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高职语文"名称的确定为主线,提出高职语文的发展应该抛弃"大学语文"这样不恰当的称谓,以正确确定"高职语文"名称为先导。为高等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正名"的过程,是正确认识高职语文学科本质的过程,也是树立路标、确立高职语文发展方向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创新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突出高职教育特征,建设能力型课程,是高职语文教学突破困境的有效途径。“六位一体”能力型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以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需求为导向,以语文实用技能模块训练项目为驱动,融“教、学、做”于一体,让学生在能力训练中学到知识和理论,注重能力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学习过程考核,强化实践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到“国文”,再到“国语”和“国文”,再到“语文”,语文课程名称的变更,一方面记录了这门课程曲折发展的轨迹,另一方面也记录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文课程的认识不断加深的历程。综观100多年来语文课程名称的演变及其论争,可获三点认识:一是从语文课程名称变更反映的课程内容综合化趋势看,“语文”名称当下不宜变更;二是欲求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之道,不在于名称的变更,而在于改革更能反映语文课程本质的目标及内容;三是随着不同形态的语文课程出现,语文名称的含义自然可作多种解释。  相似文献   

4.
一、“以学生为本”与“游戏精神”遥相呼应 《语文新课程标准》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以创设出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借此激发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展示“主体”,即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平台上,为充分发挥高职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促进高职语文教育改革与配合终身教育的均衡发展,高职语文教育必须在“一体化”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人文知识及应用写作的积极性,为之找出一条能够双向融合、学会沟通、相互促进的有效途径;此平台也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6.
“职业技术学院”是社会经济发展与高教改革的产物,但“职业技术学院”这一名称,特别是“职业”二字因其种种弊端在相当程度上不为人们所接受。为切实促进高职教育顺利发展,有效服务经济建设,必须在贯彻国家关于改革和发展高职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对“职业技术学院”这一名称予以更改,其更改的重点是去掉“职业”二字。  相似文献   

7.
一、“以学生为本”与“游戏精神”遥相呼应《语文新课程标准》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以创设出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借此激发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展示“主体”,即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与评价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细细品味“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竟发现与西方所提倡的“游戏精神”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8.
张毅 《学科教育》2013,(6):118-125
“语文”一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被确定为我国母语课程新名称前已有六十多年的应用史。“语文”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产物,在当时被赋予了语言救国的使命。这一词语在20世纪上半叶已普遍使用,且已成为当时我国母语教学界话语的关键词,其本义是“语言(口语)文字(书面语)”。新中国成立之初“语文”被命名为我国母语课程名称有着当时政治、文化和课程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有其历史必然性,然而,这一名称也存在着两大内在缺陷:名实不符以及名称中民族或国别标识缺失,几十年来已给我国母语课程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当前,由于我国母语教育界对于“语文”一词使用史的集体性遗忘,造成了长期以来我们对这种内在缺陷的忽视。  相似文献   

9.
高职语文应用能力是高职学生从事未来各项工作的基本技能,高职语文教材编写中应根据高职学生情况对高职语文教学任务进行基本定位.之后根据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观确定高职语文教材编写体例,再根据职业养成需求确定教材编写内容,注意根据职业和就业需要精选教学范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并根据职业教育特色增加职业能力训练内容,以此作为高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测试的内容,可以确保高职院校和学生的双向发展,为职业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0.
高职语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将“劳动·工匠·劳模”精神融入高职语文教学是高职语文教改的必然要求。为此,要在高职语文教师教学中渗入“劳动·工匠·劳模”精神的意识,采取多元化的方法挖掘精神资源,构建高职院校语文课程“一体”评价模式,建立起完善的高职语文课程保障机制,注重将学生的精神需求融入高职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相似文献   

11.
高职语文教育必须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而吴地文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并积累了丰富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是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活化石”,吴地文学资源是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的“富矿”,是培养教师教学智慧的“催化剂”。在教学中借助丰富的吴地文学资源,已经成为苏南高职院校语文教育回归的一个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2.
鉴于目前高职院校语文课学时一般较少,而学生对语文实用能力训练有急需的情况,开设“实用语文”课程是一个比较可行的选择。这就要求首先应当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深刻认识其对于受教育者职业人生发展的意义,然后再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实用语文”教育内容体系和创新的教学模式,为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人生开拓提供有益的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基于网络授课模式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应创建易于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开放育人空间,以优质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阐述了网络授课模式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优越性,探讨了高职语文教学中实施网络授课模式的基本思路,提出了网络授课模式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着力点,以此推动高职语文课堂内外的“零对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作为文化基础课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也倍受关注。高职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职语文课要以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本位”,能力本位需要通过必要的考核来检测。因此,明确考试目的、改革考核内容和方法是推进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来测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检验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完成“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的高职语文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5.
所谓“精神的超越”,首先体现在继续我正在进行的一项语文教改课题实验。由于在进行过程中,我遭受了前面所说的一系列“挫折”和“打击”,我曾好几次准备放弃,但现在我决定振作精神,一定要让这项实验成功。这项经历三年的课题实验是在乐山市教研室唐建新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完成的,课题的名称很长,叫做“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口语训练为突破口,促进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可现在回想我搞的这第一个课题实验,仍然觉得很有意义。长长的课题名称表明了我当时对语文教育的一种理解。当时我认为,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与…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以下简称“高职”)经历了近十多年的试点 ,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 ,“高职”进入规模发展的阶段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然而 ,由于“高职”这新生事物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问题 ,加上人们对“高职”认识上的较大差异 ,以致在实施“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 ,存在着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现提出来与同仁们商榷 ,以求“高职”健康而持继地发展。一、“高职”培养目标“高职”的培养目标应从单纯由职业岗位群确定的以能力为主线 ,扩展到着眼于整个职业生涯 ,注重受…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的特色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又是高职院校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文章以新疆职业大学空中乘务专业为例,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提出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从企业需求出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及授课方法;最后以师资队伍和实训室建设来保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互动过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根据高职教育现状,高职语文教学不能再拘泥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方式,要从根本上改革教学方法,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创新为动力,才能使高职学生在新时期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成为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高职语文”以经典文学作品为核心,通过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审美和语文能力,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程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因此,高职语文教学,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使教学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名称是从一九四九年下半年用起来的。解放以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为“语文”。——《认真学习语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38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