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并非空穴来风,在俄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诞生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二律背反性和宗教特性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显现,主要承载了对民族历史和个人生活窘境的思索、体悟,对社会底层小任务的同情关怀,对历史、生活方式的质性思索。除了对特定时代下俄罗斯社会现状的揭露和反衬,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民族精神还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一个国家的社会转型或价值重构难免会受到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但民族精神内核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本土适应性和文化主导性是无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精神曾经是一个“难解之谜”,迄今为止不少史家、学者都进行过探讨,但始终众说不一。其“难解”之原因就在于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两重性和悖论性。本文试就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这种特性及其形成的机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着重从其自然地理基因及历史的因素来剖析俄罗斯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后现代主义建设学派以中性时间维度为命名向度的理论现实进行了 分析, 指出后现代主义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不仅表现为“消解”与“摧毁”, 同时亦表现为创造性的“抵抗”、“挽救”与“建设”。在如何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问题上, 本文认为 “更为全球化又更为民族化, 更为现代化又更为历史化”, 是我们既借鉴又捍卫文化话语权与 批判权的必然立场。  相似文献   

4.
“学衡派”是强调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文化民族主义,这种文化民族主义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既无法应对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又无法满足国家现代化的时代任务。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文化认同与民族生存之间存在无法克服的内在预报。  相似文献   

5.
十年前,当丘普里宁等当代俄罗斯批评家仿佛突然间被西方学者业已用滥了的“后现代主义“一词注了一针兴奋剂时,许多人(无论是中国的俄罗斯文学研究者还是俄国的文学批评家)都是持一种观望或嗤之以鼻的态度的.确实,当我们仰望着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俄罗斯艺术大师们的不朽足迹时,我们很难超越一种难以割舍的恋情;而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苏联文学中那一段并不太遥远的不平凡历史时,又似乎难以理解,“后现代主义“竟会悄然进入这片神奇的曾有着深厚现实主义文学土壤,而后又与世界隔离了数十载的俄罗斯大地上.但是,如果没有经过现实主义艺术的洗礼,面对着一片纷繁复杂而又荒诞不经的苏联及当代俄罗斯的现实社会,以哈里托诺夫、马卡宁、加尔科夫斯基、叶·波波夫、安纳托利·金等为代表的当代俄罗斯作家们又如何能成功地(自觉或不自觉)借鉴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观念,使自己得以摆脱二十世纪末可能出现的(在中国当代文学界不幸早已出现)艺术家的“失语“状态呢?今天,我们回顾近十年来的俄罗斯文学,可以说,他们这批被称为当代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人,的确没有陷入那种难堪的“失语“状态,他们以自己独立的声音,成为当代俄罗斯文坛上一个无法忽视的创作群体.……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已经成为了“问题”,中国前现代状况的存在并不能成为后现代主义不存在的理由。作为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一种化现象。后现代主义与大众化之间存在着同质性和“互性”,大众化是历史叙述的后现代本;作为一种理论话语。后现代主义在消解了现代主义中精英化和大众化的二元对立结构后成为一种以大众化为主体的化。大众化批评的历史主要是批评大众化的历史,改写这一历史是后现代主义的学术成果之一。从哲学基础、美学倾向、艺术追求、化态度和价值立场等五个层面来考量,后现代主义无疑是一种大众化的辩护理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结合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悖论。但是在当今中国的思想语境中 ,一切源于西方的文化思潮都必然和马克思主义发生撞击。因此 ,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诸多后现代思想家对马克思的言说 ,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后现代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不可逾越的必经领域。马克思主义具有后现代的碰撞 ,源于它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和深入反思。因此 ,马克思主义具有后现代意蕴 ,后现代主义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一种延续和增补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古称基辅罗斯或罗斯,我国自清朝康熙年问根据蒙古人的读音“斡罗斯”翻译成“俄罗斯”,一直沿用至今。基辅罗斯是谁建立的?是诺曼人还是斯拉夫人?在俄罗斯历史上,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和思想界存在着争议。从18世纪开始,争论中提出的每一种观点无不与民族情感、阶级立场和特定的政治背景相关联。  相似文献   

9.
《胡里痕的凯瑟琳》是叶芝最重要的剧作之一,也是爱尔兰民族戏剧运动的一座里程碑。本文通过对该剧文本和历史语境的分析,集中阐发了在这一政治文化意象中凝聚的爱尔兰民族精神悖论:作为爱尔兰母亲,她召唤民族之子献身于爱尔兰的解放事业;作为大母神,她又不断地煽动狭隘、事仇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暴力的群众政治。正是这一民族精神悖论,培育了叶芝对爱尔兰的矛盾情感,并影响他创造性的生命轨迹和个人的情感历程。  相似文献   

10.
杨鸿江 《教学与研究》2005,12(12):77-80
本文围绕如何界定后现代主义的问题,梳理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几种比较重要的理论表征,指出界定后现代主义的真正困难在于其理论愿景与方法之间的悖离,表现为指称悖论、系统悖论和操作悖论。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把后现代主义思潮定位为一种以“解构”的方法为核心的“研究纲领”,即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理论内核是其解构的方法,外围是各种不同的理论。这种界定有助于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把握后现代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接处往往是最具活力与张力的地带。俄罗斯民族的发展之地处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这使得俄罗斯文化既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又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在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俄罗斯民族形成了独特的、灿烂的文化与传统,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历史编纂元小说--后现代主义小说新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后现代主义理论及文学创作的讨论中,加拿大著名文学理论家林达.哈琴提出了“历史编纂元小说”的概念,以此指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欧美文坛涌现的一股将后现代主义实验性创作与历史及社会语境相联结的创作潮流。她认为,作为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新发展,历史编纂元小说反驳了伊格尔顿等人给后现代主义文学贴上的“缺乏深度”、“反历史”、“没有政治内容”等标签,但她将历史编纂元小说称作唯一一种圆满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诗学的小说,是具有范例作用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等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2012年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决定在全部联邦主体小学推广新课程“宗教文化与世俗伦理基础”,其目的是为了将“民族德育典范”和“基本民族价值”作为青少年德育主题的目标.为此,俄联邦明确规定了课程内容和实施办法.至201 5年,三轮实验的成果表明,俄政府的这一重大举措得到了俄罗斯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并在重建俄罗斯民族精神道德、恢复俄罗斯文化传统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充满悖论的民族,东西文化的对峙使这个民族彷徨无依,精神困惑。俄罗斯的现代化之路衍生了现代性。现代性的反思绝不是一个外在的"他者",而是内在地映现于俄罗斯文学本身的东西。俄罗斯文学的五大题材在现代性视域下获得了批判性的艺术阐释。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是在持不同社会、文化立场的学者如菲德勒、佛克马、利奥塔、哈贝马斯、詹姆森、赫奇恩等的激烈辩论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是对各国传统的"民族叙事体"中表现出来的启蒙思想的解构,也是对现代性危机的反应,因而具有全球普遍性;另一方面,由于各国具体的语境不同,又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特殊的地理位置、多神教和东正教信仰的交叉融合以及几经巨大变革的动荡历史,造就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双重性和悖论性。语言是民族精神外化的产物,其中隐匿着人类心智以及思维方式的编码。本文以无个性的集体主义、勇猛彪悍和多愁善感,以及宿命论倾向为例,通过对语料的细致分析来探析俄罗斯民族性格之谜。  相似文献   

17.
女权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既相近又相左。在后现代主义大氛围中,她既想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又借用其它后现代主义理论,作为其解构男权制的武器,故而对后现代主义,表现出一种若即若离、既亲又恶、既喜又忧的心态。此乃其政治纲领之使然。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古代俄罗斯国家的起源问题,现代资产阶级历史家继续鼓吹着所谓的“诺尔曼理论”。这个“理论”力图说明诺尔曼——瓦兰人是俄罗斯国家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化的创始人。诺尔曼人(意即北方人),在东欧又被称为瓦兰人,是中世纪时对斯堪的那维亚及日德兰半岛上居民(瑞典人、挪威人、丹麦人等)的通称。这些居民主要是日耳曼族,所以“诺尔曼理论”也就是宣扬日耳曼人的优越性和极度夸大它在古代俄罗斯国家形成过程中作用的一种反动论调。“诺尔曼理论”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为巴耶尔创立,在他的继承人米勒和施列采尔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大众文化和后现代主义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文化逻辑,在后现代阶段两者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在一起。后现代主义随着全球化而涌入中国,而中国正处于现代性的历史语境当中,现代性是中国大众文化的当下语境,这样后现代主义就与中国大众文化的语境发生了错位,这种语境错位带来了正负两种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已有一千年的历史,早已同俄罗斯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俄罗斯民族文化从某种角度说就是东正教文化.在经历了苏联解体、持续不断的政权危机、经济危机后,东正教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复兴.这种复兴背后蕴涵着怎样的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对我们理解俄罗斯民族精神、分析俄罗斯民族性格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