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话教学被认为是师生之间一种有效的交往形式,但是,我国现在的教学出现了迷失现象,这些迷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主题是固定的“法定知识”;第二,教学场域中出现的社会权力限定现象;第三,社会“惯习”的对对话教学的制约作用。因此,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出路;第一,对话教学的主题应该从书本走向生活;第二,对话教学的方式应该从控制走向引导;第三,对话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要求从“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走向“师生对话论”。对话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形式,给课堂带来了很多精彩,但是也出现很多偏差.导致了对话真实意义的缺失。真正的对话教学应该是,心灵的交流,而不是形式上的摆设。对语文对话教学进行理性的审视。构建科学的对话教学体系,才会使语文对话教学走向深刻和灵性。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德育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德育目标从社会本位走向人与社会的和谐;德育内容从单一走向整合;德育实施从“单向灌输”走向“对话”;道德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  相似文献   

4.
数学对话,是优质教学的本质性标识,是师生走向智慧世界的路径。数学对话,包括教学主体同客体的对话,同他人的对话。同自我的对话。数学对话,意味着四个走向:师本对话,从静态世界走向动态世界;师生对话,从成人世界走向儿童世界;生生对话,从个体世界走向群体世界;自我对话,从感性世界走向理性世界。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理念。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教学中的“对话”不能只是狭隘地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谈话或者各方面之间的接触、谈判.它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追求。对话意味着相互平等、相互沟通、相互包容。意味着双向互动.意味着相互碰撞和共同建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对于教学而言。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的主体间对话过程。从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应该把握阅读教学中“对话”理念.应该在把握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理念的同时.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教育界围绕教学对话展开的研究大多是对“对话教学”的一种描述,都是在“单纯灌输式教育”被改造后的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对理想的“对话式教学”的设想。而所有这些内容的实现都必须建立在传统教育困境已被打破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教学改革的第一阶段,放在如何实现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灌输”、“独白”式教学过渡到“对话式教学”,找出“对话式教学”实施的根本条件,真正解决我们目前实施“对话式教学”过程中的障碍和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话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代表着现代教学改革的方向。但在现实中,不少教师曲解了对话教学的本质,造成实践操作陷入误区和遭遇困境。但“有限境况”不是不可逾越的界限,而是所有可能性开始的真正的界限。从传统对话的非均衡性走向现代对话的均衡性,在实践上有一个生成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走向对话式教学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更好地促进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向民主平等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教学改革走向对话式教学必然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高校教师应该努力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培养组织和参与对话式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借鉴关怀伦理以人为本、情感熏陶、回归生活的观点,“职业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让学生体验被关怀与学会关怀,从知识认知走向价值认同;拓展教材内容,从生活中寻找适恰的教学素材,使学生与教材建立联系;创设开放的主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探讨主题。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很显然,新课程凸显这样的“学习观”:学习是一种“对话”。从这个层面来思考,促进学习方式的根本『生变革,就是追求走向“对话”的学习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