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移民"现象悄然兴起。优秀教师跳槽成为一种趋势、一股潮流,开始是个体的、局部的,随之而来就是接踵而至。虽然"移民者"是少数,但移民影响却不可小视,因为"移民者"大多为优秀或骨干,他们的跳槽无疑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几家欢喜几家愁,教师"移民"给学校和学生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深远而巨大的。实际上,从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看,教师合理有序的流动,确实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但是如果失控或者无度,就会造成失衡和不公平现象。如何看待和管理教师移民,是教育管理者乃至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会上,人大代表邵喜珍代表出语惊人":我调查了13个省的上百所中小学校,发现学校之间教师的待遇差距逐渐加大,教师择校、择地区之风越来越盛行,边远、落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好教师流失严重,恶性循环加剧。"她认为,学校间、地区间教师收入的差别直接导致了教师心态的变化、收入的差异,使得教师队伍产生了严重的不均衡,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在学生择校的同时,教师的择校风也有愈演愈烈之势。政府在关注,社会在研究,学校在反思,教育工作者更在苦苦追问和探寻:教师移民,从此岸到彼岸的迁徙,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教师“跳槽”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当时间指向90年代,我们正积级推进素质教育迎接新世纪到来的时刻,我们的教育战线上又出现了“跳槽”现象。冷静分析比较两次“跳槽”现象,我们发现80年代“跳槽”,主要是从“教槽”跳向“官槽”、“商槽”,即弃教从政、弃教从商,而如今的“跳槽”,主要是学校之间的“跳槽”,从山区穷学校跳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80年代教师“跳槽”,是  相似文献   

3.
一位科技界的朋友从北京来信说,中科院各研究所一年来都接收了一些“反跳槽”的科研人员,此现象被誉为北京人才市场新景观。我作为教育工作者,便很自然地联想到教育界近些年跳槽他顾的教师们:蓦然回首之际,将拥有怎样的一份感觉呢? 刚好《上海教育报》登出一组由几位“曾经做过教师的朋友”撰写的文章,读来不觉生出几分“相赏终相违”的怅惘。这几位朋友有个较一致“说法”是:“离开教育界只是行为上的一种反叛”,在观念上、感情上对教师职业还是颇为“敬重”甚至是很“喜欢”的。至于当初他们之所以跳槽而去,主要原因一是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特别是人才制度、分配制度不适应人才的自我发展和竞争势头;二是教师经济状况虽有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4.
多米尼加裔美国作家朱诺·迪亚斯的小说《沉溺》,讲述了多米尼加一家的移民经历,展现了独特的拉美文化对移民者的重大影响,其中,拉美男性气概对两性的要求长期约束着移民者的生活.推崇“男权主义”思想的拉美文化提倡以征服女性为核心的男性气概,这一文化特征构建的坚强勇敢的“硬汉”形象令人动容,而在两性关系中的“花花公子”形象也使移民者成为受害者.《沉溺》中,迪亚斯不仅就这种文化现象进行描述,还揭示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并描述了移民者因此受到的创伤,表明移民者要解决这一艰巨又漫长的困境过程.  相似文献   

5.
专题文摘     
名师跳槽,中学暗涌“挖人”潮 清华附中校长赵庆刚告诉记者,“办学思想确定后,学校发展的关键是要有‘名教师’。”于是,北京部分中学练就了一套“挖人”本领,研讨会、联谊会、招聘会,都是“名教师”跳槽好机会。据分析,“挖人”现象的出现,与教师尚未真正流动起来有关。优秀教师流动还存在许多实际困难。人大附中校  相似文献   

6.
对于跳槽,曾有段时间人们的看法褒贬不一。事实上跳槽并不是件见不得人的事。只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任何有志向的人都可以通过跳槽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和奋斗目标。当跳槽已成为社会上十分普遍的人才合理流动的一种方式时,常听到一些由于跳槽而陷入困境的尴尬事。在就业政策如此宽松的今天,跳槽者在来去自由之中,何以会陷入尴尬而生烦恼呢?这是因为不少人频繁跳槽却漫无目地、心浮气躁,甚至个别人称得上是“胡蹦乱跳”,这样不但把自己的心态搞坏了,用人单位对你也会望而生畏。跳槽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怎样才能通过跳槽使自己的夙愿得以实现?黄金旺老师《跳槽怎样趋利避害》相信会给人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教师流失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稳定教师队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已成为许多学校着手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根本上认识流失这一现象,不能采取“管、卡、压、堵”的消极被动的做法,而应该靠提高自身的吸引力稳定教师队伍。一、“管、卡、堵”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管、卡、堵”的方法尽管在短时间内,使一些教师不敢冒然“跳槽”,似乎“跳槽”的“病灶”暂时得到控制,但病根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并没有消除,一有机会,那些早已打算跳槽的人们,就会以各种方式脱离教师岗位。实际上,在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出国与就业》2011,(6):60-61
“职业移民”是通过赴美工作的方式,移居美国的一种途径。职业移民对于那些不符合投资移民条件,而又具有某些专长,希望移居美国的人士,无疑是一条不错的途径。近年来,美国政府在几次的移民法改革中,对职业移民的配额人数作了较大的增加,对某些种别的优先地位也有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一、新澳美加四国移民监的比较 美、澳、新、加四国是国内移民者最向往的地方,在此,姑且不讨论各国移民资格条件,只单论各国移民局要求移民者移居时间限制,即俗称“移民监”,按下列表一“各国移民监的比较”,您就可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0.
“自由择业”、“职业变换”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跳槽”作为职业变换的代名词非常时髦地被频繁使用着 ,它已不再象计划经济条件下那样令人望而生畏 ,而成了人们勇敢面对竞争的象征和选择理想职业的有效途径。但是 ,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 ,频繁出现的“跳槽”现象却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值得引起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高度重视。一、不利影响初入社会大学生频繁跳槽 ,对学生本人、用人单位和高校都会造成不利影响。首先 ,频繁跳槽不利于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和个人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跳槽好像是职场中永恒的主题,但是司空见惯的跳槽产生的酸甜苦辣大概只有跳槽者本人才知。  相似文献   

12.
时文选萃     
教师自由流动应有“度”一位校长遇到这样一个难题:“我校一直在开展爱校教育,有学生直接发问,老师怎么一直在跳槽?”他也承认,一些教师频繁跳槽,情绪浮躁,甚至为此拉关系、走后门,影响了教学,也带坏了风气。但也有校长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打开学校大门让教师自由流动,可以加强教师和整个社会的交流,也可以促进学校改善自身管理,对学生也不一定是坏事。学生应该学会适应环境,这当然也包括适应不同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地区应当加强中小学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赵秉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出现这样两种令人忧虑的情况:一是“跳槽”,即不少教师离开教育战线而去从事别的工作,致使学校教师缺额。对此,干部群众发出了“明天,山村的书谁来教”的慨叹。二是“兼...  相似文献   

14.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而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的合理性、科学性、明确性,又能让学生在矛盾中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激发智慧火花,引起学物理的兴趣和对物理知识的探求、向往,增强求知欲。在日常教学中,提问也是教师授课中一种常用的手段,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解语 《河南教育》2005,(8):52-53
解语:我是一位中学教师,对待工作还算努力。可我并不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总想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学校,做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或者干脆改行换一个职业干干。每每有“跳槽”的举动,就会遭到同事们的非议和领导的白眼,好像你这个人有点儿不安分守己,甚至是不务正业,似乎教师“跳槽”是一件可耻的事儿。难道说干上了教师这行就不能“跳槽”了吗?虞城县晓阳晓阳老师:解语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喜欢你目前的教师职业吗?如果你还执著于教师这个职业,解语不希望你轻易改行去做别的行当。与其重新挖掘一口新井,不如把你当下的这孔井挖得更深一些。如果真…  相似文献   

16.
教师“跳槽”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我为此深感悲哀。何谓“跳槽”?就是人们不满足自已的工作,改行他就。但翻遍《辞源》、《辞海》,甚至《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均无“跳槽”这一词条。我下过乡,饲过马,喂过牛,记得赶大车的车把式谓牲畜抢吃同伴的食料,多吃多占  相似文献   

17.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愤者。心求通而未得;悱者,口欲言而未达。朱熹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子语类》卷十一),“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朱子语类》卷十)。表面“无疑”,并非真正无疑,而是没有用心探索,这时的“无疑”是学习兴趣尚未充分激发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崇高而伟大的职业。然而近年来却出现了大量教师改行“跳槽”的情况。教师队伍一是数量不足,二是素质偏低,三是教师不断流失,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年教师。目前,在一些地方青年教师流失仍呈上升趋势。 青年教师是跨世纪人才,到21世纪将是教育战线的骨干。大批青年教师的流失,意味着教师队伍出现“断层”,令人担忧。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9.
伴随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进程,教育失配现象已经在劳动力市场中屡见不鲜。但是,个体在职业生涯中的工作流动能否摆脱教育失配困境?学界对这一问题存在论争。本文聚焦高学历者的职业史,探索教育失配和工作流动的关系,并通过2021年“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调查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初职岗位教育失配方面,单位体制、学历和性别是重要影响因素。第二,初职岗位的教育失配者,更有可能发生跳槽或外部流动。第三,跳槽或外部流动并不能有效摆脱现职教育失配,也难以提升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而工作晋升则可以有效摆脱教育失配状态和提升收入水平。以上结论预示着,在教育失配者的职业生涯中,工作跳槽并不是摆脱教育失配的有效路径,而工作晋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教育匹配。  相似文献   

20.
9月17日柏林市政府换届选举,对于这个欧州移民大都市来说,社会融合无疑是政治的焦点。今春,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吕特利中学全体教师联名上书柏林教育主管机关,指出学校的日常教学生活已走到了失控的边缘,要求解散学校。3月30日,“教师向学生投降”这条新闻上了德国各大媒体头条,连篇累牍的报道引发德国各界对教育和移民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