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罗军 《学子》2013,(6):145
语文教学是否充满无限的魅力,朗读是一个关键。朗读是将书面语言有效转化为发音标准、感情丰富的有声语言的一项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又有利于学生的语感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接下来笔者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朗读是培养学生自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鼓励有创意的表达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抒情散文的教学趣味横生、引人入胜,我们提出了“抒情散文整体感悟五读法”。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让抒情散文的阅读与琅琅书声同行,注重整体感悟,提倡以朗读为主线,做到精讲多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趣读之中找到乐读的感觉,进而由乐读到爱读、会读,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逐步形成创新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秀丽 《教育》2021,(4):53-55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泱泱华夏,万里之邦,古典诗词犹如水中之月、园中之花,浸润了叶嘉莹先生的人生.叶嘉莹先生的著作,值得细细品读;叶嘉莹先生的诗教思想,值得扎实落实.学习古典诗歌有什么用处呢?叶嘉莹先生如是说:“在我看来,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用处,也就正在其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语教学方法。虽然我们许多教师均认为其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却重视不够,往往为繁琐的课分析或大量的书面练习所代替,越来越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朗读及朗读教学的真正意义及重要性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6.
在贵港市这块 1 0 5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人们乘车在广袤的浔郁平原上奔驰 ,从车窗向外眺望 ,每隔三五里地就有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映入眼帘 ,楼前高高的旗杆上 ,红旗迎风招展 ,楼内隐约传出琅琅的读书声。在少数民族山区则是另一番景象 :山坡上、峡谷间 ,一座座崭新的楼房校舍 ,掩映在绿树翠竹之间 ,嘹亮的歌声从校园里飘出 ,在山间回荡。  看到这一番情景 ,人们无不感慨万千。然而 ,十多年前 ,贵港市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却是另一番情景。那时 ,全市壮、瑶、苗等少数民族聚居、杂居的广大农村学校 ,没有一幢像样的楼房建筑 ,绝大多数的校舍是…  相似文献   

7.
正一、包装作者,解读古人由于时代的久远,十几岁的中学生很难理解遥远古代那些饱经沧桑,满腹诗论的古诗人,而文以载道,每一篇流传至今的古文古诗都是诗人思想的体现,感情的迸发,字字真心,句句传情。要想深刻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必须走进作者的世界,解读作者的内心。  相似文献   

8.
叶先霖 《文教资料》2009,(31):66-67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教师》2016,(3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情感丰富的语言需要靠不同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从小学语文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课堂朗读存在诸多问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在培养朗读兴趣、丰富语言感受、把握文章感情、习得技能技巧上下功夫,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语文积累和语感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当今校园里、课堂上却鲜有琅琅书声,学生也不大愿动嘴了,这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逐渐下降,语文素养也急剧下降。针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不重视朗读的现状,本文就朗读教学的作用及实施方法提出一些看法.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修养.  相似文献   

11.
一、师诵导入师:930年前,湖北黄冈,穷山恶水间走来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大文豪,他因乌台诗案的文字冤狱被贬在此,然而,不朽的名篇却由此传世。今天让我们在朗读中体味《赤壁赋》的魅力。音乐起师朗诵第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的含义和作品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形成传统文化底蕴。可见,学生诵读古诗文是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也是达到古诗文教学其它目标的重要途径。古诗文教学要以诵读为主要方法,自是不言而喻。如何才是行之有效的诵读?笔者借鉴先贤与同道之经验,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可采用灵活多样的“诵读”方法服务于古诗文教学。“教学千法读为本…  相似文献   

13.
正记得儿时,整个小学时光没有沉重的书包,没有如山的作业,没有如海般做不完的试卷,我们的童年快乐而无忧。校园里,树荫下,操场上,教室里,甚至校外的山坡上到处回荡着我们欢快、激昂、整齐、清脆的读书声。许多精彩的篇章,许多难忘的记忆,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记得那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找出大家喜欢的文章,大声诵读。读到情深处,心里阵阵澎湃,眼里点点泪花,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我  相似文献   

14.
一、为了终身读书人1.“唯一而且最重要的”。高度认同《朗读手册》。下面是一些深深打动我的句子及统计数据。虽然他说的是美国的事情。但本质意义上的教育问题是无国界的。吉姆·崔利斯当年所操心的,就是中国目前所遭遇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改的路子到底怎么走 ,大家都在探索 ,但有一点是清楚的 ,那就是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要回归主体 ,应特别重视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一、朗读教学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捷径朗读是通过视觉、大脑、发声器官 ,把书面语言转化成清晰、响亮、富有情感的口头语言 ,再通过听觉作用于大脑的一种阅读方法。在语文教学中 ,朗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提高其语法修养及讲普通话的水平 ,声情并茂的朗读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篇章 ,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 ,使之如…  相似文献   

16.
一、为了终身读书人 1.“唯一而且最重要的”。 高度认同《朗读手册》。下面是一些深深打动我的句子及统计数据。虽然他说的是美国的事情。但本质意义上的教育问题是无国界的。吉姆·崔利斯当年所操心的,就是中国目前所遭遇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栾颖超 《现代语文》2014,(6):114-115
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从古至今,诵读一直是学好语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那些先贤大家们,审视他们学习的方式,我们不得不承认,诵读在他们的成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在吟哦之间走进了文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18.
张凯 《课外阅读》2011,(7):257-257
古代诗歌朗诵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内容,也需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笔者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曾尝试为学生搭建多样化舞台——赛场、讲堂,将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是对这种教学尝试的一次总结。  相似文献   

19.
贾丽玮 《学周刊C版》2014,(10):164-164
记得儿时,整个小学时光没有沉重的书包,没有如山的作业,没有如海般做不完的试卷,我们的童年快乐而无忧。校园里,树荫下,操场上,教室里,甚至校外的山坡上到处回荡着我们欢快、激昂、整齐、清脆的读书声。许多精彩的篇章,许多难忘的记忆,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记得那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找出大家喜欢的文章,大声诵读。  相似文献   

20.
任何形式的聚焦,都是为了凸显历史场景中不同社会生活历程、人物的生存状态。如今,老照片、老漫画、老插图等历史陈迹的异军突起,便足以表明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在文字里感受生活,感受历史,而是越来越愿意从图片中阅读人物、体味变迁。是啊,历史往往记录着大动荡、大变革时代的社会事件,而忽略那些曾经与我们每个人成长息息相关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