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学生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协力的结果,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和主导,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成都高新区“校社共育协同治理”教育联动融合发展行动,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企业为辅助,构建了家庭、学校、社会、企业“四位一体”立体教育服务体系,有力推进高新区联合研究项目“家校社共育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成效突出,形成区域家校社共育大格局。  相似文献   

2.
家校社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场域。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家校社协同共育具有重要价值。借助社会学视角下的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概念,以物质空间、精神空间与社会空间为分析框架,运用逻辑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对家校社协同共育分析发现:家校社各自的和相互间的物质空间、精神空间与社会空间存在时空边界与交互作用机制。三者交互生成差异性空间,推动家校社之间社会生产关系不断生成和发展,影响家校社协同共育效能。社会自治丰富资源,推动家校社协同共育生产关系发展;多方参与凝聚共识,促进家校社协同共育生产关系生成;政府主导健全机制,深化家校社协同共育生产关系的改革对破解困境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集团化办园是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范式。集团化办园的“江东模式”以理念的构建:铸造特色品牌;途径的探寻:推进托幼一体工程;机制的保障:家园社携手共育;发展的智慧:重和谐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跟踪调研,发现有些地方和学校虽然在家校(园)共育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富有实效的经验和做法,但因为缺少相应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实际运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推动家校(园)共育的手段过于单一、过多依赖高等院校的服务外包、家校(园)共育教研机制缺乏、“三级家委会”职能无法正常发挥。为解决上述问题,需从行政和教研两方面入手,实现“家校(园)共育”的双轮驱动;关注教师素养的提升,形成多元化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增强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性、精准度;进一步提高家长委员会的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理论与实践的思考,促进我国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完善,2021年12月17日上午,以“携手同心,共育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委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年会在中国儿童中心召开。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淑文、中国儿童中心党委书记丛中笑、中国儿童中心副主任杨彩霞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6.
以社区为依托,建构家、园、社区共育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和幼儿园是孩子发展最重要的教育影响源,社区是幼儿的生活环境,也是幼儿的学习环境。本文阐述了如何以社区为依托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优势,构建家园与社区共育平台,促进家、园、社区幼儿教育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林传生 《师道》2023,(5):36-37
<正>“双减”是一场力度空前的基础教育生态改革,给农村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共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有望改变多年来应试教育积累的负面教育生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家校社协同共育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如何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战略,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家校社协同共育体系,打造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生态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即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共同教育我们的孩子。但我们发现,当前的家、园、社区合作存在诸多问题: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少;家、园合作多以幼儿  相似文献   

9.
以智慧教育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智慧教育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新模式有助于重塑教育生态,促进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协同育人一体化改革。智慧教育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开放式协同系统,以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共享为首要前提,以助力课堂教学有形有感为实践指向,以改进教学评价方式为有力抓手,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为有效保障,以联结家校社协同共育为关键力量。在基础教育教学中落实落细落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由知识逻辑向生活逻辑回归、课堂教学由传统教学向创新教学跃迁、教学评价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同时,为充分发挥智慧教育的赋能效能,应整合智慧管理优势培养德“技”双馨的教师队伍,拓展跨界互联场域,构建家校社协同共育的常态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
“双减”背景下更需要“德育先行”。文章以南宁市五一西路学校为例,首先阐述家校社协同的鸟巢立体互通式德育课程体系的内涵,然后从家校共育、学校德育课程多元构建、社区活动课程的新探索三个方面论述鸟巢立体互通式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路径,最后指出家校社三方联动、协同的课程体系设计亮点。  相似文献   

11.
《天津教育》2008,(1):F0004-F0004
天津市武清区第二幼儿园建于1996年8月,现有6个教学班,教职工30多人。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宗旨,以创办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为奋斗目标,幼儿园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初步形成了家、园共育的办园特色。  相似文献   

12.
社会力量的参与助推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家校社”应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良性动力系统。实现家校社多元生态共育是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多元共生,生态共育成都市金花中学基础条件薄弱,社区教育生态环境不够好,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较严重。学校立足区域实情,逐步建立起“教育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扩大校社教育功能,让学校与社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家庭、学校、社区的“多元共治”融合为“多元共生,生态合育”的新教育思路。  相似文献   

13.
陈蔷 《天津教育》2014,(23):20-21
有学者说:“办好每一所学校,使每一所学校各具特色,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多元化人才的需要。”学校“特色”不是自己标榜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点滴积累、反复验证、逐步形成的。我园自2001年开始,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不断探索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家园共育策略,解决家一园教育脱钩,缺乏教育的一致性、连贯性等实际问题。在十几年的实践研究中,我们以“家园共育,让幼儿享有优质的学前教育”为宗旨,从改变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教育与被教育”的旧有关系入手,不断转变观念,形成了家园合作共育的新型伙伴关系,使“家园共育,共同成长”的办园特色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14.
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整体发展,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有效举措。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扭转只重视智育而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功利化倾向,就需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力育人的重要作用,即积极开展家校社共育。在雄安新区新建的高标准社区中,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居民知识技能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为此,雄安容和教育总校以创新的思路和改革的举措谋发展、求突破、见成效,针对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教育的孤立、社区教育的模糊问题进行了重大改革,即开展家校社共育探索,以期能为其他学校进行家校社共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慈溪市五所职业学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破解当前家校共育职校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问题,构建了“五链五化”校家社育人模式,创建了“三元贯通”评价方式,形成了“六个起来”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育的实证样本。  相似文献   

16.
“双减”背景下家校合作要在了解“家校共育”现状的基础上,强化家校合作意识为出发点;以升级家长的育人方法,提质家庭教育为切入点;以开展学科C-STEAM项目式学习,家长参与课堂延伸为发力点;以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落脚点。激发“家校共育”的潜能,构建教育“加法”。  相似文献   

17.
自联合国1996年提出构想以来,儿童友好城市计划沿着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儿童权利保护两条主线不断发展和完善,得到世界多国包括中国的积极响应。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既要以儿童保护为目的,又要以儿童参与为手段。幼儿园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坚守初心,发挥“儿童友好”的表率作用,又要作为利益相关方积极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开展。具体来说,幼儿园可以通过教师与儿童共享园内环创话语权,保障儿童在园一日生活的非结构性参与,开拓课程视野,搭建家、园、社共育平台,开发儿童参与技术等方面赋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方民 《湖南教育》2023,(8):59-61
<正>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意味着家庭教育从“家事”跃升为“国事”;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出台《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提出了具体要求,家校共育已然成为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抓手。那么,家校到底如何联动?如何补齐家庭教育的短板?面对现代教育的“时代之问”,湖南省网上家长学校从“立根本、谋未来”的高度发力,紧密结合家校共育热点、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19.
如何教育好现在的幼儿,已成为当今幼儿教育的崭新课题。笔者认为,家园共育仍是幼教改革的大势所趋。我园针对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围绕“启蒙教育”这个主题,做“奠基工程”这篇文章,探索了“家园共育”这个课题。一、共同参与,构筑幼儿乐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办园经费不足制约着幼教事业的发展。我园建园之初,除了成人化的建筑外,其他一片空白。要改善办园条件,优化园内环境,其经费缺口更大。于是我们以“家园共育”为契机,探索了一条以园养园,依靠家长、社会力量共同办园的路子。一方面吸呐家长力所能及的赞助资金,用于…  相似文献   

20.
林宝芳 《考试周刊》2013,(18):182-183
幼儿园教育应该包括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全方位教育,因此,实现家、园、社的优化整合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人类发展生态理论,探讨如何建立家、园、社之间平等合作的关系问题,挖掘家、园、社的教育资源,形成三者的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