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秦勃 《考试周刊》2011,(80):23-24
礼貌是人类语言中的共有现象,但是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倾向于使用本土文化所认同的礼貌策略,这往往造成误解进而导致交际的失败。本文从Leech的礼貌原则谈起,通过对比分析中英礼貌策略异同,说明在跨文化交际中关注礼貌问题的必要性,以及所应该采用的礼貌策略。  相似文献   

2.
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语交际中。礼貌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在交际中不仅要遵循合作原则,同时也要遵循礼貌原则,并采取一些礼貌策略,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礼貌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礼貌存在任一语言集团中,社会交际中由于中西文化的礼貌观念和准则相差甚远,交际者又常以自己固有的礼貌准则作为解读和评估他人行为的标准,致使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失效,甚至"失礼"。可见,礼貌的文化相对性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礼貌原则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出中西礼貌的文化相对性及引起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4.
礼貌是交际成功的前提,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作是话语参与者都应遵守的原则,礼貌原则与合作原则存在着一种进退相让的关系。会话含义来源于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的产生在交际中往往与礼貌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从会话含义的角度来阐述交际中礼貌原则的维护,以更好地了解礼貌这一语用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言语交际的应用中有Leech的“礼貌原则”和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论,二者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情况下无法解释现实言语交际中复杂的礼貌现象。言语交际中的礼貌有其双重性,即维护交际者的面子和遮盖谎言的面具,由此可见提出区分真假礼貌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从礼貌研究的理论背景、礼貌与语言表达形式、制约话语礼貌的因素等方面对礼貌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人们在交际中不仅要使用礼貌的语言以实现语言美,更要使用得体的语言,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确保交际的顺畅与成功。  相似文献   

7.
礼貌准则存在于每一种文化中,礼貌准则的遵循也是跨文化交际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礼貌的认同标准是不一样的.一种文化中所推崇的言语或非言语方面的礼貌准则并不一定适合于其他文化.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了解并遵守对方的交际礼貌准则,才能达到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刘春姣 《海外英语》2010,(2X):165-166
从语用学的角度解释在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的差异。首先,介绍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其次,简要地分析西方和中国的学者在语用学领域所作出的对礼貌的研究。最后,举例对比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和西方国家礼貌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礼貌言语行为是一种言语交际现象,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产生和发展的。中国学生在学习言语交际时,要学会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情景中进行言语交际。在英语言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了解中英礼貌言语行为的差异及其成因。为了培养学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礼貌言语行为交际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遵循一定的礼貌准则,讲究文明礼貌的交际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礼貌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导致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不必要的障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汉礼貌准则和礼貌语用的差异性,分析了英汉礼貌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正确使用语言表达技巧,能够调剂和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对象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能有效地促进人际间的交往,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本文根据日语语法规则以及日本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习惯,围绕日语中邀请语气的表达方式,从邀请话头、发出邀请、接受邀请、拒绝邀请这四个方面,分不同对象、不同场面加以探讨,力图使运用日语进行人际交往更加和谐、圆满。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一些涉及公共利益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进行招标投标,此时,作为必经程序的招标行为的性质,即要约亦或要约邀请的问题,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招标公告为要约邀请的法哲学原理何在?均是值得关注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英语邀请函在人们日常交际中发挥了桥梁作用。书写英语邀请函是人们社会交往中必备的写作技能。本文对英语邀请函的书写格式、要求及应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简单的介绍,对读者正确使用英语邀请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礼貌现象的研究常见于对拒绝行为和邀请行为的分析中。汉语的邀请方式比英语要更曲折,多样,表面上与西方的方式不同而原则却类似,顾曰国仿效Leech的提出了汉语的五个礼貌原则。本文对比了英语和汉语中邀请行为的礼貌特征、表现形式和内在原则,结论是原则一样,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这一结论对跨文化交际有指导意义,意味着学习不同礼貌方式并不会造成基本的价值观冲突。  相似文献   

15.
英国当代小说家与文学评论家戴维·洛奇深谙各种创作技巧。然而,当这些创作技巧与创作的自然需求发生碰撞时,其作品又无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话语。本文拟从通俗文学话语与高雅文学话语两方面对洛奇代表作《小世界》中的矛盾话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邀请是一种常见典型的语言现象,是各社会、各群体所共有的普遍性行为。在汉语学习初级阶段,留学生就开始学习使用汉语来表达邀请了,但是我们发现,留学生使用汉语来表达邀请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根据所收集到的语料,对留学生汉语邀请表达方式的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邀请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探讨邀请模式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邀请模式建立的主要理论根基———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即人本主义的人性观影响邀请模式理念的确立,罗杰斯的治疗关系论和马斯洛的良好条件论分别启示了有意识邀请态度和邀请环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文化语境对话语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与文化语境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话语反映文化 ,同时受文化语境的制约。赞语答语的和谐原则、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邀请的习俗和英语的变体制约对话语的正确理解。因此 ,在跨文化交际中 ,了解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物业管理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开发商受经济利益驱动,法规、社会监督体制及交接设计的不完善,致使招投标过程无法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提出物业管理首先应该把好招标关,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业主最终选出优秀的管家,为业主创造优美、舒适、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以招投标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对财政专项资金采取竞争性分配,有利于实现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在这一前瞻性思想的指导下,文章提出了四川省以招投标分配财政专项资金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