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听了这样一堂语文课.课堂上,一名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说了一句"晓不得",教师便对"晓不得"这个语词作了分析,说:"怎么是'晓不得'呢?应该是'不晓得'.'晓得'是一个动词,'不,是一个副词,这副词应当放在'晓得'的前面,不应当插在它的中间.明白了吗?"教师的分析很对,我也点头表示同意.可教师的话音刚落,便有学生站了起来,问:"那'恨不得,中间的'不'字是不是也要提到前面去呢?"教师愣了一下,还未开口作答,类似的问题便此起彼伏:"还有'了不得'"还有'巴不得'","还有'动不得'","还有'怪不得'"……课堂上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学习教学过程经历由观察学徒到职前教师再到新手教师乃至专家教师几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如何干预与转化基于观察学徒期的朴素体验形成的一系列先入之见是教师教育必须直面的难题之一.通过对35名高中新手教师的访谈调查发现,关于教师形象的先入之见经历了从"教师是'神'"到"教师是'理想化的人'"再到"教师是'真实的人'"的转向;关于教学的先入之见经历了从"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输"到"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再到"教学是师生、生生以及'教—学—研—思'之间的相生相长"的转向;关于学生的先入之见经历了从"学生是自己,学生是'小大人'"到"学生是朋友,学生是'人'"再到"学生是孩子,学生是'老师'"的转向;关于自我的先入之见经历了从"我喜欢谁因而我想成为谁"到"我向往谁因而我想成为谁"再到"我是谁因而我想成为谁"的转向.基于此,教师教育需要有效利用重要他人、实习实践、研究反思等促动因素,制造认知冲突和心理落差,促使职前教师和新手教师先入之见的显性化,并对之进行干预与转化,进而使职前教师教育、入职指导和专业发展成为影响教师学习、成长与发展的"强干预".  相似文献   

3.
一、处理好教师与教材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学生也是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材的‘建设者'。"这赋予了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材充分的"解读权"和"改编权"。实践证明,能否处理好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素质教  相似文献   

4.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案例:教学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老 树的故事》一课,因为不少字都是以前生 活中常见的,学生听读、自读之后,我就 说:有的同学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能 不能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大部分学生跃 跃欲试。有位同学在教大家"礼服"两个 字时,边比划边说:"大家看嘛,'礼'这半 边把'电视'的'视'那一半换成这样,好 像一个人在行礼呢。'服'是'月字旁'跟  相似文献   

5.
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教师常常要主动串班教学。由这种走班"试水"教学现象引发的思考:采取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师"跳槽"走班施教。运用"同学科教师同年级‘跳槽'、同学科教师异年级‘跳槽'、同学科教师异学校‘跳槽'"这几种施教形式,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使教师群体的资源优势互补,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4月"讲解(教师是讲解人)引导学生机械地记忆所讲解的内容。尤为糟糕的是,讲解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了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这是一本写给被压迫者读,也是写给一切有良知的教师读的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有被压迫的民族和人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案例:教学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老树的故事》一课,因为不少字都是以前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听读、自读之后,我就说:有的同学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能不能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有位同学在教大家"礼服"两个字时,边比划边说:"大家看嘛,'礼'这半边把'电视'的'视'那一半换成这样,好像一个人在行礼呢。'服'是'月字旁'跟人的身体有关系,这半边(指着右边)就像衣服挂在挂钩上。"真是匪夷所思!我马上表扬他:"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这样的好方法,老师还没想到呢!"其他孩子听了也都笑了,接下来跟小老师起劲地读着。远比教师领读时认真多了!在小老师的启发下,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也随  相似文献   

8.
听一位教师教授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师先是让学生观看了<乌鸦喝水>的录像片,然后介绍:"乌鸦遇到问题动脑筋想出了好办法,这些办法可以称之为'策略'."  相似文献   

9.
英文单词"TRY"涵盖了"试、尝试、试验、努力、努力做"等中文含义。徐州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借用这些含义,提出了"TRY一下"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和教师"人人都能'TRY一下',事事都能'TRY一下',时时都能'TRY一下',处处都能'TRY一下"',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次,我看了五年级数学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内容是教学九册58面上的例5: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审题、分析,将工程总量假设为"1",再列式、解答后,便顺利地结束了新课.教师针对例题,将工程问题的解法作完小结后,询问:"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这时,一个学生举手问道:"二程总量可以不设为'1',而设为其他的数吗?"听此提问,教师面露难色,思绪也显得慌乱.他一会儿说"能",一会儿又说"不能",说来说去,总难自圆其说.最后,对此问题作结论时说:"不设工程总量为'1',还是不行,只能设工程总量为'1'.你们看,书上都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习惯这样提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在不久前的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却这样提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而且笔者发现,大部分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机会."‘能'与‘想'有什么区别?""这样提问有什么好处?"看似简单的一个字的变化,引发了笔者对课堂提问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一次语文课,教师发现学生对所提问题不知所措,便责怪他们:"我经常说'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如果用心去读,去感悟,怎么解答不出来呢?多简单的问题呀!"教室里更静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可我读了不止三次了,还是不能理解.'阅读'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才有效果呢?"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语言有时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中学老师沈元,在一节数学课中向学生介绍200多年来难倒无数数学家的"哥德巴赫猜想"时说:"自然科学中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相似文献   

14.
"处罚"作为一种具有警示作用的教育手段,在师生交往中的运用已经"司空见惯".提及"处罚",人们总是联想到学生敌意的目光、设防的心灵:教师蔑视的眼神、愤怒的吼声:还有"停课"、"罚站"、"罚写"等名目繁多的惩戒样式……然而,处罚不应只是"雷霆万钧"的"硬气功",更可以是"和风细雨"的"软太极";罚应该有一种"随'纠错'潜入,润'改正'无声"的超然境界.  相似文献   

15.
参加过初考改作文卷的教师曾说过他们一天要改几百份卷子,批阅作文都有妙招.这一妙招人人皆知,因而教师自然是审时度势,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位经常教毕业班的教师,他的弟子每逢到毕业考时作文成绩总能翻一番.在畅谈他的教学经验时,他毫不避讳地说:"我让学生背各种各样的范文,考试时可以套.每逢考试我就这样吩咐学生‘字写得漂亮点,文章写得长点,开头结尾写得精彩点'.文章如果实在不够长,就把前面一段话再抄一遍……"  相似文献   

16.
《大理石街》一课中有"琢磨"一词.怎样既把这个词讲清楚,又使学生从中受到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教育?有位教师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工人们是怎样'琢磨'大理石的?"学生读课文时,发现作者是这样描述的:"里面响着叮当的斧凿声,沙沙的磨擦声.在昏暗的光线中,时时迸出金色的火花,飞溅着碎石,弥漫着呛人的石粉气味."这是对"琢磨"的生动注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如下板  相似文献   

17.
一所高职学校的期终工作会议上,校长激动地说:"主持工作3年来,我第一次公开、郑重地向教师道歉.我上次在会议上对'关于学生对某些教师评议的统计结果'的处理的确不妥."  相似文献   

18.
<正>有的教师为追求真实的生活情境而不顾其他,选用的情境暴露了学生隐私、伤害了学生自尊。这会让学生颜面扫地,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甚至给他们造成了心理阴影。[案例]在学习"公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列举国家和政府为维护社会公平所做的努力。在提到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时,教师话锋一转:"我们班同学就有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大家欢  相似文献   

19.
"核心素养必须是'核心'的素养,它是全部素养中的'关键素养',是各种素养中的'优先选项',就我国而言,'创新能力'这个核心素养必须大力强调。"在作文教学中,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转变教育观念,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说真话,抒真情实感,让"创新能力"这一核心素养在作文指导课上落地。  相似文献   

20.
一位教师讲完等腰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后,一学生突然举手发问:"为什么您讲其他三角形时,不把顶上面那个角叫做'顶角'呢?"这一突如其来的提问,使这位教师不知所措.也许她从未考虑过这一问题,所以左思右想也找不到恰当的答案,尴尬了好一会.最后,只得简单地回答道:"这是规定",以搪塞学生的提问.其实,这个学生的问题,是提得非常好的,教师本可借这一问题,因势利导地向全班学生讲清一些概念的本质.然而,教师的回答却令人大失所望,这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