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   ,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同时抓紧制定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法律,使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得到进一步保障。(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按劳分配制度C联产经营政策     D土地承包责任制2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1999年要通过采取积极的   来扩大内需,争取达到7%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  …  相似文献   

2.
入股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形式之一,借助公司这一现代化的经济组织形式能够创造出比其他流转形式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公司已经取代传统的民事主体成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的背景下,选择以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成公司,以公司的形式来发展农业经济,增加自身收入,无疑是农民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实现生活富裕的最佳选择。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满足公司法对出资形式的要求。现阶段应完善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与修改公司法相关制度并重的方式,从制度上保障农民能够利用公司使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属性得以最大化发挥,实现农民富裕。  相似文献   

3.
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仍存在主体范围规定不统一、主体是农户还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清晰、主体资格规定不合理等问题。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制度,要明确家庭承包中主体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家庭成员户口农转非后应丧失主体资格,增加非依家庭承包合同取得主体地位的条件,扩大通过继承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范围,统一各部法律对主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据某教育心理研究机构对8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调查表明: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重点中学男生为1395%,女生为806%;一般中学男生为1966%,女生为1013%;困难中学男生为3018%,女生为1320%。(引自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胡...  相似文献   

5.
实行土地家庭承包以来,各地产生了大量的土地承包、流转档案。加强这些档案的管理,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针对龙岩市土地承包、流转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档案管理的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创新而来的。本文论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制度创新,分析了土地股份合作制、农业大户的试点模式及其优势和实施的条件,提出了各种创新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对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能有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实行土地家庭承包以来,各地产生了大量的土地承包、流转档案。加强这些档案的管理,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针对龙岩市土地承包、流转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档案管理的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96。教学设计:一、准备阶段———孕伏1幻灯出示:练习本(每本050元)、橡皮(每块030元、钢笔每支480元)、三角板(每付120元)图象,让学生说出所标价钱是用什么数表示的?2填空:02是()...  相似文献   

9.
《物权法》的颁布使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物权得到了确认,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物权实现仍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流转、继承和登记等法律法规不规范的问题。因此,《物权法》中应明确规范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与义务、土地转让所应具备的条件、承包地调整后土地收回及承包权的消灭、允许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强制登记等内容,使土地承包经营的用益物权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长期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的,它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求的规律,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有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繁荣和稳定,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必须澄清种种认识偏差,土地承包关系是现阶段农村生产关系的核心,只有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才能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定为用益物权,还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物权法》中的“用益物权”编并单独成一章居于该编之首,这充分证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法律地位。《物权法》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内容,就整体而言主要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而架构,对家庭承包取得的用益物权性质进行法律规范,与2003年3月1日生效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相衔接,使法律规范具有一贯性。《物权法》颁布,将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试题一、填空题(每小格2分,共30分)1长100m,截面积为1mm2的铝导线(t=20℃时,ρ=0029Ω·mm2/m,α=000421/℃)在80℃时的电阻值为Ω。2一只110V、8W的指示灯,若要接在380V的电源上,则应串联电阻R=Ω。...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内涵及方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是对我国新时期农地关系的精辟概述。这就要求我们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内涵及其方式有一个准确的认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不是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农地关系仍然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14.
家庭农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家庭农场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不能保证在较长期限里租到集中连片的土地。根据科斯定理,目前急需创新土地经营制度,扎实做好承包地块的"确权"工作,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交易市场,降低土地转让的费用。  相似文献   

1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制、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农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作为流转形式之一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优势,实现了农地利用效率目标和集体福利目标的统一,在农地流转中显现出较好的绩效作用。文章以江苏省如皋市土地股份合作制为例,分析了股份合作制中的制约因素与解决办法,以求更好地推广这一制度,实施好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所制定的土地集体所有、经营家庭承包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是完全正确的。我国现阶段农村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是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三次大变革的结果。改革开放20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经营家庭承包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是完全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17.
雏鹰换“窝”记念疆去年,上海华亭宾馆的员工们曾为延安杨家岭捐款,帮助了30名失学的贫困儿童重返校园。今年他们又有20个家庭积极响应“1+1”希望工程的号召,进一步结对于支援杨家岭20名贫困儿童。前不久,这20个家庭的家长又作出了一个颇有魄力和远见的“...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扩大了农民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2002年的《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扩大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和使用权限。与此同时,我国还逐步完善了政府对农民土地的征用办法和程序以及对农民的补偿安置办法。在新的土地制度变革过程中,还应进一步确保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完善征地制度和规范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9.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法律上的体现,是农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依法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最主要的是提高认识、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公正司法,建立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巩固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认了家庭承包经营的法律地位,保证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长期稳定。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是我党农村土地政策的重要内核。在解析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基础上,进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