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一、串钩钓法1.钓组制作:①取钓线一根为绑钩线,两端绑钩后长度约15厘米(此为一对钩,要求钩要锋利)。②取相同号数一根60厘米钓线为脑线,在距其下端20厘米处与绑钩线中点,将二者并行打一普通结,拉紧(如图1)。③将绑钩线两端对凋,在打结处再打一普通结,将各股线拉紧(如图2)。④在脑线上按上述方法向上在距此结15厘米处再系另一对钩(可  相似文献   

2.
任志新 《中国钓鱼》2004,(10):22-22
悬坠底钓时,钓着钓着,浮漂自动高出一目二目,这就是自动长目。初学者也许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们所学到的、听到的钓鱼知识都是说浮漂不可避免都要“吃水”,连钓线也会少量吃水,所以浮漂目数越钓越少才对,怎么会自动长目呢?  相似文献   

3.
华歆 《钓鱼》2004,(10):42-42
野钓对钓线的基本要求就是一个有劲。即强度高,细线能钓大鱼,遛、提、控、挑、甩、飞,不管采用哪种技术,钓线都不会断。池钓用悬坠钓组,坠上坠下,子母线合理搭配,要求就高了。  相似文献   

4.
刘定龙 《钓鱼》2013,(16):24-25
三、钧线粗细的配合 粗线绑细条小钩,钓线强度会有很大的过剩。而细线绑稍大的钓钩则可以认为是正常的。竞技钓鱼活动中,钓手们常用较细的线绑较大和较粗条的钩子,这样不仅钓钩的强度稍大,线的结强也会有些许提高。但是,对于休闲钓所用的较大的钓钩来说,最好的匹配是钩线强度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5.
刘定龙 《钓鱼》2013,(1):16-17
钓线在钓鱼活动中的重要性有多大?不同的消费人群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觉得线只要结实就行,别的特性怎么样,粗一点细一点根本不重要,"都能钓鱼"。而一些钻研钓技、对钓具要求精益求精的钓友,则会认为钓线的使用要恰到好处——非要用某种熟悉的品牌线不可,而且是大一号不行,小一号不可。总的看来,休闲钓的钓友和竞技钓的钓友,对钓线的重要性的认识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6.
一、高低坠钓法在冬钓鲫、鲤中的妙用近十年来,在宝鸡地区盛行着高低坠冬钓鲫、鲤的钓法,既可长竿短线,又可用于台钓。冬天钓鲫、鲤时多数钓友使用小钩细线挂蚯蚓、蚜子或红虫。在台钓线组中因为挂蚯蚓、蚜子或红虫太轻,不能使钩饵  相似文献   

7.
船钓线组谈     
柳明 《钓鱼》2007,(4X):43-44
与岸钓线组相比,船钓的线组更具有其独特性,同时也更具有针对性。本文通过对五个部件的描述,来讲解如何配置船钓线组,其中包括沉船钓线组、掠食性鱼类线组、涨潮线组和退潮线组。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使长竿挂小坠会甩不到钓点。为了排除这个弊端,聪明的钓友在坠上捏上一团饵,让它在水中很快化开,这样既可甩出又可诱鱼岂不两全齐美!所以钓友们钓鲫都喜欢用长竿长线配小漂小坠钓(鱼的活动规律是中大边小,长竿长线钓大胜于短竿),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坠重太轻会使漂不灵!因为坠太小了,漂虽动但你可能会钓不上鱼。假如你用的钓线高级,既细小又柔软.问题还不大。  相似文献   

9.
符荣财 《钓鱼》2004,(19):25-25
水底有淤泥或杂草,当钓者做窝后,很快就有鱼星从窝里冒出,窝子发的很好,而鱼就是不咬钩,其原因就是窝粒掉在淤泥中,鱼儿闻到吃不到,只好用嘴在泥里拱。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是好呢? 建议钓友平常备用一副钩下坠的钓组,钓组的组合方法是在子线的最下端加一小铅坠,钩绑在离小铅坠向上约1~2厘米处,主线与子线连接处绑铅皮座,加大铅坠即可,这  相似文献   

10.
管察 《钓鱼》2005,(7):22-22
在对钓线与鱼类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后,专家们得出“在保持一定强度下,粗度选取越细越有利”的结论,并指出“计算钓线的强度一般应以不小于鱼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指标”。钓鱼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但传统底坠钓组所称的脑线与悬坠钓组的子线并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1.
管察 《钓鱼》2010,(22):14-15
"传统"钓鱼两种钓组:坠钩沉底、坠钩离底。线组不分沉底离底,也是两种,一种按钩的大小选择合适规格的钓线,一线到钩,在离钩3~5厘米位置以夹铅为坠,入水后坠钩沉底。另一种是钓线一个规格,绑钩线另一个规格,其中钓线粗,基本固定,称"主线"或"大线";绑钩线细,长短没有规定,长的15~20厘米,短的5~10厘米,  相似文献   

12.
大鱼横着牵     
严实 《钓鱼》2006,(23):38-38
在苏州漕湖,常熟昆承湖,“台钓”普遍使用4.5米手竿,可是中鱼后连鱼影都没看见钓线就断了事几乎天天都有发生。大鱼挣断钓线不可避免,为什么不用粗,或者强度高一点的子线昵?以钓鲫为主,子线当然不会太粗,然而从0.6号开始,0.8号、1号、1.2号,到1.5号就不敢再高了,因为再往上断竿风险大了,谁愿意为一条鱼损失钓竿呢?  相似文献   

13.
子牛 《钓鱼》2004,(14):37-37
记得有一篇文章,说悬坠单钩钓,再说悬坠双钩钓,似乎是因为“悬坠“归宗“台钓”来一番求证,就像中国足球落后世界而考证蹴鞠为足球鼻祖一样。后来又有人针对悬坠的”悬“发表高见,说上移浮标延长水线到坠触了底就不是悬坠,而是和传统钓组~样了。最近又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浅议‘台钓’、‘悬坠钓’和‘竞技钓’。”我问钓鱼人对这样的争论,你们有兴趣吗?回答是摆弄几个名词,唬人!  相似文献   

14.
飞雪轩主 《钓鱼》2005,(24):51-51
刚开始船钓的时候,以为钓组上绑的钩子越多,钓上来的鱼也就越多,于是一根线上少则绑五六个,多则七八个钩。直到和大刘前辈在河口钓鱼时才让我大开眼界,此君只用一根竿一个钩居然钓了三十斤,名列全船第一。看着他一条接一条地上鱼,而我把时间都花在绑钩、整理钓组上了.七八个钩子能不乱吗?  相似文献   

15.
王建防 《钓鱼》2013,(3):54-55
鲈鱼“拉流”(也叫“漂流钓”)钓组 1.传统钓组(见附图3): 拉流钓传统钓组为一条手线(也叫“手把线”,通常为透明尼龙线,线径1毫米左右),线的末端绑一单臂钢丝天平,绑一枚钩,  相似文献   

16.
马建华 《钓鱼》2011,(10):56-57
在海洋资源日益匮乏,而钓鱼人口快速膨胀的今天,期待像以往一样,随便绑副钓组丢进海里就会有鱼大咬的境况,已经越来越不现实了。矶钓人常常碰到的情况是:丹锥浮漂缓慢小心地下沉十几厘米就会停止或者接着又浮上来,甚至更严重的是明明钓点的环境、潮水等各种情况都还不错,而你的丹锥却始终不能出现期待的下沉信号.  相似文献   

17.
袁军 《钓鱼》2006,(22):58-58
钓鱼必须合理地使用钓线。海钓者在进行矶钓远投钓鱼的时候,既可以采用钓线紧贴着海面浮动的方式,也可以使钓线在水下保持一定的深度(半潜式),这两种主要方法的使用中,主钓线该如何区分使用呢?本次我们以日本小豆岛为例,看看大知丰和石村仁这两位钓界名人是如何钓黑鲷和黑毛的吧。  相似文献   

18.
也谈跑铅     
罗接林 《垂钓》2006,6(11):22-23
跑铅,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让铅坠在钓线上跑动、移动的意思,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让坠子能够在钓线上自由活动的一种钓法。跑铅不仅适用于淡水钓,也适用于海水钓。我们在用爆炸钩或串钩等抛竿钓法中,通常是不把坠子固定,有意让坠子在钓组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鱼中钩后就可以在不牵动坠子或少牵动坠子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通过主线将中钩信号传到竿梢上。笔者认为这就是跑铅的一种。而在手竿垂钓领域,在悬坠钓法传人大陆以前,我们基本没谈过跑铅,但这并不代表没有这种钓法。  相似文献   

19.
点钓泥浆层     
张福顺 《垂钓》2002,2(4):64-64
辽宁曲宁楠钓友:读了第三期上《点钓模式》这篇文章,我真是受益匪浅,但有些地方还是不甚清楚?比如,点钓的双钓与台钓的双钓位置究竟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严彦 《钓鱼》2007,(11S):58-59
在谈到如何使用路亚钓获大鱼时,很多成功的钓手都会提出不同的注意要点。但最常论及的,就是路亚在收线过程中的状态。跳动、颤搐、下潜和急行是钓手们在传授如何采用钓竿和渔线轮增强路亚生动性的常见描述。从本质上来说,路亚的动作都是由钓线来完成的,而钓手则是通过钓竿和渔线轮的运作完成对钓线的操度,都无法达到使用低速挡时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再以钓线为例。线径较粗的钓线会在水中受到更多的阻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