚克对波尔———罗亚尔语言过分强调逻辑作用、忽略修辞的语用和词序以至排斥主体性进行了批判 ,在继承洛克感觉经验论基础上 ,创立了感觉经验主义语言哲学。布列阿尔在深受洛克、孔狄亚克、索绪尔思想影响的语言哲学背景下 ,试图“对语言变化的原因做个体心理学的解释”。在他的启示下 ,包括鲍汗和本维尼斯特等在内的哲学家和语言学家 ,将心理的、社会的、功能的因素引入语言本质和言语行为的分析 ,改变以往对意义与思想间关系的关注 ,转向对意义与行为间关系的研究 ,形成了法国对整个语用思想具有重大贡献的对话分析理论。语用思维在法国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形态。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注重语法—逻辑的语言哲学思想,是与“在”(“有”或“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语言观要求“在”为意义的根本条件,因此它在考察语言“说什么”之时,已经丧失了语言表达的可能性;而《老子》注重“意象”的语言哲学思想则是与“道”联系在一起,“道”的核心是“无”,这种语言观以“无”为意蕴,因此它考察的是语言“何以能说”,由此彰显出语言的张力。两种不同的语言现引发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思想进路。  相似文献   

18.
本作在借鉴西方现代语言哲学的基础上,对《庄子》本从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及语言与世界的逻辑构造等关系层面进行解析,得出《庄子》是表现主义的学经典的结论,并着重强调了语言自由同主体自由在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哲学中没有与西方哲学的“存在”相对应的概念,但有类似的思想,知道、气、理等;不过仅仅是类似,而不是相同,因为中国传统哲学中所理解的这些范畴虽然具有本质的含义,却并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与感性事物融为一体的.在现代中国哲学中引入了西方哲学的诸多概念,包括存在(being)概念,但由此引发了翻译问题的讨论,许多学者主张把being翻译为“是”.这种翻译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将其译为存在是合适的,翻译根本上是一种理解,是把另一种文字中包含的文化信息嵌入本族文字和文化的过程,而理解就会有差异.因此将一种哲学完全准确地翻译为另一种文字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哲学研究的重点就不应放在文字的理解上,否则便会舍本逐末,妨碍哲学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